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廬劇的傳統小戲內,《討學錢》無疑是一部精品,獲得了很多觀眾的支持和喜愛。該劇雖然在人物設計以及情節設計上較為簡單,但其卻獲得了極高的語言成就,存在著極高的語言藝術魅力。究其根本,其語言魅力在于語言的“活”,十分符合當時底層民眾的生活,語言的“土”,很能展示地方文化,語言的“真”,非常符合各人物的身份,下文對上述三點進行分析探究。
關鍵詞:語言藝術;《討學錢》;廬劇
中圖分類號:J61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14-0152-01
一、引言
《討學錢》是一部由二人對話完成的廬劇,講了在年三十的晚上,賀老先生前去陳大娘子家討學錢,結果后者不但拒付學俸,還對賀老先生挖苦嘲弄,而賀老先生針鋒相對對其指責的問題進行一一批駁。該劇雖情節設計以及規模不足,但其當時的觀眾喜愛程度卻很高。經對劇本的研讀可知,促成本劇成功的因素,主要在于其真實,活靈活現的語言藝術魅力,值得我們學習。
二、語言的“活”來自底層民眾
在《討學錢》中,有很多語言都是出于底層社會,是老百姓所認識和熟悉的語言,因此更容易被觀眾所認可和喜愛,并且作者在語言處理上利用了對偶、排比以及比喻等方式,讓人物的語言更加生動活潑,更符合普通觀眾的喜好。當有人敲門時,東家娘子以為有人來送禮,當看到老先生討要學錢時,表情由喜悅瞬間變得不痛快了,此時東家娘子看著老先生表現出那副嫌棄的表情,無需任何對白和臺詞就非常明顯的刻畫出了東家娘子的愛錢、刻薄的人物形象。例如在東家娘子對自己善待賀老先生的過往進行細數時,當提到頓頓葷食時,扮演賀老先生的角色臺詞:“提起你家腥,氣死我老先生。”、留一毫毫魚尾巴,晚上算頓腥。”等等,這里利用了較為夸張的方式來增強了對東家娘子的諷刺力度①。此時東家娘子又提起自己招待先生用上等皮絲煙時,老先生又進行辯駁道:提起你家煙,氣壞我大半天。”、你把我喉嚨熏得像破煙囪!”等等,這些能讓觀眾“喜聞樂見”并且并不低俗的語言,讓人對凄苦斗爭的場面產生詼諧幽默的感受,給觀眾一種忍俊不禁的感受,活靈活現,能讓看者在歡笑后,又能聯系生活,進而產生苦澀和心酸,提升《討學牛勤的深度。
三、語言的“土”展示地方文化
作為一部地方的小戲,該系的一個特點便在于利用本土方言、本土文化來進行唱白和吟唱,非常地道,具備著鄉氣。例如在運用本土方言上,劇中的菱角、老先生、餓、一毫毫、雞蛋、皮絲煙等詞,都利用了江淮地區的方言,方音十分洪亮圓潤,音調又下滑,其中的節奏感十分強,為唱演帶來了很強的韻律性,朗朗上口;在展示本土文化上,例如“今天又是年三十,我要前去催討催討喲!,,等句,從此點可知,當時的江淮大地上有著一個大年三十來討債的風俗,符合當地人民的生活。此外,《討學錢》還對當地和私塾有關的生活進行了展示,以此能展示出賀老先生屬于延請施教私塾先生的身份,由東家進行食宿供給,由東家塾師進行學錢商定的狀況。例如兩人物在辯論中涉及了“提起你家飯、葷、湯、煙”四個內容,展示了賀老先生對個人微薄待遇的不滿,但又顧忌個人顏面和身份,只能對東家娘子的吝嗇進行譏諷。該人物的形象,對當時的私塾先生的尷尬、窘迫狀況進行了反映,該人物的語言如翻東家肉案賒四兩。”表現了東家娘子經常性買東西并不準時付款的狀況,這也潛在反映了該人物對賒賬習以為常,再加之對先生的教學方式不滿,進而更想拖學錢的狀況,透漏著市井小人物的精明與刁鉆,讓觀眾看來真實感更強。
四、語言的“真”符合各人身份
《討學錢》的語言真實性較高,符合在當時特定的環境之下,各人物的真實身份,表現了人物生存的一個真實狀態和處境,最終反映出人物的獨特性格。以賀老先生初上場的一個開場白為例,他講“十年寒窗苦”,“科場落了榜”,這表示該人物是在科考落榜后,不得已的情況下以教書為生。扮演賀老先生的演員出場后,首先要表現一副較為文雅端莊的模樣,例如在唱詞中“巍巍乎欠起身,蕩蕩乎走出門庭……苦只苦我勞先生。”從這段唱詞中可見,該人物雖要前去找東家娘子進行討學俸,心中有悲苦,但他也沒有出口傷人或氣急敗壞。而在和東家娘子有了多次的口角爭辯并被掃地出門后,演員便要展現出該人物無法顧及個人顏面,要像個尋常的農家婦人一般去評理的狀態,例如“東家做事太不仁,不給我學錢反把我推出門。……定要與你把理評!”這些看似和身份、性格不符的唱詞,正好反映了該人物被譏諷后心中的憤慨,斯文掃地,讓小人物的形象活靈活現。
五、結語
《討學錢》作為一部精彩的廬劇小戲,通過精彩的語言藝術和夸張的情緒變化表演出了簡單、詼諧的劇情,幽默的對白和極具韻味的唱腔為臺下觀眾送去了歡樂,演員在表演中要能掌握語言臺詞后隱藏的文化,以此把握角色,利用語言魅力的彰顯,讓表演更具深度,展示《討學錢》的魅力。
注釋:
①孫亞軍.Study on the Language Used in Lu Opera\"TaoXueQian\"%論廬劇《討學錢》的語言藝術魅力[J].皖西學院學報,2019(001):136-139.
作者簡介:陳珊珊,合肥演藝股份有限公司,三級演員,大學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