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開鴻
摘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生活的需求呈現出多元化、多層次的格局。為此,需要進一步做好基層文化建設。文中,主要就對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進行探討,希望促進基層文化建設。
關鍵詞: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文化生活;農村文化
中圖分類號:G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14-0211-01
隨著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的不斷推進,我國農村文化事業得到較快發展。但是,針對形勢的加速發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呈現,基層群眾對文化生活需求出現多層次、多元化的新格局,進一步搞好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利成為我們必須搞好的一頂重要工作,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是農村文化的主要陣地,也是展示地方經濟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的重要窗口,為切實做好這頂工作,我們安宜鎮大膽實踐,努力探索,主動作為,促使全鎮基層文化服務設施得到提升,展現出蓬蓬勃勃的繁榮景象。
安宜鎮地處蘇中里下河地區,由原城鎮、城效鄉、中港鄉、沿河鄉合并而成,人口眾多,工、農、商等行業都很發達,廣大群眾對文化生活的需求既十分迫切,也出現多層次、多樣化的特征,為此,我們在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的發展上狠下功夫,做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努力。
基層文化綜合服務中心突出強調“綜合性”,它集宣傳文化、黨員教育、科學普及、普法教育、體育健身等功能于一體,應達到布局合理、功能齊全、服務規范、保障有力、群眾滿意度高的目標。我們通過這個陣地,用文化凝聚人心、增進認同、化解矛盾、促進和諧,使之成為廣大群眾真正喜愛的精神家園。在這頂工作中,主要著力點有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堅持“面、線、點”齊抓,形成縱橫網絡。
一是‘面”上抓進度。政府主要領導牽頭負總責,宣傳文化干部具體負責,統籌全局抓進度,鎮政府督查辦定期進行檢查督導,責任考核,確保創建工作“零障礙”、“快速度”推進。
二是月線”上抓保障。對照面積、功能、服務“三個標準”,鎮文體站負責協調財政、農經、社區辦等部門,保障基層文化服務中心建設的人力、財力、物力等投入到位,幫助解決創建工作中遇到的重點、難點問題。遇到問題及時會商,拿出解決辦法,確保創建工作得到落實。
三是‘點”上抓創建。各村居一把手具體抓,明確序時進度、目標要求和具體措施,通過實地觀看試點單位:大橋、官溝等創建現場,以點帶面,示范帶動,確保創建工作有序、有力推進。
第二,堅持“建、擴、改”并舉,提升設施檔次。
一是新建一批。目前,我鎮建成的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形式多樣、各具特色,既有羅巷社區2000多平方米的高端大氣,也有官溝村400平方米的精致全面;既有南園社區僑民之家的巧妙融合,也有世紀園社區雛鷹學堂的有機鍥入。形成了陣地新穎、設施齊全、活動豐富的新格局。
二是擴建一批。堅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嚴格按照創建標準實施建設,對白田村、劉堡村等面積不達標的綜合文化服務中心,依托自身資源和實際情況進行擴建,對經濟薄弱村通過多種渠道扶持創建,確保活動面積不減少、舒適環境不打折。
三是改建一批。針對部分村居硬件設施不達標、服務功能缺失等問題,投入一百萬元統一購置圖書、電腦、跑步機等硬件設備,用于改建潘橋村、官溝村、鐵橋社區等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并要求各村居配備1名專職工作人員,確保開展文體活動有載體、有平臺、有人員、有服務。
第三,堅持“鎮、村、社”互動,凝聚發展合力。
一是政府主動作為。舉辦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集中開放儀式,并通過短信、微信平臺、QQ群等宣傳載體,通告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開放情況以及活動開展情況,以“督查+考核”的方式,保證優質全面開放,不斷提升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的服務力度。
二是村居聯手共建。加強村居文化聯誼,唱好村居一臺戲,農村舞臺居民唱,社區活動村民上,在潘橋舉辦冬訓專題文化活動,在羅巷社區舉辦文化進萬家等活動,實現村居文化資源的有機融合,有效擴大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的影響力。
三是社團積極參與。鼓勵社會團體特別是文體志愿者積極參與,攜手共建村居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縣婦聯積極參與羅巷社區婦女兒童之家建設,縣書協積極參與北河社區、鐵橋社區文化活動室建設,以形式多樣的活動增強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的吸引力。
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不僅是一項文化工程,更是一項民生工程。2020年,我鎮將進一步主動探索,抓緊謀劃,超前實施,加大投入,有力推進,嚴格考核,力爭再新建村居綜合文化服務中心14家,80%以上的村居完成創建任務,其中達省級標準的18家,市級標準的19家,同時,以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讓老百姓享受到實實在在的文化成果。
參考文獻:
[1]劉祥男,尹兆怡,楊佳艷,等.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研究[J].中外企業家,2020(05).
[2]陸敏.推進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的建議[M].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