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富香 陳桂芬


【摘要】從熟悉的內容入手培養數感,從特值到一般培養歸納推理能力,培養抽象概括的素養,從拋物線到橢圓,從定點到定值,再到存在,培養學生的類比推理能力,學習的不僅僅是知識,更多的是如何進行學習的訓練,是素養具體實施落地的案例.
【關鍵詞】探究學習 創新能力 數學素養
高三的復習時間緊,知識點多,要求高,為了提高學習效率,老師們很多時候會在高頻考點,知識重點,認知疑點及考試熱點處設計微專題,而解析幾何中的定點、定值、存在性問題正是各級各類考試命題的一個熱點,筆者以《定點、定值、存在性問題探究》為例,談能力培養,核心素養落地的策略.
一、溫習舊知,讓學生對定點有初步直觀的認識,培養學生的數感
從復習直線的斜率,過定點等基礎知識入手,培養基本的數感、符號意識,形成數學的直覺,為后面用數學知識解釋、提出數學命題和建模做好鋪路準備;培養數學抽象,培養數學的眼光.給出以下三個簡單的例子,消除恐懼心理,樹信心,更主要的是以下三個例子簡約而不簡單,可以承載特殊到一般的數學思想.
由(1)復習消去參數求定點的辦法;由(2)可以與(1)相似消參求得,更主要的是介紹特殊值,找定點,滲透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3)是將幾何關系代數化的一種特例.
二、聯系探究,使學生直觀想法得到數據的證明,培養邏輯推理能力
從特殊到一般滲透探究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歸納推理能力,從具體到含參逐步實現幾何關系代數化,訓練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1.特值探路,以退為進 ?2.從特殊到特定,推理螺旋式上升
通過上面兩道為具體的值,對學生的運算進行訓練,實際上大多數學生對帶參數字母的運算不熟悉,犯錯率高,韋達定理應用沒判斷△是否大于等于零,不能及時整理、化簡,順利完成通過數學運算進行的演繹推理.本題是從特值入手后的提升,由淺入深,再次練習聯立,完全平方公式,多項式合并,逐步提升到向量、斜率,多字母參數的復雜運算,帶領學生看清、看準運算對象,把握運算思路聯立消元,掌握運算對象的實質用代數關系表示題中幾何關系,逐步培養良好的運算習慣,和數學運算品質.
思考1:若將探究4中的原點O移到拋物線上除原點外的其它位置上,結論又如何?
讓學生體會到特殊到一般的過程中,研究問題的想法和方法是相同的,只是獲得了更一般的表示.
三、類比探究,培養學生的合情推理,創新能力
探究5:(類比探究法)類比拋物線,在其他圓錐曲線中是否有類似的性質.
反思:通過改變題設背景、已知條件或結論進行多方位多角度地演變,拓展,延伸;從特殊到一般,目的是促進學生由感知到理解,通過一題反映一類題所含的知識方法、規律,實現一題多用的效果,幫助學生跳出題海,真正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和創造性思維.
四、變定點為定位、定值,遷移拓寬學生的探究思路
1.從定點到定值,利用思考題2拓寬思路(聯系探究)
(1)特殊位置法,探尋定值;(取k=0時,得到值為1).
(2)用參數法論證,讓學生感受推理基本形式和規則,用代數方法解決幾何問題;探索和表述論證過程,設線,聯立,韋達定理,在用定義轉化得到定值;培養邏輯推理,培養數學思維.
五、回歸學習本真,升華認知結構,促進素養形成
1.通過學習傳遞問題探究的基本架構:切入材料從特殊到一般,如何變題、編題,基本結構及功能.
2.通過問題串進行思維訓練,培養思維習慣,啟發思路,思維導向,獲得解題策略,設思考題打開其他性質探究之門,以小結反思構建知識體系,提升創新能力,用作業將探究推到路上.
六、設計反思
1.本節內容除了前面談到的數學
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直觀想象外,最典型的數學思想:幾何問題代數化,用方程思想解決運動問題,能成功求解解析幾何問題離不開數學運算的素養.從理解運算對象、掌握運算法則把握運算思路,運算對象的實質訓練起,從特值入手到向量、斜率,多字母參數的復雜運算,由淺入深,逐步提升帶領學生看清、看準運算對象,把握運算思路聯立消元,掌握運算對象的實質用代數關系表示題中幾何關系,逐步培養良好的運算習慣,和數學運算品質.
2.高三復習的最終目的是要有效——回歸“核心”意圖
復習的目的是讓學生學到相應的知識,方法,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建構知識的體系,教師的職責是引領學生站在新高度、新視角對所學學知識進行梳理、分類、對比進而延伸拓展,完善認知體系,解決存在問題,彌補欠缺,發展思維能力,從“解題”到“解決問題”能力的數學核心素養的養成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