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娜
摘要:眾所周知,《圖蘭朵》這部歌劇是普契尼的最后一部作品,他來自于意大利,但是講述的卻是中國故事。實際上,普契尼從未去過中國,他通過IS世紀的絲綢之路,當時有傳教士,商人,來訪者等都來到了中國,并且把中國的音樂和文學帶回了歐洲。我通過兩部不同版本分析了其中的中國元素,分別是1998年紫禁城版和布雷根茨版。
關鍵詞:布雷根茨;張藝謀;圖蘭朵;普契尼
中圖分類號:J832;J61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 (2020) 09-0081-01
一、張藝謀導演的《圖蘭朵·紫禁城版》(1998年)
(一)張藝謀簡介
張藝謀出生于西安,這座城市深深的影響了他。西安作為絲綢之路的起點,也是曾經的中國古都,在歷朝歷代都是處于重要的戰略地位。張藝謀導演對紅色的偏愛,也是受故鄉的影響。此外,在中國民間傳統中,紅色象征著吉祥的慶祝活動,在人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因此,他的電影運用了許多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不僅如此,還巧妙地使用道具來融合傳統的民俗習慣,諸如新婚,葬禮等傳統形式。他的電影風格影響了圖蘭朵的意境和表現。他利用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創造了一個舞臺,并使用了象征性的手段來表達場景。盡管這是張藝謀導演的第一部歌劇,但他成功的做到了,成為他導演生涯的一個里程碑。
1996年,張導演應邀去了意大利佛羅倫薩劇院。這是他第一次在外國歌劇院工作。他創造了另一種風格的圖蘭朵,真正的屬于中國。該節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佛羅倫薩有豐富的經驗后,他將歌劇帶到了中國。
(二)分析演出場地以及服裝道具
張藝謀導演的圖蘭朵不同于西方的作品,首先最大的不同就是演出場地,我們在傳統的北京太廟,這里靠近故宮,也是曾經皇帝們來祭祀的地方,文化底蘊深厚。其次,在這部歌劇中,有600多套服裝都是根據明朝宮廷款式制作的。比如,皇帝和主人公圖蘭朵公主的服裝尤為特別。皇帝的服裝上面手工刺繡除了龍,還有12章紋,是中國古代帝王制的服裝等級標志,每個圖案都有不同的含義①。
在此服裝的上半部分,有三個圖案:
·三足烏鴉和太陽,起源于中國神話故事后羿射日;
·月亮和玉兔,兔子在不斷搗藥,取材于嫦娥奔月的故事;
·周圍還有三顆星,是福祿壽,分別象征著幸福,繁榮和長壽。
同時在這個服裝的肩膀部分也有太陽,月亮和星星的圖案,代表著皇帝可以照亮世界。
在服裝的中部,還有其他三個圖案:
·山脈,象征著穩定與安寧;
·華蟲,是一種雞,代表王者文采好。
·龍,毫無疑問是皇帝的代名詞,是權利和力量的象征;
在服裝的底部,有六個圖案:
·兩個作為祭祀用具的杯子,有時以一只老虎和一只猴子為特色,象征忠誠和尊重;
·藻類,象征著冰清玉潔;
·火,象征著光亮;
·大米不僅象征著國家的農業,而且象征著財富;
·斧頭,既是勇氣和決心的象征,又是執行正義的象征;
·斧頭下方有個圖案,像兩只背靠在一起的動物,這象征著明辨是非的能力。
主人公圖蘭朵公主在歌劇中總共出場三次,服裝顏色同時也更換了三次,分別是白色,紅色和藍色。顏色在最初使用時可能并沒有什么含義,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逐漸為顏色賦予越來越多的含義②。當人們看到這種顏色時,會首先感受到隱藏在該顏色背后的含義以及該顏色要傳達的情感。
白色服裝代表著純潔,加上刺繡使人穿著那件高貴的服裝。紅色是中國傳統婚禮的色彩,生動的色彩表現出節日的氣氛,使整個故事達到了高潮。另一方面,藍色凸顯了公主敏感的氣質。
特別是紅色,前文提到過,張藝謀導演對紅色的喜愛。紅色已經成為中國歡樂和勝利的象征。在新年時,紅色的鞭炮,結婚時,紅色的燈籠,并通過各種流行習俗的演變,紅色己成為中國最受歡迎的顏色,我們俗稱中國紅。
二、《圖蘭朵·布雷根茨藝術節》(2016年)
(一)導演以及藝術節簡介
布雷根茲在奧地利,藝術節的傳統可以追溯到1946年,第一個獲得成功的作品是莫扎特的巴斯蒂安,它已成為歐洲最著名的藝術節。每年的7月至8月,都會舉辦音樂節,這也是奧地利最著名的節日。起初,藝術家們在船上表演,由于演出的不斷擴大,舞臺變得越來越大和精致。
為了這部歌劇,導演馬可·阿圖羅·馬瑞利(Marco ArturoMarelli)創造了一座長城作為背景。這是布雷根茨音樂節最早開始使用中國元素。在水下設置了兵馬俑,運用了現代化的升降臺,更加逼真和立體③。
演員在水上舞臺,伴奏則是在室內使用了維也納交響樂團,同時配合使用了著名的音頻系統BOA,有上千個揚聲器,可以為戶外舞臺提供優美的聆聽體驗。這項音頻技術處于世界前沿。馬瑞利是一位著名導演,1949年出生于瑞士。他曾在歐洲主要劇院從事歌劇和芭蕾舞表演。他的職業生涯始于協助維也納大眾劇院,維也納國家劇院和漢堡國家劇院等。在他的職業生涯中,他獲得了多個有聲望的獎項。
2015年,馬瑞利首次擔任圖蘭朵的主要導演,由他設計的舞臺象征帝國的永恒,因為浩大花費12個月,雇用了來自歐洲各地的數十個專業技術人員和場景設計人員團隊。
(二)解析服裝道具的區別
此版本的《圖蘭朵》不同于張藝謀的紫禁城版本。導演將整個主色調定義為深黑色,整個作品是現代的,但沒有明確的背景。
皇帝的服裝很普通,沒有紫禁城版那么驚人。為了表達皇帝,皇室的權利和威嚴,導演用輪椅代替了皇位。但是仍然保持了黃色。不同的是,導演運用了現代化的大屏幕,龍出現在大屏幕上,這使觀眾方便理解龍代表皇帝。
圖蘭朵公主的造型也完全不同。在服裝中,幾乎沒有使用中國元素,并且整體造型非常現代。在第一幕出場時,她身穿白色的服裝在船上,禮服的上半部有藍色的水波紋,加上頭部裝飾物的設計,與整個船的形狀相對應。
在第二幕中,她一共換了三套衣服。根據劇情的發展,先是灰色斑點連衣裙帶有腰帶,然后是白色的服裝,上面刺繡了很多花朵,以及頭飾也改為花朵的樣式。
因為這是一個重要的時刻,所以導演想要這件衣服上有許多裝飾并加冠。可以直接感受到公主的威嚴和狀態。
相反,第三套衣服改變了顏色,設計師添加了紅色。這件衣服是漸變色的,是非常時尚的元素,這也意味著公主的心在慢慢變化。除了顏色變化之外,衣服的款式也發生了變化。這是一件無袖連衣裙,衣服的面料用了很細的絲綢,可以顯示主角的內心困惑。
在第三幕中,她的衣服直接變成了深色,與配角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整個舞臺是藍色的,這種顏色使人感到寒冷。甚至公主都戴著頭巾,由絲綢制成,這使公主感到冷酷而神秘,并與情節的發展相對應。
在最后一幕中公主穿著一件紅色連衣裙,這與傳統版本相同。紅色表示慶祝活動,因此在婚禮現場,使用紅色。但是儀式更像是西方婚禮,所有人都捧著鮮花,但導演仍然加入了中國元素:舞龍。
三、結語
將張藝謀的《圖蘭朵》與西方版本進行比較,是傳統與西方的文化碰撞,可以看出服飾的風格和作品的場景要素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設計和概念集中于角色,以及音樂,舞蹈,風景和其他賦予作品獨特性和特色的元素。這些對于激發作品本身的創造力和增強其表現力具有重要影響。演出的場地也有重要意義。實際上,古代建筑與現代場景學技術相結合,以使氣氛更加協調和更好地表達東方風格。因此,張藝謀對圖蘭朵的解釋被認為是中國戲曲界的珍貴寶石。
要感謝新技術的發展,在不遠的將來,這項工作可以用更現代化的方式呈現,這使普契尼的杰作更接近了我們的時代,并且從某種意義上講,是要提高年輕人的好奇心和興趣。作為中國呈現西方歌劇的形式,我相信我們能夠從西方技術中學到更多的東西,充分利用自己的文化,并使作品真正的融入。
注釋:
①周錫保.中國古代服飾史[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4.
②姜澄清.中國色彩觀[M].南京:江蘇教文化育出版社,2000.
③楊志剛.第70屆奧地利布雷根茨藝術節《圖蘭朵》探訪[J].演藝科技,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