郅忠禮
(四川省阿壩州小金縣人民醫院,四川 小金 624200)
呼吸系統疾病屬于臨床常見病癥,主要是由于機體的呼吸管道、肺部病變所造成和引發的臨床病癥;咳嗽、呼吸困難和缺氧等相關的臨床癥狀都屬于呼吸系統病癥的主要臨床表現,嚴重病情患者會引發呼吸衰竭,并最終致死;霧化吸入治療呼吸系統疾病是主要的臨床治療方式,霧化吸入治療可以將藥物濃度提高,且藥物起效速度相對快速、應用方式十分方便,治療效果突出;小兒由于自身免疫能力較弱且不具有適應性,所以對小兒呼吸系統疾病患者予以綜合性護理干預十分有必要。本文對小兒呼吸系統疾病患者予以綜合性護理干預措施,以此對綜合性護理的干預價值及效果進行分析。
1.1 一般資料。選擇小兒呼吸系統疾病患者(n=100 例),時間:2017 年2 月至2018 年2 月,隨機分對照組、研究組,各個小組50 例患者。對照組:50 例患者有男30 例,女20 例;年齡2 個月至1 歲,平均(6.66±3.33)個月;體重2-4 kg,平均(4.44±0.12)kg;上呼吸感染、肺炎、支氣管哮喘和感染性喉炎分別例數:20 例、12 例、10 例、8 例。研究組:50 例患者有男31 例,女19 例;年齡1 個月至1 歲,平均(6.57±3.21)個月;體重2-5 kg,平均(4.32±0.11)kg;上呼吸感染、肺炎、支氣管哮喘和感染性喉炎分別例數:20 例、13 例、11 例、6 例。組間資料對比,差異性不高,P>0.05。
1.2 方法。隨機分對照組、研究組,各個小組50 例患者,分別對應予以常規護理、綜合性護理干預措施。所有患者均予以對應的相關輔助性檢查,之后給予抗病毒、抗生素治療;之后依據患者的個體差異情況予以吸氧、藥物吸入治療。對照組:調節患者室內溫度與濕度,將溫度控制在20℃之間,濕度控制在50%;在患者進行霧化吸入治療的過程中,確保患者可以吸入新鮮的空氣;護理人員告知患者家屬相關的治療藥物注意事項,并且詳細講解相關的治療方式,以此獲得患者家屬的積極配合;若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較差則可以等到患者入睡之后再予以霧化吸入治療[1]。研究組:①在患者進行霧化吸入的過程中,給予患者家屬講解相關的藥物知識,主要講解的內容包括有:藥物作用時間、藥物使用注意事項等,并且藥物的操作時間可以征求患者家屬的意見,以此獲得最大的配合度;②為患者取得最為適宜的治療姿勢,如:坐位或是半臥位,為患者創建舒適且整潔的病房內部環境,對溫度進行調節,保證病房內部空氣質量;③在患者入院之后,護理人員要及時且全面向患者家屬普及相關的呼吸系統疾病知識,幫助患者樹立治療病癥的疾病觀念[2-3];④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各種不良情緒是十分常見的情況,該種情況的出現十分不利于患者治療,因此,護理人員要盡量安撫患者,可播放患者喜歡聽的音樂等方式轉移注意力;⑤指導患者飲食,確?;颊郀I養;⑥為患者家屬普及相關的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機制、相關治療方式和注意事項;護理人員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的過程中要盡量耐心且全面;告知患者家屬保暖的重要性,盡量不要帶患者去人流量大的地方;叮囑患者家屬給患者用藥要謹遵醫囑。
1.3 觀察項目。對組間的護理總有效率、煩躁癥狀評分、失眠癥狀評分、患者家長的護理總滿意率進行對比。顯效:患者的相關臨床癥狀(咳嗽、呼吸困難和缺氧)消失;有效:患者的相關臨床癥狀(咳嗽、呼吸困難和缺氧)有明顯改善;無效:患者的相關臨床癥狀(咳嗽、呼吸困難和缺氧)未有好轉;有效率+顯效率=護理總有效率。煩躁癥狀評分、失眠癥狀評分的分數區間在0-10 分,分數越低則相關的臨床癥狀程度則越低?;颊呒议L的護理總滿意率=滿意率+較滿意率;護理滿意率采用自制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評定。
1.4 統計學分析。所有數據均用SPSS 21.0 統計學軟件包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煩躁癥狀評分、失眠癥狀評分)用均數士標準差(±s)來表示,檢驗方式T檢驗;計數資料(護理總有效率、患者家長的護理總滿意率)用百分率表示,檢驗方式卡方檢驗;組間的護理總有效率、煩躁癥狀評分、失眠癥狀評分、患者家長的護理總滿意率比較檢驗水準為α=0.05。
研究組的護理總有效率、患者家長的護理總滿意率比對照組均更高,且研究組的煩躁癥狀評分、失眠癥狀評分比對照組均更低,P<0.05,差異性顯著,見表1、表2 和表3。

表1 護理總有效率指標數據表[n(%)]
表2 煩躁癥狀評分、失眠癥狀評分指標數據表(±s,分)

表2 煩躁癥狀評分、失眠癥狀評分指標數據表(±s,分)
組別 煩躁癥狀評分 失眠癥狀評分研究組 3.11±1.22 3.36±1.55對照組 5.66±1.09 5.79±1.21

表3 患者家長的護理總滿意率指標數據表[n(%)]
呼吸系統病癥屬于臨床高發病癥;冬季、春季都屬于呼吸系統疾病的多發疾病;咳嗽、缺氧和呼吸困難都屬于呼吸系統疾病的主要臨床表現,嚴重病情會直接致死;就目前調查發現,呼吸系統疾病所導致的死亡率極高,主要發生在相對偏遠的農村地區;隨著大氣污染嚴重化和吸煙等多個因素影響,導致我國發生肺部感染、支氣管哮喘等相關呼吸系統疾病的人群越來越多;霧化吸入治療呼吸系統疾病是主要的臨床治療方式,該種治療方式主要采用氣體射流的形式,將藥液吹散并形成微小霧粒和氣霧劑達到治療目的;經口、鼻的方式吸入藥物可以將藥物直接作用到病灶組織之中,能夠濕化患者的呼吸粘膜,最終可以祛痰和抗炎;霧化吸入治療的藥物濃度較高,臨床作用顯著,可以適用于小兒患者之中,并且該種治療方式的對應護理操作十分簡單,護理人員實施便于施展;小兒呼吸系統疾病患者由于群體特殊性,其免疫能力本就較弱,因此,予以合理且全面的護理干預措施可以起到輔助性治療的目的[4-5]。
綜合性護理干預措施主要主張以患者為中心,對患者的身心各個方面進行護理干預,以此不斷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促進患者更快恢復健康;綜合性護理干預措施是優質護理模式中的組成部分,需要護理人員主動為患者服務,換位思考,采用多種形式為患者進行護理服務,應用價值極高[6-7]。
綜上所述,研究組的護理總有效率、患者家長的護理總滿意率比對照組均更高,且研究組的煩躁癥狀評分、失眠癥狀評分比對照組均更低,P<0.05,差異性顯著;由此可見,對小兒呼吸系統疾病患者予以綜合性護理干預措施,能夠有效提高其護理效果,且改善患者的相關臨床癥狀,且患者家長樂于接受該種護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