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 強
(貴州省安順市平壩區畜禽品種改良站,貴州安順 561100)
本次試驗所采用的青貯飼料是2019年秋季收獲玉米之后的玉米秸稈調制,調制時間和方法不同,有:青綠秸稈青貯、秸稈干枯后進行黃貯、與其他植物混合青貯。青貯完成后取樣進行測定,對于混貯窯中的玉米和苜蓿需要分別進行采樣工作,在后續研究過程中將其稱為混貯玉米和混貯苜蓿,分別測定其實際的營養價值。
嚴格規范取樣,從不同的青貯飼料的三個采樣點中采取樣品來測定其CP值,為了進一步提升測量結果的準確性,需要對三次測量結果的平均值進行計算,以這一數據值為最終的CP測定結果。
在測量CP值得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將原始采集到的樣品剪碎,并且混合均勻,按照四分法的原則取1000g剪碎之后的樣品放入到烘箱當中,在60℃的恒溫條件之下烘干,結束之后取出在室內回潮4h,這樣就得到了半干的樣品,再經過粉碎機磨細,最終得到測量樣品,再應用凱式定氮法測量得出CP含量。
與CP值測定前期工作類似,有機酸的測定工作同樣需要從不同種類的青貯飼料中的三個采樣點當中采取樣品,分別測量其有機酸數值,并且取三次測量結果數據的平均值為最終結果。工作人員首先需要將采集到的樣品剪碎、混合均勻,按照四分法原則取500g,測量有機酸,包括乳酸、乙酸等等。工作人員從分析樣品當中取出2g進行稀釋,向其中加入50ml超純水,最終采取離子色譜法測量有機酸。
無論是CP值測量工作,還是有機酸的測量工作,最終都需要對差異顯著的情況利用鄧肯氏多重比較進行比較,P<0.05表明差異顯著,測量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粗蛋白含量和有機酸產量

表2 不同的玉米青貯飼料的品質評價
從表1可見,4種青貯飼料都不含丁酸。黃貯玉米的CP含量最低(P< 0.05),混貯苜蓿中的CP含量最高(P< 0.05)。黃貯玉米中乳酸、乙酸、丙酸的含量最低,且乳酸、乙酸含量與其他3種青貯飼料差異顯著(P <0.05),丙酸含量則只與混貯苜蓿差異顯著(P< 0.05)。青貯玉米中的乳酸含量最高,混貯苜蓿中的乙酸量最高,但兩者之間只有丙酸含量差異顯著(P< 0.05)。
由表2可知,4種青貯飼料的有益酸含量差異顯著(P < 0.05),但乳酸占總酸的比例差異不顯著(P> 0.05)。黃貯玉米中的有益酸含量最低(P< 0.05),青貯玉米的有益酸含量最高,但與混貯玉米和混貯苜蓿差異不顯著(P> 0.05)。
苜蓿在青貯飼料中的地位比較高,其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苜蓿自身的蛋白質含量比較高,并且與其他青貯飼料進行比較來看,苜蓿自身的品質也十分的優良。在實驗過程中能夠發現,玉米秸稈調制的黃貯玉米的CP值含量明顯低于青貯玉米和混貯玉米,其主要的原因在于青貯飼料的調制時間是不同的,黃貯玉米自身的收獲時間比較晚,并且儲存的時間相對也比較長,在這種情況之下,青貯之前,飼料自身的營養成本就會嚴重的損失,使得青貯之后的蛋白質含量是比較低的。
本試驗過程中可以看出,青貯之前的飼料收割時間越晚、其存放的時間越長,在青貯飼料當中其有機酸的含量就要大量的減少,這種情況在玉米秸稈存放時間過程使得玉米秸稈干枯中表現得更加得明顯。一般來說,現如今有機酸的總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代表青貯過程的優劣與否,其中非常重要的指標包括乙酸、乳酸等等,在測量的過程中,丙酸在青貯飼料中的含量是比較低的,因此不同的青貯飼料營養價值的比較傷,在丙酸這一指標上的體現其實并不是十分的明顯,相關的工作人員需要注意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