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巴赫《平均律鋼琴曲集(下)》的”,.“作品為例,結合相關文獻著作,立足教學,從創(chuàng)作背景、曲式結構、演奏重難點等方面對作品進行分祈,旨在為音樂愛好者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鋼琴教學;J.S.巴赫;復調音樂
中圖分類號:J61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14-0231-01
一、前言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年)是巴洛克時期德國偉大的作曲家和演奏家,同時也是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其作品對后世音樂影響極大,成為音樂學習必不可少的部分。巴赫的音樂體現出復調音樂多旋律線有機結合形成多聲部音樂的風格。對于學習巴赫的人來說,演奏復調作品除了手指技巧控制方面的困難,理解巴赫作品中嚴密的邏輯和復調多聲部的特點也是學習中的難點。本文通過對BWV884作品進行相關剖析,結合音樂教學,探索巴赫作品在鋼琴教學和演奏中如何得以更好地詮釋。
二、巴赫的《平均律鋼琴曲集》
本文中BWV884號作品取自《平均律鋼琴曲集》。這是巴赫創(chuàng)作巔峰的代表作之一,又被譽為鍵盤樂的“舊約圣經”。這部曲集分為上、下兩卷,共48首作品,每一卷由24首前奏曲與賦格組成,由C大調開始,按照調性發(fā)展將十二種大調和十二種小調依次排列。在《平均律鋼琴曲集》中,每一首作品均由前奏曲與賦格組成,這樣的組合在巴洛克時期的同類型音樂中很常見。前奏曲與賦格在調性和內在思想上形成統(tǒng)一,相互補充和完善。
三、作品版本選擇
《平均律鋼琴曲集》面市版本較多,包括著名的“倫敦手稿”版本、維也納原始出版社的凈版樂譜、美國阿爾弗萊德(Alfred)出版公司版本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教材版本。一些教材帶有補充注解,有助于理解作品,教師可根據學生程度和需求進行選擇。
四、巴洛克時期的鍵盤樂器
在彈奏巴赫作品前,教師應帶領學生了解巴洛克時期的樂器知識,這有助于學生在演奏時理解該時期的音樂風格與音色特點。現在較為主流的觀點認為《平均律鋼琴曲集》的大部分作品是為擊弦鍵琴(clavichord)所作。在現代鋼琴上演奏巴赫的作品時,應該盡量遵循巴洛克時期作品的演奏規(guī)則和風格,符合當時樂器所能體現的音色特征,一些古典或浪漫主義時期的演奏技巧在巴洛克音樂上是不太合適的。
五、演奏的速度和力度
巴赫的平均律作品原始版樂譜較少有明確的速度指示,作品本身的速度范圍是較為靈活的,這在很多鋼琴家的演奏中得以體現。演奏者在學習過程中應結合對作品的理解,根據具體作品的情況和自身手指條件來確定符合曲目藝術風格的速度。
在巴赫的作品中,力度的強弱取決于音樂結構本身,力度變化應在新的旋律色彩開始就體現出來,夸張的力度變化在巴赫的作品演奏中是不恰當的。每個力度標記都應該在下一個標記出現之前保持穩(wěn)定,同時根據樂句間的呼吸進行細微地調整。
六、日姍V884作品分析
正如音樂教育家鮑利斯·貝爾曼所說:“對于巴赫的作品來說,了解內在架構是一項最為重要的工作。”鋼琴演奏者在開始演奏作品之前,應對作品進行仔細地分析,理解所演奏的作品。BWV884作品主要分為前奏曲和賦格兩部分。
1.前奏曲。BWV884的前奏曲為兩段式結構,調性為G大調,速度建議為輕巧的快板,整體風格明亮輕快。第一段為1-16小節(jié),第I小節(jié)至第3小節(jié)為前奏曲的主題。這一部分是巴赫雙持續(xù)音使用的典型例子,即一個音保持持續(xù),另一個音以較短時值的音符不斷反復出現。第二段為第17-48小節(jié)。結尾部分第43-48小節(jié)可被視為第11-16小節(jié)的變化再現(由屬調變?yōu)橹髡{),最終在第48小節(jié)完全終止。前奏曲中的的十六分音符及八分音符可以采用斷奏來進行演奏,以營造出一種輕巧的感覺。要注意斷奏需符合巴洛克時期音樂風格,不能彈得過于短促或彈成跳音,要注意觸鍵的深度和力度,保證旋律的音樂性。
2.賦格。BWV884的賦格部分被視為巴赫成熟時期作品中最凝練的體裁,整體風格輕快靈活。可分為起始部(1-23小節(jié))、中間部(23-65)、再現部(65-72)三部分。有高中低三個聲部,速度建議為不太急速的小快板,第1-5小節(jié)為主題。值得注意的是這首賦格中的小尾聲在轉調上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為旋律進入主題做了鋪墊,引出了第65小節(jié)的主題。這首賦格中十六分音符的演奏速度應略慢于前奏曲的速度,以保持聲音的清晰明亮,演奏時還需注意明確各聲部的主題。
巴赫的音樂來源于生活,蘊含著深刻的哲思和豐富的情感。如何科學地引導學生去學習音樂,是每一個音樂教育者都應該思考的問題。這樣的思考應貫穿音樂學習的始終,這對于教師和學生來說都是受益終生的。
參考文獻:
[1]鮑利斯·貝爾曼,鋼琴大師教學筆記[M].湯蓓華(譯).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2.
[2]郝娃.巴赫復調音樂作品探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9.
作者簡介:郭藝榕(1989-),女,貴州貴陽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