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穆
摘要:近些年來,我國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也在發展文化產業,各個領域的文化創意理念相互滲透,呈現出了一幅多行業融合的現象,這一現象為傳統的文化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成為了城市中新的經濟增長點。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帶來了不同的消費模式與消費需求,城市街區是城市文化的一個主要展現地點,在互聯網的趨勢下也在漸漸轉型。在這個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影響著城市特色街區的文化發展。文創產品是城市特色街區的另一種表現形式,也是非常重要的表現形式,本文就城市特色街區IP打造的文創產品展開探討。
關鍵詞:城市特色街區;IP;文創產品設計
中圖分類號:TU984. 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 (2020) 09-0176-01
城市特色街區IP的營造對于展示城市的形象和文化有著重要的意義。根據城市特色街區挨批打造的文創產品能夠為一個城市注入新的活力,帶動城市的經濟增長。一個有趣的街區IP能夠為城市吸引來更多的游客,設計出有趣的文創產品能夠推動城市的文化發展,促進特色街區的轉型升級。
一、城市特色街區IP打造文創產品的意義
(一)理論意義
在當今社會充滿著競爭,各個城市之間也在相互競爭,如何從眾多城市中脫穎而出呢?就需要充分利用城市中的資源來增強自己的影響力。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文化資源,已經有很多城市依靠此獲得了經濟效益。城市想要通過文化來發展,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文化IP的打造,它是文化資源轉變為經濟效益的一個主要途徑。城市中一些有特色的街區是富有很高的文化價值的,根據此打造出特色街區IP是城市所打出的一張醒目的廣告。設計出的文創產品能夠讓城市文化在游客之中進行流動,促進城市街區的轉型發展。
(二)實踐意義
城市的特色街區是富有文化內涵的,而文創產品的開發能夠很好的將特色街區中的文化內涵發掘出來,對于所打造的特色街區IP起到一個強化作用,當游客來旅游時能夠提高他們的文化認同感,為自己的城市打造出一張靚麗的文化名片。除此之外,街區文創產品的開發,能夠很好的宣傳街區的形象,提高社區在游客群體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能夠為社區吸引人氣,提高經濟效益。如北京的各種胡同街區就有著很高的知名度,保留了其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形成了其獨特的文化IP,吸引游客體驗特色的街區文化。
二、城市特色街區IP文創產品設計的重點
(一)歷史文化
隨著我國產業結構的不斷升級,城市也在逐漸變遷。在之前的城市中心,是有著工業區、老城區、城中村等建筑的,但是隨著城市的變遷,這些建筑逐漸從城市中心轉移到了城市邊緣。使這些建筑在城市的發展歷程中有著重要意義,包含著豐富的城市歷史文化。在設計城市特色街區IP文創產品時可以以此為基礎,能夠讓游客可以了解到城市的發展文化,了解到城市的歷史。根據調查可以發現,在目前的旅游業中,以歷史文化知名的還是占據了大多數。由此可見,在設計城市特色街區IP文創產品時,歷史文化是不可忽視的一點。
(二)品牌文化
在設計城市特色街區IP文創產品時,應當注重品牌文化,品牌文化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是是一筆巨大的資產。當品牌文化慢慢獲得一定的知名度后,同樣能夠為城市帶來知名度,促進城市的對外交流。例如“南京1912”,這就是一個街區品牌文化非常成功的案例。它就是以品牌文化為根本,讓游客在街區中尋找城市記憶。設計文創產品時能夠讓顧客感受到南京獨特的文化,這就是品牌文化的重要性。當品牌文化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后,就會影響游客的選擇,游客會自然而然的選擇知名的品牌文化,購買文創產品。
(三)游客群體
設計文創產品的初衷就是為了吸引游客群體,以此來推動城市經濟的發展,所以游客群體是街區IP文創產品的重要影響因素。伴隨著如今互聯網的發展,人們的消費需求開始呈現多元化發展,針對這一特點,文創產品的設計不應當面向所有人統一。針對不同的游客群體,應當設計出不同的文創產品。從具體的游客群體下手,這樣才能滿足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對游客群體進行大量的調查,劃分出不同的游客群體,游客在購買文創產品時得到了很好的旅游體驗就會推薦給自己的交友圈,從而間接的帶動城市特色街區IP的知名度。
三、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認識到城市特色街區對于城市文化發展的重要性,文創產品是其主要的載體。根據城市特色街區IP打造文創產品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在城市特色街區IP文創產品設計的時候需要注重歷史文化,品牌文化,和游客群體,這樣才能打造出有內涵的文創產品。希望本文能夠對城市特色街區IP打造的文創產品設計提供一定的借鑒意義。
★基金項目:2019年滁州市第五屆社會科學應用對策研究課題,項目名稱:滁州特色文化旅游品牌開發與城市IP的設計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A2019019。
參考文獻:
[1]桂淑芳,基于城市特色街區IP打造的文創產品設計研究[D].合肥:合肥工業大學,2018.
[2]李峻峰,桂淑芳,城市特色街區文化特征的營造方法淺析——以合肥市罍街AS1980特色街區為例[J].大眾文藝,2017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