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清末民初孫錦標輯錄的《通俗常言疏證》收錄了許多同義詞,這些同義詞主要來源于釋義、文獻、通俗用法以及不同詞目等。此書同義詞的輯錄體現(xiàn)出兩個特點:一是以詞條內部為主體;二是名詞性同義詞占絕大多數(shù)。同時,由于同義詞內部的詞義表現(xiàn)形式不同,這些同義詞在類型上也存在一定差異。
關鍵詞:《通俗常言疏證》;同義詞;俗語詞
一、引言
從清末民初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是我國熟語發(fā)展史上的承前啟后時期,《通俗常言疏證》是這一時期頗具代表性的一部重要著作。此書“是清末民國初期孫錦標歷經(jīng)十余年輯錄通俗常言語詞編輯整理而成的一部別具特色的綜合性熟語辭書,輯錄了載于典籍和各地流行于人們口頭的熟語單位5978條,在熟語辭書編纂中以資料豐富而著稱”[1](P1)。溫端政、周薦在《二十世紀的漢語俗語研究》中指出,“從20世紀初葉起,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前,在這半個世紀的時間里,由于社會動蕩不安等因素,俗語的收集和綜合性俗語辭書的編纂工作進展緩慢,成績不大,只有兩部書值得一提,一部是《俗語典》,另一部是《通俗常言疏證》”,它們是“20世紀上半葉出現(xiàn)的兩部有價值的俗語類著作。他們的出現(xiàn),不僅填補了20世紀上半葉漢語俗語辭書編纂的空白,而且也在漢語俗語研究史上起到了一個承前啟后的作用”[2](P278)。關于《通俗常言疏證》,很多學者從不同角度進行了探討,目前對該書同義詞的研究還很少見,本文主要對該書中涉及到的同義詞,從輯錄和收釋特點的角度進行論述。
二、《通俗常言疏證》同義詞來源類型
黃伯榮、廖序東曾對同義詞進行了如下界定:“意義相同或相近的詞的相關語義組成的語義場叫作同義義場,同義義場中的各個詞叫作同義詞?!盵3](P226-227)該定義指出了同義詞的意義具有相同或相近性,而且必須處于同義語義場內。也有學者指出:“語言中意義相同的詞就叫作同義詞?!盵4](P144)本文所討論的同義詞,主要是指《通俗常言疏證》中詞條內部所涵蓋的同義詞以及不同詞條之間構成的同義詞,其意義相同或相近?!锻ㄋ壮Q允枳C》以擷取文獻詞語立目的編排方式為我們展示了諸多同義詞,就同義詞的來源方式來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一)源于釋義
在《通俗常言疏證》所輯錄的詞條中,存在很多同義詞。有些同義詞是作者在對詞目解釋中出現(xiàn)的。有的是釋義在前,同義詞在其后出現(xiàn)。例如:
(1)階隒子 ?《新方言》:“《書·顧命》:‘夾雨階戺。浙西謂堂廉曰‘階檐戺。音如咍。”又《說文》:“隒,崖也?!弊x若儼。段注:“今俗語謂邊曰‘隒,當是此字。”按,今人曰“階邊”,或曰“階檐子”,或曰“階隒子”是也。(卷六《宮室》)[5]①
(2)篾片 ?《荷花蕩》劇:“篾片從今做不成?!狈裁娜苏撸^之“篾片”,或作“密騙”。(卷一二《流品》)
(3)痛痛 ?《新方言》:“《爾雅》:‘恫,痛也?!?,痛也。瘝,亦作矜?!斗窖浴罚骸?、憮、矜、悼、憐,哀也。今凡謂愛憐小兒者,通言曰‘疼。江南運河而東曰‘肉痛;揚州、安慶曰‘瘝,讀如‘貫?!卑矗炓魬T。今人凡愛憐小兒者,或曰“痛痛”,或曰“慣慣”是也。(卷一七《年齒》)
例(1)中的“階隒子”與“階邊”“階檐子”、例(2)中的“篾片”與“密騙”、例(3)中的“痛痛”與“慣慣”,分別構成同義關系。
有的是對詞目進行直接釋義,釋義中指出其同義詞。例如:
(4)即日 ?《史記·項羽紀》:“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卑醇慈眨斎找?。(卷三《時日》)
(5)偏房 ?《古今筆記》:“《列女傳》:‘趙衰妻頌曰:“身雖尊貴,不妒偏房?!敝^妾也。”(卷八《家族》)
(6)如夫人 ?《左傳》:“齊侯好內,多內寵,內嬖如夫人者六人?!苯褚喾Q人之妾也。(卷八《家族》)
例(4)中的“即日”與“當日”、例(5)中的“偏房”與“妾”、例(6)中的“如夫人”與“妾”,分別構成同義關系。
有的是指出不同地區(qū)所指稱的同一事物。例如:
(7)催節(jié) ?吳自牧《夢粱錄》:“議親送定之后,遇節(jié)序,以冠花彩段酒果遺送,謂之‘追節(jié)。行聘謂之‘下財禮?!卑矗白饭?jié)”,今江北或謂之“催節(jié)”。(卷一一《婦女》)
(8)老太 ?《金陵雜志》:“已出門之婦人,或年已半百,而傭于人家專司炊爨之事,謂之‘老太。”按現(xiàn)稱南京中年婦人,當曰“太太”。若稱為“老太”,則怒而不應。江北則以“老太”為尊稱,即稱母亦曰“老太”也。(卷一一《婦女》)
例(7)中的“催節(jié)”與“追節(jié)”、例(8)中的“老太”與“太太”,分別構成同義關系。這里的同義關系建立在特定時期不同地域的基礎之上。
(二)源于文獻
在《通俗常言疏證》中,很多同義詞出自詞條所輯錄的文獻內容之中,而且該類中的同義詞大多是并列出現(xiàn)。例如:
(9)飄洋 ?《廣東通志》:“出洋曰‘開洋,亦曰‘飄洋。”(卷五《水火》)
(10)必律八剌 ?《通俗編》:“《元曲選》孫仲章《勘頭巾》?。骸芈砂素荨S掷钚械馈痘谊@記》劇作‘必力不剌。剌音辣。凡火燒物聲,今俗謂之必律八剌。”(卷五《水火》)
(11)老娘 ?《通俗編》:“謂穩(wěn)婆為‘老娘,見《倦游錄》。謂妳婆為‘老娘,見楊誠齋《詩話》。或謂妻為‘老娘,不典?!保ň戆恕都易濉罚?/p>
(12)廚子 ?《夢粱錄》:“廚子謂之‘博士、‘師公。”《通俗編》:“按廚子之別呼,謂之‘司供,《夢粱錄》作‘師公,非?!保ň硪欢读髌贰罚?/p>
(13)骨牌 ?《正字通》:“牙牌,今戲具,謂之‘骨牌?!保ň砣摺稇蛲妗罚?/p>
例(9)中的“飄洋”與“出洋”“開洋”構成同義關系,泛指航運外出。例(10)中的“必律八剌”與“必力不剌”構成同義關系,二者為象聲詞。在例(11)中,“老娘”與“穩(wěn)婆”、老娘”與“妳婆”分別構成兩組同義關系。在《漢語大詞典》中,“老娘”共有6個義項,其中,有3個義項都在該例中有所體現(xiàn)。其一為“收生婆的俗稱”,該義項與“穩(wěn)婆”的其中一個義項構成同義關系;其二為“乳母的別稱”,該義項與“妳婆”義同,二者構成同義關系[6](第8卷,P619)。例(12)征引了兩種文獻:《夢粱錄》和《通俗編》,其中,涉及到三個有關“廚子”的詞語:“博士”“師公”和“司供”。據(jù)《通俗編》所載,“師公”并非指稱“廚子”,“師公”應為“司供”之訛?!稘h語大詞典》“師公”條云:“①廚子。宋吳自牧《夢粱錄·分茶酒店》:‘凡分茶酒肆,賣下酒食品,廚子謂之量酒博士、師公。清袁枚《隨園隨筆·司宮之訛》:‘吳自牧《夢粱錄》:杭人呼廚者曰師公。至今杭人猶然。”[6](第3卷,P717)《漢語大詞典》對“司供”則沒有立目。據(jù)此,我們認為,“廚子”是可以指稱“師公”的,“司供”則有可能為方言;同時,此例中所說的“博士”實際上應是“量酒博士”。在例(13)中,“牙牌”與“骨牌”構成同義關系。在《漢語大詞典》中,“牙牌”共有4個義項,其中,義項3指骨牌,一種賭具[6](第5卷,P278)。
在源于文獻類型中,有兩種情況較為特殊。一種是由于訛誤而形成的同義詞。例如:
(14)王八 ?《合縱記》?。骸袄贤?,老賊頭?!薄镀咝揞惛濉罚骸敖耦喝嗽弧醢耍蛟啤酥?。言其忘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不盡然也?!薄囤胗鄥部肌罚骸八琢R人曰‘王八,《五代史》王建少時無賴,以屠牛、盜驢、販私鹽為業(yè),里人謂之‘賊王八?!保ň硪欢读髌贰罚?/p>
(15)礓礤子 ?《談征》:“寺院階級曰礓礤?!薄蹲謪R補》:“礓礤石,出《大內規(guī)制記》?!薄段淞峙f事》:“諸小經(jīng)紀,有賣礓礤子?!卑错漤逡艚臁m漤遄?,今人多訛為礓蹋子。(卷六《宮室》)
在例(14)中,“忘八”訛為“王八”,二者構成同義關系。在例(15)中,“礓礤子”訛為“礓蹋子”,二者構成同義關系。
還有一種是由于語音變化而形成的同義詞。例如:
(16)頭陀 ?青藤山人《路史》:“頭陀,梵語也,原是‘杜多二字,轉音為‘頭陀。華言‘抖擻也,言三毒之塵,坌于心胸,須振迅而落之也?!保ň硪晃濉夺尩馈罚?/p>
(17)南無 ?《法苑珠林》:“‘南無或作‘南摩,或作‘那謨,又或作‘納慕、‘娜謨、‘那摸。”《通俗編》:“按,《穆天子傳》‘膜拜而受,一言曰‘膜,兩言即‘南無也。”(卷一五《釋道》)
在例(16)中,“頭陀”與“杜多”皆為梵文的譯音,二者構成同義關系。在例(17)中,“南無”與“南摩”“那謨”“納慕”“娜謨”“那摸”皆為梵文的譯音,彼此構成同義關系。
(三)源于通俗用法
在《通俗常言疏證》中,有些同義詞直接來源于作者所處時代的通俗稱謂。例如:
(18)炭雞 ?《豹隱紀談》載數(shù)九諺云:“九九八 十一,家家打炭墼?!薄都本驼隆纷ⅲ骸佰哉撸帜嗤翞橹?,令其堅激也。北方又有糞墼,南方又有炭墼?!卑?,“炭墼”即“炭雞”也。初以為“炭墼”名“炭雞”者,猶獸炭之說也。后知墼音激,讀去聲則音若計,讀平聲則音若雞。俗云“炭雞”,不知當讀“炭墼”為“炭雞”也。(卷五《水火》)
(19)灰撥六禿 ?《通俗編·俚語集對》:“灰勃六禿,泥拌千鰍?!卑础盎也d”,今人多云“灰撥六禿”。(卷五《水火》)
(20)抬轎 ?《游覽志余》:“成衣曰‘戳短槍,抬轎曰‘扱樓兒?!苯袢藙t云“扛樓子”也。(卷一二《流品》)
(21)燒賣 ?《閩雜記》:“饅頭皮薄口開者,為吾鄉(xiāng)之燒賣也。閩人則呼‘開口饅頭,亦曰‘開口繭?!卑?,“燒賣”或呼“燒買”。(卷三六《飲食》)
(22)包兒 ?《燕翼詒謀錄》:“宋仁宗生日,賜群臣包子?!苯袼字^之“包子”或謂之“包兒”。(卷三六《飲食》)
(23)拈頭 ?宋清《博經(jīng)》:“什一而取,謂之乞頭?!卑唇袢酥^之“拈頭”,或云“抽頭”是也。(卷三四《貨財》)
在例(18)中,“炭墼”是“用炭末搗制成的圓柱狀燃料。制法似土墼,故名。”[6](第7卷,P51)它與“炭雞”構成同義關系,其中“炭雞”相對通俗。在例(19)中,“灰撥六禿”指的是顏色呈灰色,與“灰勃六禿”義同,這兩個詞《漢語大詞典》皆未收錄,今常用作“灰不溜丟”“灰不溜秋”。在例(20)中,“抬轎”與“扱樓兒”“扛樓子”義同,其中“扛樓子”更為通俗,上述三個詞語《漢語大詞典》皆未收錄。在例(21)中,據(jù)《閩雜記》記載,“燒賣”即是“開口饅頭”,與“燒買”義同,二者構成同義關系,《漢語大詞典》未收“燒買”。在例(22)中,“包子”與“包兒”構成同義關系,為食品的一種,《漢語大詞典》未收“包兒”。在例(23)中,“拈頭”與“乞頭”“抽頭”構成同義關系,指聚賭抽取頭錢,《漢語大詞典》收錄有“乞頭”和“抽頭”,“拈頭”則未收錄。
(四)源于不同詞目
在《通俗常言疏證》中,有些同義詞源于該書所立的不同詞目,不同詞目間形成同義關系。例如:
(24)岳丈 ?《通俗編》引古事云:“晉樂廣乃衛(wèi)玠妻父。所謂岳丈,或當云樂丈耳?!保ň硎队H戚》)
(25)丈人 ?見上“令岳”。《通俗編》:“妻父見《淵鑒》,婦翁見《后漢書》,外舅見《爾雅》,岳公、丈人俱見《神仙傳》?!峨u肋篇》獨稱妻父曰丈人自柳宗元呼楊詹事為丈人始?!卑?,此說非也。丈人之稱,始于南北朝,非始于唐也??寂崴芍度龂尽贰矮I帝舅車騎將軍董承”注云“古無丈人之名,故謂之舅。”則見南北朝已稱丈人也。(卷十《親戚》)
(26)泰山 ?《釋常談》:“唐開元時,封禪泰山,張說為封禪使,其婿鄭鑒,本九品,驟遷至五品。時人語曰:‘此泰山之力也。因此以妻父為泰山?!保ň硎队H戚》)
例(24)中的“岳丈”、例(25)中的“丈人”和例(26)中的“泰山”,構成同義關系,皆指岳父,其中“丈人”更為常用。這三個詞《漢語大詞典》皆收錄。
(27)丈母 ?《通俗編》:“外姑,見《爾雅》,俗稱丈母?!薄垛⒂X寮雜記》:“柳子厚有祭丈母文?!保ň硎队H戚》)
(28)丈母娘 ?《兒孫?!穭。骸八业奶蛉耍褪钱斀窕噬系恼赡改??!保ň硎队H戚》)
(29)泰水 ?《通俗編》:“泰水,謂丈母也。見《神仙傳》。”(卷十《親戚》)
例(27)中的“丈母”、例(28)中的“丈母娘”、例(29)中的“泰水”,構成同義關系,皆指岳母,其中“丈母娘”更為常用。這三個詞《漢語大詞典》皆收錄。
(30)使女 ?元·楊顯之《秋夜雨》劇:“他是夫人,我是使女。”(卷一一《婦女》)
(31)梅香 ?又,“我那里是他家梅香?!卑?,“梅香”亦使女之稱。(卷一一《婦女》)
例(30)中的“使女”、例(31)中的“梅香”,構成同義關系,同指婢女。這兩個詞《漢語大詞典》皆收錄。
(32)私科子 ?洪容齋《俗考》:“雞雉所乳曰窠,即科也?!蛾套哟呵铩罚骸畾⒖骑粽?,不出三月。蓋言官妓出科,私妓不出科,如乳雉也。”《談征》:“私娼謂之‘私科子?!保ň硪灰弧秼D女》)
(33)半開門 ?《鳳求凰》劇:“如今半開門的女子,倒多似我們。那些嫖客,都走小路了。”《蕩寇志》九五回:“又做了幾年半開門的買賣,結交些不三不四的人?!保ň硪灰弧秼D女》)
例(32)中的“私科子”、例(33)中的“半開門”,構成同義關系,皆指私娼。這兩個詞《漢語大詞典》皆收錄。
(34)青皮 ?施鴻?!堕}雜記》:“地方惡少,游手覓食,訛索詐騙,官法懲之不悛者,稱為‘地輥。吾鄉(xiāng)謂之‘聊蕩,言無聊賴、好游蕩也。亦曰‘濫聊,則尤甚之詞。江南人謂之‘潑皮,亦曰‘賴皮。江西人謂之‘棍子,亦曰‘老表。廣東人謂之‘濫仔,亦曰‘泥腿。蓋皆古人所稱‘破落戶也。閩中上諸府,謂之‘打溜,亦曰‘搭流。下諸府謂之‘闖棍,亦曰‘匪仔。興化人謂之‘狼狗,言兇如狼,賤如狗也。惟福州人謂之‘野仙,亦曰‘田羅漢腳,其義乃不可解?!卑矗徉l(xiāng)曰“苦家”,亦曰“痞賴”。蕪湖等處曰“青皮”,上海曰“流氓”,江西亦曰“赤膊鬼”。(卷一二《流品》)
(35)流氓 ?見上。(卷一二《流品》)
(36)地棍 ?同上。(卷一二《流品》)
例(34)中的“青皮”、例(35)中的“流氓”和例(36)中的“地棍”,構成同義關系,皆指不務正業(yè)、劣跡斑斑的無賴之人。這三個詞《漢語大詞典》皆收錄。
(37)捉刀 ?《世說》:“魏武將見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遠國,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頭。既畢,令間諜問曰:‘魏王何如?使者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苯褚源俗魑恼?,謂之“捉刀”。(卷二九《文事》)
(38)槍手 ?《夢筆生花》載鮑煜《槍手》文,亦謂代人作文者。(卷二九《文事》)
例(37)中的“捉刀”、例(38)中的“槍手”,構成同義關系,皆指“代人作文者”。這兩個詞《漢語大詞典》皆收錄,不過,“捉刀”條未將“代人作文者”單獨立為義項,當補。
三、《通俗常言疏證》同義詞的輯錄特點
《通俗常言疏證》輯錄了為數(shù)眾多的俗語詞,這些俗語詞全部以立目方式進行編排,分布在全書四十卷中。該書以溯源為主的編撰方式,客觀上為我們展現(xiàn)了同義詞的不同來源,同時,這些同義詞在輯錄上還具有以下兩個顯著特點:
(一)以詞條內部為主體
《通俗常言疏證》中所輯錄的同義詞主要來自單一詞條內部,即在文獻記載或作者釋義過程中,將同一事物的不同指稱進行羅列。此書不僅輯錄了大量文獻,同時還搜集了與該詞目相關的諸多俗語詞。這就極大地擴充了該書俗語詞的總量,為俗語詞研究提供了豐富的語料,也為方言詞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在詞條內部出現(xiàn)的同義詞,很多都未被《漢語大詞典》收錄,如例(17)中的“南無”“南摩”“那謨”已收錄,“納慕”“娜謨”“那摸”則未收錄。我們認為,這些具有同義關系的詞應予以增補。
(二)名詞性同義詞占絕大多數(shù)
從詞性上看,《通俗常言疏證》所輯錄的同義詞絕大部數(shù)是名詞性的。這可能跟作者主要是基于民間常見的事物進行考釋有一定關系。此書共分四十卷,其卷目依次是天地、天文、時日、地理、水火、宮室、朝署、家族、交際、親戚、婦女、流品、鬼神、仙佛、釋道、智愚、善惡、獄訟、頭面、身體、言語、心意、貧富、人事、文事、武備、禍福、醫(yī)病、死喪、貨財、服飾、飲食、戲玩、什物、植物、動物。從中不難看出,作者按照語義分類所體現(xiàn)出的名詞化取向。在眾多具有同義關系的詞語中,名詞性俗語詞構成的同義語義場居多,這也體現(xiàn)出作者輯錄詞語的一種傾向,即以名詞性詞語輯錄為主。
四、結語
在《通俗常言疏證》所輯錄的眾多詞語中,以立目為標準、基于同義關系構成的同義詞所占比例很低,相對而言,在立目詞條內部出現(xiàn)的同義詞的比例明顯高于前者。由于同義詞內部的詞義表現(xiàn)方式并不一致,這些同義詞也呈現(xiàn)出不同的類型。如例(19)中的“灰撥六禿”與“灰勃六禿”,它們在詞匯意義、語法功能和語用色彩上具有一致性,屬于完全同義詞。例(28)中的“丈母娘”與例(29)中的“泰水”,二者在詞匯意義和語法功能上一致,而語用色彩有所區(qū)別,前者具有口語色彩,后者則具有書面語色彩,屬于不完全同義詞。例(13)中的“骨牌”和“牙牌”,后者的一個義項與前者形成了對應關系,屬于義項對應同義詞。我們主要是基于詞匯意義和語法功能的考慮,將上述詞語納入同義類聚進行考察。需要指出的是,《通俗常言疏證》中的很多同義詞目前尚未被《漢語大詞典》收入,我們認為,這些詞語自有其獨特的價值,應酌情予以增補,以體現(xiàn)其廣泛收錄的原則。
參考文獻:
[1]袁耀輝.《通俗常言疏證》及其所錄通俗詞語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9.
[2]溫端政,周薦.二十世紀的漢語俗語研究[M].太原:書海出版社,1999.
[3]黃伯榮,廖序東.現(xiàn)代漢語(增訂六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4]葛本儀.現(xiàn)代漢語詞匯學(第3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
[5]孫錦標.通俗常言疏證[M].鄧宗禹標點.北京:中華書局,2000.
[6]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漢語大詞典[Z].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