李要京,田浩
(曲陽仁濟醫院,河北 保定 073100)
肺癌是臨床常見的惡性腫瘤疾病,嚴重威脅患者的健康狀況。根據臨床研究,多數肺癌患者在早期主要表現為孤立性肺部結節,因此,加強對患者肺部結節的篩查,對于肺癌的早期診斷和治療至關重要[1]。因此,開展有效的肺部結節篩查具有重要意義。隨著數字化醫療設備的不斷發展,胸透這一輻射量大、二維成像、組織間重疊部位不能充分暴露等逐漸被多層螺旋CT 所替代,能夠顯示橫軸位圖像,避免了組織間的重疊[2]。但是,在臨床實踐中,常規劑量胸部CT掃描劑量較大,因此,低劑量CT 掃描可以有效減輕輻射量,在本次研究中,探討了常規劑量與低劑量CT 掃描的應用效果。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接受GE64 排128 層VCT 肺部檢查的患者160 例參與研究,男93 例,女67 例,年齡33-70 歲,平均(48.48±10.92)歲,入組前,排除既往肺癌或其他惡性腫瘤患者,排除合并肺部疾病史患者,排除曾經從事過肺癌高危職業患者,排除吸煙史超過5 年患者,對患者隨機進行分組,其中,80 例患者接受常規劑量掃描,80 例患者接受低劑量掃描。
1.2 方法。受檢者接受GE64 排128 層VCT 對患者開展檢查,受檢者常規去除體外異物,取仰臥位,頭先進方向,雙臂上舉抱頭,并囑患者掃描時屏氣。掃描定位線設定在胸鎖關節上5 cm 處,預先掃描定位像,掃描參數設定為:層厚5 mm,并于深吸氣后屏氣狀態下掃描,掃描范圍包括從肺尖到肋膈角。常規劑量組掃描條件為120 Kv,自動(200-650 mA),低劑量組掃描條件為100 Kv,100 mA,常規劑量組CTDIvol 約為8.37 mGY,DLP 約為326.46 mGY-cm,低劑量組分別約為2.21 mGY 和85.16 mGY-cm,對比兩組患者檢查結果。
1.3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21.0 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接受t檢驗,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采用百分比表示,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肺部結節檢出率對比。低劑量組檢出結節的患者9 例,占比為11.25%,結節個數為19,結節直徑為(5.18±1.47)mm,常規劑量組檢出結節的患者為10 例,占比為12.50%,結節個數為22,結節直徑為(5.31±1.52)mm,經檢驗,P>0.05,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肺部結節檢出率對比
2.2 圖像質量和輻射劑量對比。詳見表2,低劑量組與常規劑量組相比,在輻射劑量相關指標方面,低劑量組顯著低于常規劑量組,經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在圖像指標方面,低劑量組與常規劑量組無明顯差異,P>0.05。
表2 兩組患者圖像劑量和圖像質量對比(±s)

表2 兩組患者圖像劑量和圖像質量對比(±s)
組別 例數 輻射劑量 圖像質量(分)劑量長度乘積(mGy×cm) 有效管球劑量(mAs) 總管球劑量(mAs) CT 容積劑量指數(mGy)低劑量組 80 158.35±12.98 44.81±4.09 992.48±42.81 3.87±1.66 3.61±0.42常規劑量組 80 388.48±44.19 109.28±9.28 3091.98±99.28 9.88±4.29 3.69±0.51 t - 11.3874 9.2980 19.2198 7.2874 0.4461 P - <0.05 <0.05 <0.05 <0.05 >0.05
肺癌是臨床常見的惡性腫瘤疾病,臨床發病率較高,已經成為了威脅人類健康的重要因素。根據相關研究[3],在肺癌的發展早期,多數患者的臨床表現為孤立性肺結節,如果能夠在這一時期,對肺部結節進行明確診斷,是早期干預、提升肺癌治療效果的關鍵手段,也是改善肺癌患者預后的重要有效手段。在臨床實踐中,對于肺部疾病的篩查,首先要開展的就是X 線胸片,這一手段價格低廉,檢出結果快,能夠實現對肺部結節的初步篩查,但是,檢出率卻不夠理想,特別是直徑較小的結節,敏感性較差,對于肺部結節的篩查仍然存在一定的限制[4]。臨床研究發現,肺部CT 對于肺部結節的篩查具有明顯的優勢,特別是對于肺部小結節,敏感性較高,在具體篩查中得到了肯定,但是在長期的應用過程中,CT 的輻射劑量較大,這一問題也引起了廣泛關注,通過減低輻射劑量開展螺旋CT 掃描,能否獲得滿意的篩查效果,成為了研究的重點[5-8]。關于低劑量CT 的這一概念,最早是在1990 年提出,相較于常規劑量CT 掃描,對比肺部結節的發現率并不低于常規劑量CT 檢查。但是,在輻射計量方面,明顯降低。根據相關研究[9],低劑量CT 與常規劑量CT 掃描的圖像相比,均可以獲得肺部結節病灶的形態、大小、內部結構、邊緣情況以及與周圍組織的關系。可見低劑量CT 掃描在病變細節方面的觀察能力與常規CT 檢查并不具有明顯差異,可以滿足肺部檢查的臨床需求。目前,在實施CT 檢查過中,降低輻射劑量的方法主要包括降低管電流和降低管電壓的方式。其中,降低管電流是最主要的降低輻射計量的方式,也是低劑量CT 檢查的主要方法,從而降低輻射劑量,讓患者可以以最小的人體損傷代價獲得最佳的診斷效果。在本次研究中,對比低劑量和常規劑量CT 檢查的效果,結果發現,在結節檢出率以及圖像質量方面無統計學差異(P >0.05),在輻射劑量方面,低劑量組明顯低于常規劑量組(P<0.05),可見應用低劑量肺部CT 檢查應用于肺部結節篩查效果較好,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