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雷
摘要:東北滿族民歌歷經不同朝代、不同時期、不同文化、不同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在歷史的長河里經過千年潔凈,發展及延續,產生了大量的優秀的民歌文化,這些民歌文化涉獵的范圍之廣泛,體裁的多樣,調式的豐富,旋律的優美程度等不遜于任何民族的民歌。本文從滿族民歌的特色進行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與分析。
關鍵詞:滿族;民歌;特色
中圖分類號:J6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 (2020) 09-0131-01
滿族民歌的曲體形式多以單段體、單樂段、一部曲式、二部曲式為主體,三部以上的曲體結構并不多見,這些民歌當中的題材多為勞作類、時政類、儀禮類、生活類、情歌類、童謠類等表現形式為常見,其民族音樂特色及形式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民族音樂文化特征
滿族的歷史悠久,滿漢文化融合也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這一融合過程產生的影響也作用于滿族民歌。滿族民歌的演唱從其發展階段來來分為三種形態:一種是保留滿族傳統音樂特征的滿族民歌,是相對古老的、滿語表現出來的民歌:第二種是滿漢交融過渡階段的民歌,它的特點是漢語歌詞和滿族音調,在聲調上采用滿漢兼用混合演唱的;第三種是基本漢化的、用漢語演唱出來的滿族民歌。滿族民歌演唱中發聲形式、共鳴情況、歸韻、節拍節奏的變化等都體現在滿族音樂文化之中。
二、勞動號子
勞作歌也稱為勞動號子,是以往滿族人民漁獵生產、騎射生活歷史的真實寫照。這類歌曲的結構簡單、旋律流暢、語言生動、感情健康。它表現出漁歌中那種鏗鏘有力的節奏和不畏風浪的精神,又具有濃郁的滿族生活氣息和獨特的民族氣質,早在1860年以前,就廣泛流傳在我國圖們江口岸至海參威一帶的《跑南海》可算是滿族勞作歌的典型。這首民歌以領唱、合唱的形式表現出滿族漢子們粗狂、豪放的勞動場面。《跑南海》的結構以簡單的上下句的對比形式構成單樂段體裁,羽調式的落音結束。
三、儀禮歌
滿族這個民族是一個重禮儀,講求儀式的民族,在重大節日、婚喪嫁娶等都要舉行各種各樣的儀式,有的隆重、有的莊嚴、有的熱烈、有的神秘。滿族的燒香,是一種慶典的祭祀活動,其儀式極為隆重。燒香祭祀共分為四種:一、燒太平香二、燒還愿香三、燒抬頭香四、燒官香。前三種為各人家舉辦,燒官香則是以姓氏全族共辦。燒太平香、還愿香要進行三天三夜的活動,抬頭香要三天四夜才能完成,燒官香要進行七天七夜。
四、生活歌
滿族民歌的生活自古以來就是一種以打漁狩獵合農耕為環境的生活方式造就了滿民族粗獷、豪放的民族性格,在這種環境中產生了豐富多彩生活歌曲,而這類歌都充分反映了滿民族的民族特質。如例《拉網調》這是一首漁歌,是撒網打漁時的漁歌。這首漁歌其實就是羽和弦的分解,在向上分解進行的時候那種對愉悅、奮進,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就在那喲哈哈、叩哈哈的號子聲中喧泄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渴望。
這首漁歌為三個句式的單樂段,第一樂句和第二樂句正好是低八度到高一個八度的重復,相當于三部曲式中的中間段是發展型的手法,第三樂句又回到第一樂句,好像是A_BA的帶再現的三部曲式,把這種奮斗的精神跌宕起伏的在和奮斗中的呼喚回蕩在冰天雪地或者是烈日炎炎的大自然中。
五、情歌
滿族民歌中的情歌也非常之多,而且不同地區、地域、不同形式、不同風格的都有。滿族民歌的演唱形式多以小唱為主,曲調有婉轉的、溫柔的,有歡快、興奮的:有哀傷、感嘆的等等,在歌聲中以思念為主的民歌較多,這也反映了這個能征善戰民族的情感經歷及對美好愛情生活的向往。如例《懷念阿哥》這是一首以少女懷念出征的情郎為內容的民歌,“阿哥”是滿語中對青少年男子的尊稱。歌聲充滿了對出征情郎的懷念,這首《懷念阿哥》為一部曲式,四個樂句組成起、承、轉、合的結構,非方整性的句式,音域為六度,曲調婉轉優美,落音以商、宮兩個音為先后重復出現,最后終止在宮音上,樂句小節數為五加四,再重復五加四的循環規律,使曲調進行纏綿溫暖直入心扉。
六、童趣歌
滿族兒歌是滿民族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滿族成長的過程中起到了教育、感化、啟蒙的作用。滿兒歌分兩個種類:一是孩子們玩耍時信口唱的游戲歌曲,二是母親或祖母哄孩子時順口唱的“悠悠調”。《悠搖車》是滿族兒歌的典型,這首《悠搖車》是母親或祖母在哄孩子睡覺時唱的“悠搖車”歌謠,韻律為“發、花”轍,為使韻律更加一致,在結束句加了“啊”的襯字,這樣在表達詞意時更能達到深入人心,朗朗上口的目的,雖然歌詞表達寓意簡單,但頗具童真童趣。音樂上是個雙句式的單樂段,這個雙句式樂句為變化模進的雙句式,樂曲的音域為六度音程,旋律平緩,質樸單純,五聲音階的發展,落音為角。
總之,東北滿族民歌具有獨特的“音樂特征和“文學特色”,展現了滿族文化古老、通俗、兼容、獨創的深邃內涵,主題的廣泛性,體裁的多樣化,調式的豐富性,旋律的優美性等特點,這些特點使滿族民歌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藝術科學規劃課題《黑龍江流域滿族民歌的發展》課題文章,項目編號:20178003。
參考文獻:
[1]李莉莎.滿族民歌的音樂特色及形成原因[J].中國音樂,1986(12).
[2]李德.滿族歌舞[J].滿族研究,1987 (C3).
[3]石光偉.滿族音樂初探[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87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