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型糖尿病的顯著病理特征是胰島素抵抗(IR),減輕和防治IR所致的代謝異常,是提高療效的重要措施。中醫藥在IR的防治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其療效已得到廣泛關注。筆者對近年來中醫藥防治2型糖尿病IR的研究進展進行綜述。
關鍵詞:2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中醫藥治療;綜述
中圖分類號:R58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2349(2020)04-0094-03
隨著社會發展和生活方式的改變,糖尿病已經成為心腦血管疾病、腫瘤外另一個嚴重危害人們健康的非傳染性疾病。2型糖尿病發病機制的兩個要素分別是胰島素抵抗(IR)和胰島素分泌缺陷,現有前瞻性研究顯示,IR是2型糖尿病的最好預測因子[1],且貫穿于2型糖尿病的整個發病過程。防治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關鍵措施之一是針對胰島素抵抗進行干預,而如何改善IR也是糖尿病治療領域熱點問題。現將近幾年中醫藥治療2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的進展綜述如下。
12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的病因病機及辨證分型
在對IR的病因病機認識中,許多學者強調脾的重要性[2~4]。如韓笑[3]認為“脾壅絡滯”為IR的病機,脾壅,指脾氣壅塞,是中焦食氣不化,脾氣受困,呆滯不行的病機變化;絡滯,指絡脈郁滯,邪氣留滯于絡脈,依附難去,絡脈不暢的病機變化,并提出疏壅通絡法,疏導壅塞的氣機。劉蕊蕊等[4]認為發生IR的本質在于“土壤”變質,即痰脂膏濁滋生泛溢,造成機體對胰島素生物效應的反應性降低。基于此,從調節太陰脾臟、太陽小腸入手,提出采用祛痰運脂、化膏逐濁的治法以恢復 “土壤”本質。還有學者從其他臟腑來闡釋IR的中醫病因病機,如蘇小芳等[5]認為膽的功能是否失調直接影響到脾胃的運化功能,脾之運化受損而成胰島素抵抗;姚慶濤[6]從腎氣角度來討論IR,腎主先天,腎氣不足決定了胰島素抵抗的易感性。而金智生[7]認為IR多責之脾肝腎功能失調,導致氣血津液輸布失常,血虛則無以化氣,氣虛則溫運乏力,水谷精微無以運化,不能被機體吸收利用,而發病三臟常相互影響,使病情更加復雜。主張改善胰島素抵抗,或疏肝理氣,或健脾運脾,或補腎固腎。同時認為糖尿病胰島素抵抗的諸多病理表現主要與氣血運行不暢、水谷精微不能運化密切相關,氣虛是病理基礎,痰濁、水濕、血瘀是其病理因素。辨證分型方面,張文佳等[8]收集187例符合標準的2型糖尿病病例,按陰虛熱盛、脾虛痰瘀、氣陰兩虛、氣虛血瘀辨證分型,同時以40例同期健康體檢者做對照。分析不同證型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R)的關系。結果顯示,各組均存在程度不等的胰島素抵抗情況,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各組間有顯著性差異。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抵抗臨床指標與中醫證型存在相關性,對中醫辨證客觀化具有參考價值。
2中醫藥治療2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的動物實驗
賈真等[9]將SD大鼠隨機分為空白組、模型組、中藥組及西藥組各10只,造模成功后中藥組灌服防己黃芪湯,西藥組灌服吡格列酮懸濁液,模型組及空白組灌服等容量蒸餾水,2周后檢測指標結果。發現防己黃芪湯可改善大鼠胰島素抵抗脂質代謝紊亂,調節脂肪因子水平,其機制可能是通過調節AMPK信號轉導通路蛋白水平實現的。段正富等[10]將60只SD雄性大鼠隨機分為空白組、模型組、胰腎康丸高、中、低劑量組和二甲雙胍組,給藥4周。測定治療前后各組大鼠空腹血糖(FBG)和空腹胰島素(FINS)水平。結果胰腎康丸能顯著降低胰島素抵抗大鼠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島素的水平。賈野等[11]將60只Wistar大鼠隨機分為正常對照組,模型組,青錢柳葉復方低、中、高劑量組。42d后檢測各項指標。結果顯示青錢柳葉復方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降低胰島素、胰島素抵抗指數、胰島細胞凋亡率,升高肝糖原、肌糖原、胰島素敏感指數,提示青錢柳葉復方可改善胰島素抵抗,且隨劑量增加,作用趨勢更明顯。柯斌等[12~14]建立脾虛痰濕型肥胖T2DM 胰島素抵抗大鼠模型,將大鼠分為正常對照組、模型對照組、脾虛痰濕型肥胖糖尿病組、健脾化濕方低、中、高劑量組和二甲雙胍組。藥物干預4周后檢測指標,結果顯示健脾化濕方可明顯降低脾虛痰濕型肥胖T2DM胰島素抵抗大鼠體重、內臟脂肪、FBg,FINS、HOMA-IR及血清TC、Tg,LDL-C、游離脂肪酸(FFA)水平,升高ISI,上調肝臟組織PPAR-α蛋白表達,且以高劑量健脾化濕方組效果最佳,降低血漿瘦素(Leptin)、抵抗素(Resistin)、TNF-α、IL-6,升高脂聯素(Adiponectin),且以高劑量效果最佳,健脾化濕方各劑量組PI3K、p-Akt蛋白表達顯著上升。提示健脾化濕方可以改善脾虛痰濕型肥胖T2DM胰島素抵抗大鼠糖脂代謝,其機制可能是通過上調肝臟組織PPAR-α蛋白表達發揮調脂作用,還可通過良性調節脂肪因子和PI3K/Akt通路,改善糖脂代謝。
3中醫藥治療2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的臨床研究
瑪依努爾·斯買拉洪等[15]用二甲雙胍和補氣健脾化痰方治療2型糖尿病脾虛痰濕證患者,可明顯提高IR患者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島素抵抗,調節血糖、血脂,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楊昭鳳等[16]用胰島素聯合柴胡消渴湯治療糖尿病肝胃郁熱型患者,可明顯降低FPg,HOMA-IR,FPC明顯升高,且HOMA-IR治療組下降程度優于對照組。提示中藥柴胡消渴湯能夠更顯著的改善胰島素抵抗。邢淵等[17]用二甲雙胍片+諾和靈30R+黃連解毒湯加減治療2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患者,可顯著減低FBg,2hPg,HbAlc、CRP、FINS、HOMA-IR,且觀察組CRP、FINS、HOMA-IR更明顯,提示黃連解毒湯加減治療,可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胰島素抵抗、增加胰島素敏感性。蔣麗媛[18]用二甲雙胍聯合降糖增敏湯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患者,結果顯示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的血糖、空腹胰島素、胰島素抵抗指數及胰島素敏感指數水平均明顯優于對照組,提示降糖增敏湯聯合二甲雙胍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IR效果理想。白建樂等[19]用鹽酸二甲雙胍片聯合清熱活血化痰方治療糖尿病患者,結果顯示清熱活血化痰方能顯著降低患者FPg,2hPg,HbA1c,同時降低糖尿病患者的FINS、HOMA-IR,具有改善胰島素抵抗的作用。劉明慧[20]用胰島素+二甲雙胍+六味地黃丸加減方治療糖尿病患者,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空腹血胰島素、FBg,HbA1c、餐后2h時血糖、胰島素抵抗指數、體重指數、甘油三酯及C肽等指標均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提示,六味地黃丸加減方可有效地改善IR。黃娟等[21]用胰島素聯合黃連素治療糖尿病,可顯著降低空腹血糖、空腹胰島素、Tg,TC、HDL、LDL、TNF-α、FFA、血管生成素樣蛋白,且觀察組胰島素敏感系數及抵抗系數明顯好于對照組。提示黃連素能夠通過抑制TNF-α及FFA的表達,起到抗IR的作用,從而改善患者血糖及血脂。劉雪琴[22]用益氣健脾湯劑聯合胰島素治療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人,可顯著降低FBg,PBG及HbA1c,并減少了胰島素用量,提示益氣健脾法增加胰島素敏感性,緩解胰島素抵抗。郝永蕾[23]用胰島素聯合消糖組方治療初診2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脾虛濕瘀證患者,可明顯改善患者中醫癥狀,降低血糖及血脂水平,減輕炎癥反應,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島素抵抗。陸媛媛[24]用中醫溫陽健脾法+西藥治療糖尿病胰島素抵抗患者,能降低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并且降低糖化血紅蛋白和體重指數。高慧[25]用西藥聯合黃芪竹葉湯治療糖尿病氣陰兩虛癥患者,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胰島β細胞功能及胰島素抵抗情況。李雪青等[26]用糖尿病基礎治療聯合益氣祛濕通絡方治療糖尿病胰島素抵抗,可明顯緩解胰島素抵抗,調節血脂、血糖等高危因素,并且改善中醫證候。葉碧霞[27]在常規西醫治療基礎上聯合健脾化痰活血法治療2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可明顯提高有效率,改善2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癥狀,調節血糖、血脂。
4問題與展望
IR是2型糖尿病發病的主要機制,近年來研究發現HOMA-IR、ISI可作為評估糖尿病IR的簡單而公認的方法。目前西醫臨床上多應用雙胍類和噻唑烷二酮類藥物改善外周組織的胰島素敏感性,減輕胰島素抵抗,但不良反應發生率高,甚至有明顯肝毒性,鑒于中藥的整體調節、多途徑、多靶點等綜合作用優勢,而沒有類似于西藥的不良反應,為降低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發生率及死亡率提供新的思路及治療方法。因此中醫藥在改善IR方面有著廣闊的前景。但目前臨床上尚且沒有統一的辨證標準,希望未來在用中醫藥治療2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方面進行更多更深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王娟,李彩萍.胰島素抵抗與2型糖尿病[J].醫學綜述,2005,11(6):511-513.
[2]袁野,劉瑞霞.2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的中醫認識[J].世界最新信息醫學文摘,2018,18(18):175-181.
[3]韓笑.從“脾壅絡滯”探討肥胖2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的中醫病機及治療[J].環球中醫藥,2019,12(4):535-536.
[4]劉蕊蕊,岳仁宋,楊茂藝,等.從“痰脂膏濁 土壤變質”論胰島素抵抗的中醫實質[J].中醫雜志,2018,59(19):1699-1701.
[5]蘇小芳,劉愛華.從膽郁論中心肥胖型胰島素抵抗初探[J].光明中醫,2014,29(2):357-358.
[6]姚慶濤,董陽,黎慧英,等.從水谷精微分布紊亂機制探討中醫干預胰島素抵抗的思路[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16,37(12):19-20.
[7]王倩,金智生,劉志軍,等.金智生教授治療糖尿病胰島素抵抗體會[J].中醫研究,2015,28(12):25-28.
[8]張文佳,付曉樂,辛效毅.2型糖尿病中醫證型與臨床生化指標的關系[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17,33(5):484-487.
[9]賈真,李知行,孫健,等.防己黃芪湯對胰島素抵抗大鼠骨骼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信號通路的影響[J].中醫雜志,2017,58(7):587-591.
[10]段正富,陳明達,王紫陽.胰腎康丸對胰島素抵抗大鼠空腹血糖和胰島素的影響[J].新中醫,2017,49(12):1-3.
[11]賈野,張倩.青錢柳葉復方對糖尿病大鼠胰島素抵抗影響的實驗研究[J].中國中醫藥科技,2017,24(6):704-709.
[12]柯斌,師林,張俊杰,等.健脾化濕方對脾虛痰濕型肥胖2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大鼠糖脂代謝的影響[J].時珍國醫國藥,2017,28(4):824-827.
[13]師林,柯斌,楊玉彬,等.健脾化濕方對脾虛痰濕型肥胖2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大鼠脂肪因子的影響[J].中藥材,2017,40(4):921-924.
[14]師林,楊玉彬,黃穎娟,等.健脾化濕方對脾虛痰濕型肥胖2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大鼠骨骼肌PI3K/Akt通路的影響[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8,33(2):530-534.
[15]瑪依努爾·斯買拉洪,趙翠霞,阿力木卡特爾,等.補氣健脾化痰法對2型糖尿病脾虛痰濕證患者胰島素抵抗、血脂及炎性因子的影響研究[J].中醫藥導報,2015,21(22):51-55.
[16]楊昭鳳,裴友翠.柴胡消渴湯治療糖尿病胰島素抵抗療效觀察[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11(8):1153-1155.
[17]邢淵,付小龍,辛燏,等.黃連解毒湯加減對2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患者的臨床效果觀察[J].甘肅醫藥,2017,36(11):941-968.
[18]蔣麗媛.降糖增敏湯佐治老年2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33例[J].國醫論壇,2017,32(3):44-45.
[19]白建樂,張書金,劉恒亮,等.清熱活血化痰方對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抵抗的影響[J].河北醫藥,2016,38(17):2651-2653.
[20]劉明慧.為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六味地黃丸加減方進行治療對改善其胰島素抵抗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5,13(20):171-172.
[21]黃娟,胡維,林湘東.鹽酸小檗堿對2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的改善作用及其機制[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8,38(17):4130-4132.
[22]劉雪琴.益氣健脾法聯合胰島素治療2型糖尿病41例療效觀察[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17,38(6):24-26.
[23]郝永蕾,徐江紅,朱立春,等.消糖組方治療初診2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脾虛濕瘀證臨床觀察[J].河北中醫,2019,41(3):372-443.
[24]陸媛媛.2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應用中醫溫陽健脾法聯合西藥治療的臨床療效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71):203-211.
[25]高慧.黃芪竹葉湯治療消渴病氣陰兩虛證及對改善胰島β細胞功能和胰島素抵抗的作用研究[J].陜西中醫,2016,37(8):1019-1020.
[26]李雪青,王金艷,孫薇,等.益氣祛濕通絡方治療糖尿病胰島素抵抗60例[J].陜西中醫,2017,38(3):308-309.
[27]葉碧霞,談華南.健脾化痰活血法改善2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效果分析[J].實用中醫藥雜志,2018,34(5):510-511.
(收稿日期:2020-11-22)
基金項目:天津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中醫中西醫結合科研課題(2019001)
作者簡介:張川(1980-),男,碩士研究生,主治醫師,研究方向:中醫內科學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