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玉琨 吳鋒
摘 ?要:隨著社會飛速進步,我國工業發展很快,人口、資源、環境問題的矛盾逐漸暴露出來,已成為社會普遍關心的議題。大氣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是環境保護的重要對象,強化大氣的環境質量監測,對加強大氣污染預防和控制十分重要,文章將簡要分析提高監測質量的相關措施,為促進我國大氣環境監測質量的提高提供一些參考和啟示。
關鍵詞:大氣;環境監測質量;內涵;問題;措施
中圖分類號:X831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5-2945(2020)24-0115-02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progress of societ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in China, the contradictions of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are gradually exposed, which has become an issue of general concern in the society. The atmosphere is the basis for human survival and an important objec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trengthening the quality of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monitoring is very important for strengthening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air pollution. This paper will briefly analyze the relevant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monitoring quality, so a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and enlightenment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monitoring in China.
Keywords: atmosphere; quality of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monitoring; connotation; problems; measures
近年來,隨著社會發展、工業化進程加快,我國的大氣質量受到了較大破壞,同時,環保觀念的普及、可持續發展之路的推進,我國的大氣環境質量問題也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加強大氣環境監測質量,提高監測水平,為大氣污染預防和治理提供數據支持和科學指導十分必要。
1 大氣環境監測的內涵、主要內容
大氣環境監測是環境監測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對大氣環境的污染物種類及其濃度進行監測、觀察、分析其時空分布、變化規律及其對環境的影響的測定過程。大氣污染物按其存在狀態分為粒子狀污染物和分子狀污染物(亦稱氣態污染物)兩大類,我國的大氣環境監測主要依據的是《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監測的對象既包括粒狀污染物又包括氣態污染物,具體來說,主要有SO2、顆粒物、NOx、總懸浮顆粒物、CO、降塵等物質,根據不同區域大氣的不同特點,還可增加碳氫化合物、可吸入顆粒物、總氧化劑、二氧化氮、氟化物、鉛等相關的污染物監測。
大氣環境監測主要是為了了解大氣的環境質量,掌握大氣的成分、對應污染物的濃度、分布、變化規律等,判斷大氣的污染情況,提高監測質量對促進大氣污染預防和保護具有重要意義,是當前環保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應高度加以重視。
2 當前大氣環境監測存在的問題
相比于發達國家,我國的環境監測工作起步的比較晚,技術、經驗方面都還有很大的不足,雖然近年來國家積極推動大氣環境保護工作,我國的大氣監測也取得了很大進步,但依然存在不少問題,影響了監測質量的提高,監測結果沒有充分的轉化為大氣環境污染預防和治理的助力,所以,必須正視環境監測存在的問題,以便加以改善。
2.1 監測網絡不完善
我國的大氣環境監測,在全國性的信息網絡系統建設上還相對滯后,雖然國家和各省市已經建立了一定的網絡體系和信息管理系統,但區域性監測水平很不平衡。就全國來講,各地網絡、信息系統建設水平參差不齊、發達地區和中西部邊緣欠發達地區的發展差異較大,導致全國性的統一監測信息收集、管理、利用也相應的受限。有的地區,氣候變化多樣、地形多樣、信息網絡和信息管理發展水平相對落后,監測出現了不少盲點,導致監測信息不全面、不及時等,影響了信息監測質量的利用。就全國范圍來講,很多省市只注重環境問題較為突出的一些地區的監測,一些目前大氣環境較好,但工業發展迅速的地區沒有進行相應的監測活動,這也影響了監測的全面性、信息統一收集規劃利用的質量和效率。
2.2 基礎建設薄弱
我國大氣環境監測質量不高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基礎設施建設不足。大氣環境質量監測是高度依賴基礎設施,尤其是監測站的一項工作,但是,總體而言,受政府的重視程度、技術水平、經濟發展水平等的影響,我國大氣環境監測相關的基礎設施覆蓋率還比較低,遠低于實際需求,已有監測站的基礎設施配置也比較簡陋,荒漠、高原等自然環境較嚴峻的地區甚至沒法布置監測站,這些都影響了我國大氣環境監測的綜合水平。
2.3 缺乏專業人員
大氣環境監測是一項專業性需求很高的工作,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直接影響著監測的綜合質量,尤其是樣本的整理分析等相關專業性較強的工作,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至關重要。但是,我國的大氣環境監測起步較晚,專業領域的建設總體上還不足,導致很多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不高,有些落后地區監測站點的工作人員,只能簡單的進行監測站硬件巡查、數據摘抄等皮毛工作,不能勝任自動監測設備、信息管理系統、智能化設備、數據采集、實驗室分析等專業性工作,或者一些監測人員具備一定的大氣環境監測的知識和能力,但在長久枯燥的工作中耽于安逸,不思進取,沒有跟上時代潮流積極學習和適應新設備、新實驗器具、新分析方法等,長此以往導致大氣環境監測質量沒有取得應有的進步。
2.4 資金缺乏
大氣環境監測是一項十分重要但回報不明顯、回報周期長的工作,跟大多數環保項目一樣,很難看到直接的短期利益,所以在爭取財政撥款、民間支持的時候較為困難,導致相關部門、團體經常陷入資金短缺的局面,導致很多監測設施、人員引進培訓、技術設備革新、實驗室條件改善等存在很多問題,特別困難的時候,甚至沒法保障監測站日常工作的開展,對大氣環境監測長遠發展十分不利。
3 大氣環境監測質量提升措施
大氣環境監測質量的提升是需要長久努力的,每個地區存在的問題也不盡相同,但是,針對上文提到的普遍問題,各區域都應積極加以改善,促進我國大氣環境監測水平的進步。
3.1 建立完善的大氣環境監測網絡
要想提升監測質量,建立完善的大氣環境監測網絡是十分必要的。我國應完善從中央到省市區到基層的、由上而下的、層層覆蓋的網絡信息系統,形成完善統一的全國性的大氣數據管理中心,便于調取、分析和利用地方監測數據,為我國大氣環境相關政策措施的頒布、實施、數據研究和轉化提供科學依據和參考。應建立由上而下的協調機制,用以應對突發大氣環境質量問題。地方政府和相關環境部門,應積極借助信息網絡系統,依據相關標準,對大氣環境監測項目、技術、實驗、信息管理等建立完善的管理網絡、標準,保障各個環節順暢高速的運行,提高監測效率。
3.2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大氣環境監測必須依賴先進的監測技術和監測設備才能盡可能的及時、準確、全面的獲得監測數據,所以,不論中央還是地方政府,都應深刻的認識到環境監測的重要性,使大氣環境保護深入人心,給予大氣環境監測一定的財政支持和人才儲備,加強基礎監測站點、信息網絡相關軟硬件配備、實驗室等基礎設施建設,保障監測工作的及時、有效進行。應統一規劃和分配資源,縮小區域差異,盡快掃除經濟落后地區的一些監測盲點,加強沙漠、高原等綜合環境復雜但氣候變化快,氣候變化對國家有重要影響的敏感性區域的監測站點的建設,提高監測的覆蓋率。
3.3 大力推動人員培養
專業的大氣監測人員是提高監測質量的重要保障,也是監測工作得以可持續進行的重要條件。針對當前大氣環境質量監測的人才困局,各地區應與高校相關氣象、電子信息、數據處理等專業加強合作,引進專業人才,為行業提供充足的、專業的新鮮血液。二十一世紀是信息技術時代,應引用擁有先進技術的專業人員,推動大氣環境監測的信息化、智能化、現代化,提升監測質量。針對現有的工作人員,應定期不定期的開展技能培訓,增強現有人員對新技術、新實驗手段、新電子信息工具等的應用能力。應轉變考核方式,提倡科學競爭,嚴格職業道德教育,讓工作人員有危機意識,與時俱進,不斷進取,積極提升自身的綜合業務能力,更好的為大氣環境監測工作服務。
3.4 加強資金投入
無論是監測站點的建設、監測站配套設施的布設、專業人員的引進、培養、數據網絡和信息系統的搭設運營、監測站點工作人員的日常監測活動等,都需要一定的資金支持,國家和政府應加大大氣環境監測的投入,為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物質保障。另外,大氣環境監測是惠及全社會、惠及子孫后代的事,具有現實和長遠雙重意義,所以監測工作也應積極獲取社會的支持,應加強大氣環境保護的宣傳、普及,積極從企業、公益團體、社會環保人士等方面獲取資金支持,用以促進大氣環境監測,提高監測質量,推動我國大氣環境監測、保護工作質量的不斷進步。
3.5 提高實驗室運行水平
大氣環境監測的質量與實驗室運行水平緊密相關,應積極提高實驗室運行水平,比如,嚴格保證樣本、數據采集質量,準確掌握采樣時間、采樣頻率,嚴格控制樣品采集相關儀器設備的工作狀態,定期校驗,加強實驗室監測分析場地環境的管控,規范具體的樣本、數據分析流程,強化數據處理、傳輸、保存、運用等,保障實驗結果完整、科學、有效,便于實驗成果轉化,以指導新的大氣環境監測、大氣污染預防、大氣環境保護工作,促進我國大氣相關工作的綜合長遠發展。
4 結束語
當今世界,環境保護已成為全球性話題,關乎世界各國的發展,我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人口、資源、環境問題是關乎國家命運的問題,所以我國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大氣環境保護是我國環保工作的重要部分,加強大氣監測、污染預防、保護十分重要。近年來,在可持續發展的大背景下,我國的大氣環境監測工作取得了一定進步,但由于總體發展歷史較短,各方面基礎比較薄弱,大氣環境監測還存在不少問題,文章選取了幾個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了完善大氣環境監測網絡、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強化人才培養、加強資金投入、提高實驗室運行水平等對應的改善措施,希望能為當前的大氣環境監測工作提供一些思路,促進我國大氣環境監測質量的提升,推動我國大氣環境保護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閆慧.淺析如何提高大氣環境監測質量[J].綠色環保建材,2018(01):249-250.
[2]黃勝銀.提高大氣環境監測質量的措施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6(12):145-146.
[3]陳納,劉盟,陳川.關于提高大氣環境監測質量的措施分析[J].低碳世界,2017(03):38-39.
[4]王鑫.環境大氣監測的全程序質量控制[J].化工設計通訊,2019(03):210.
[5]孔繁國,麥明焯.提高大氣環境監測質量的措施探討[J].科技與創新,2015(10):85+89.
[6]李淇祥.關于提高大氣環境監測質量的措施分析[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5(21):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