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微子
摘 要:《唐頓莊園》中豐富的英式委婉語表達,是特定背景下西方世界的文化投影。因此,根據不同場景和語境對其進行識解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在識解理論視角下,依據四大維度對《唐頓莊園》中的英語委婉語進行識解,剖析其背后的認知機制,深化讀者對英語委婉語表達的解讀和認知研究。
關鍵詞:識解理論;委婉語;《唐頓莊園》
《唐頓莊園》是一部著名的英國古典劇,該劇大量使用委婉語表達,對英語委婉語的認知研究提供了豐富的語料。目前來看,現有對委婉語的研究和探討大多從語用學、社會語言學、修辭學以及隱轉喻等角度出發,對委婉語具體語境中的認知闡釋研究則較少,且理論視角不夠豐富,研究范圍狹窄,大多局限于死亡類的委婉語。鑒于此,本文基于認知識解理論,對《唐頓莊園》中的英式委婉語進行識解和闡釋。
一、認知識解理論與委婉語
20世紀末,以Langacker為首的語言學家提出了認知識解理論,并為其定義:“We have the ability to construe the same situation in many different ways。”[1]即人們因自身思維和理解方式的差異,對同一客觀事物或情景會產生相異的概念化識解,由此而形成的理論就是認知識解理論。Langacker將識解理論分為五大維度,即轄域、背景、視角、突顯和詳略度。王寅則認為轄域和背景所涉及的概念有重合,因此他建議這兩者合并起來討論。在具體論述中,將參照王寅的建議,將這兩者合并起來討論。
委婉語(Euphemism)產生于言語交際的過程。為使交際順利進行,人們經常避免直接提及引起對話者心理尷尬和厭惡的表達,轉而使用令人愉快的隱式表達。這種語言現象就是委婉語。馬永田指出[3],委婉語是認知主體對事物或場景的概念化,必然會涉及認知主體的識解活動。接下來筆者將基于識解理論對《唐頓莊園》中的英語委婉語進行識解和闡釋。
二、《唐頓莊園》中英語委婉語的識解維度
(一)轄域和背景
轄域指被激活的概念內容配置,涉及表達式和認知域這兩方面的對應關系。認知主體在一定轄域內設定某一委婉語表達時,會激活一定的經驗和背景知識,想要充分識解這些委婉語表達,受眾也應激活同樣的經驗以及背景知識[2]。
如劇中以瑪麗和帕姆克的對話:
—Pamuk:Why go to him?
—Mary:He treated all of us when we are children, You know how the English are about these things.
對話中,瑪麗向帕姆克抱怨牙醫技術不行,帕姆克問她既然這樣怎么還找他看牙呢?于是瑪麗表示她們家孩子從小到大都是這個牙醫看的,并且借機委婉地調侃了當時英國人墨守成規。因此,讀者需要激活認知域中的文化轄域,了解當時英國的社會背景,才能充分識解這個對話場景的內在含義。
又如瑪麗和父親的對話:
—Mary:Going away.How does it look?
—Grantham:Expensive.
—Mary:Twice the national debt.I'm afraid,but I know you don't mind.
該對話的情境為瑪麗正在為蜜月之旅挑選服飾時和父親的對談。可以看出,瑪麗的回答一方面委婉地向父親傳遞這條裙子確實很貴的信息,同時又借此來諷刺當時英國政府債臺高筑,流露出其對于國家這一狀態的不滿。因此,此處需要讀者結合劇情,了解大背景下英國經濟蕭條的狀況,才能充分識解說話者即認知主體的委婉語表達,理解唐頓莊園即將陷入經濟困境。因此,當認識主體設定或理解委婉表達時,通常需要涉及相關的轄域和知識背景。
(二)視角
“視角指認知主體對事物描述的角度,涉及觀察者對與事物之間的相對關系。”[4]從不同視點對客觀事物進行識解,所產生的認知方式和表達方式也大不相同。為了避免冒犯他人,在委婉語的表達中,人們常以積極情感為視點來描述消極事體或情景。
劇中女仆黛西向廚娘帕默爾傾訴心事,表達自己對托馬斯的愛慕之情時,她和廚娘的對話如下:
—Daisy:What?Then?
—Patmore:He is not the boy for you.…He is not a lady's man.
當帕默爾知道黛西對托馬斯有愛慕之情時,便想告訴她對方是個同性戀,但是出于大家都是同事關系,加上當時社會對同性戀的現象比較避諱,于是帕特莫太太選取“lady's man”這一相對積極的詞匯為視點,委婉地表達托馬斯是同性戀。這樣的表達避免直接說出“gay”這一敏感又冒犯他人的消極詞匯。
又如格蘭瑟姆和其好朋友貝茨的對話:
—Grantham:But you're served two years.
—Bates:Yes,my Lord.
對話中格蘭瑟姆以積極情感的詞匯“served”為視點,避免說出“蹲監獄”這一冒犯朋友的消極詞匯,措辭中采用積極情感視點替代消極情感視點,充分照顧了貝茨的感受。
(三)突顯
突顯是一種基于認知焦點的能力,具體可分為隱藏和突顯,以及不同階段的突顯。對中心信息的突顯有助于觀察者迅速捕捉到關鍵信息,同時,不重要的信息通常情況下會被隱藏,以改變聽話者的注意力方向,進而轉變識解的焦點。
在委婉語敘述過程中,當出現令人尷尬和難堪的場景時,人們必須考慮信息的取舍,有些信息需要突顯,有些信息需要隱藏。接下來以瑪麗和納皮爾的一段對話為例,帕姆克是納皮爾的朋友,他跟隨納皮爾來到了唐頓莊園。當他與瑪麗偷情時,因心臟病突發而猝死。第二天清晨納皮爾和瑪麗會面時對話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