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開放幾十年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企業作為經濟主體享受到了改革開放帶來的豐碩果實。但多年以來,部分企業為了自身發展并獲取更多利益,不惜破壞生態環境,造成很大程度上的環境污染,這樣的發展無疑帶來了慘痛的代價。因此,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進行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本文通過闡述企業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兩者之間的關系,提出企業發展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及問題,來推動實現企業的轉型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共贏。
關鍵詞:企業發展;生態環境保護;共贏
Abstract:For decades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the achievements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have attracted worldwide attention, and enterprises, as economic subjects,have enjoyed the fruit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But for many years, some enterprises, in order to develop themselves and gain more benefits, do not hesitate to destroy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resulting in a large extent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such development undoubtedly brings a painful price.Therefore,it is of great social significance to develop economy on the premise of protect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This paper expound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and puts forward the matters and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process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so as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and the win-wi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Key words:Enterprise development;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Win-win
我們必須要自覺樹立和踐行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在經濟發展中,企業的發展是重點,而生態環境保護則是企業發展的關鍵要點,它是企業發展的基礎和根本。從客觀的角度出發,發展和保護通常是兩個對立面,但兩者也可以實現互利共贏的局面,也就是基于良好的生態環境來刺激生產發展,反之,也可在實現一定階段的發展成果下強化生態環境保護。對于發展和保護要辯證統一地看待。因此,企業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是相輔相成、共同促進的關系,需要樹立正確的發展觀,以綠水青山、環境宜人的發展作為健康的發展。
要清楚地認識到,經濟發展是建立在環境保護的基礎上,而環境保護則是企業應盡的義務和責任,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條件,所以,企業在推動經濟發展中必須要注重環境保護。為實現兩者的共同發展,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并采取了許多調控措施,制定法律法規,從嚴處理不規范的企業生產活動,一定程度上降低了GDP的實際增速,但通過調整企業的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發展模式,力求將企業發展與環境保護融為一體,從長遠看來具有更大的現實意義。
1 企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
1.1 企業發展影響生態環境
在現代化科技水平不斷提高的背景下,社會生產力得到快速發展,使得社會經濟發展的速度也不斷加快,企業因此獲得了大量的財富,同時也在開發資源過程中造成大量的浪費,這一嚴重性的問題亟待解決。在社會發展中,企業作為主力軍,它是以盈利為目的,主要目標在于以不斷提升勞動生產率的手段來促進產量的增加和成本的降低,最終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但當前許多企業了為達目的而忽視生態環境保護,導致出現不良的循環:企業先從自然環境中獲取生產所需的原材料,而后在生產過程中排出大量的廢棄物和污染物,但企業往往在處理污染物和廢棄物這一程序上方法不當或直接忽略,讓廢棄物直接排放到自然環境中,繼而造成環境的嚴重污染。這是一種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方式,對環境因素考慮比較欠缺。而要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企業投入大量的資金和精力來處理污染物,這會明顯降低企業所得利潤。此時,企業發展與環境保護呈現出此消彼長的關系,并隨著經濟利益最大化和生產成本的增加,促使兩者形成相互矛盾的對立關系。
1.2 環境問題制約企業發展
在社會發展到一段階段,環境受到的影響越來越凸顯出來,人們開始積極關注環境問題。目前來看,大多數消費者對企業的環保水平比較重視,更多消費者青睞環保型企業,這是大勢所趨,相應的環保型企業獲得的收入也會更多。那么企業要想實現可持續性的發展,需要以良好的環境為重要前提,這對資源密集型企業和勞動密集型企業均適用。對于資源密集型企業而言,資源獲取是基礎和保障,如果自然環境受到破壞,導致無法獲取大量的資源,那么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生產和發展,甚至難以生存。因此,企業要想實現長遠的生存和發展,必須要以適宜的生態環境為基礎條件,保證有足夠的原材料可供生產。企業發展的終極目標是促使國家繁盛、人民富裕。美好生活的創造不可缺少環境因素,即使擁有更多的錢財也換不來良好的生存環境,人類難以在水土流失、資源缺乏的惡劣環境下生活,必然會將其拋棄。另外,企業發展是基于供、產、銷的良性循環上的,一旦產生環境污染和資源短缺等不利因素,企業發展必將受到嚴重的阻礙,甚至遭受滅頂之災。而造成環境惡劣的根本原因在于企業發展的不充足以及采用了不正確的經濟增長方式。尤其是貧困地區,人們環保意識不強,為了脫貧致富往往會采取野蠻粗暴的方式來破壞資源,不僅無法實現長久的經濟發展,并且會對自然資源與自然環境造成十分嚴重的破壞,更不用談環境保護了。
2 企業發展在生態環境保護上的措施
2.1 兼顧綜合效益
企業生產經營切忌近視效應,不能只看到自身獲得效益,還要兼顧其他方面的綜合利益,比如企業和社會、企業和相關利益者之間的效益。在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前提下,企業應當綜合性地考慮自身的經濟行為是否會對各方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企業作為主要的經濟體,在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企業的環保行為會影響到社會大眾,有利于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贏得消費者的認可,進而促進企業發展。
2.2 增強環保意識
企業需要符合國家出臺的相關環保要求,首先要具備較強的環保意識,從思想上樹立正確的發展觀,才能切實做好環境保護的工作。當前,政府對企業進行監督時,會受到時間、人才等許多因素的制約,不可能對企業的實際生產活動和經濟行為進行時時監督和事事監督。因此,增強企業的環保意識是重中之重。首先,加強企業內部管理者和工作人員的環保教育,提高員工的環保意識,達成共識來推動環保工作。其次,加入親身實踐活動,在實際情境中給員工普及環保知識,增強人們的環保意識,讓大家都盡心盡力地保護生態環境。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重新塑造企業的良好形象,轉向環保型企業發展。
2.3 加大環保投入力度
科學技術為現代社會的發展帶來更多便利,在治理環境污染問題時,也應當巧妙地利用科技手段。企業需要通過加大投入力度,重視技術創新來改善污染問題,建立健全治理污染環境保護的相關制度,賞罰分明,規范自身行為,認真執行國家出臺的環保政策。有關部門不僅要加大打擊力度,嚴厲懲處企業的不法行為,對于違反環境保護規定,或敷衍、排斥環保檢查的企業,善用明察暗訪的方式來了解真實情況,督促企業遵守環保要求。除此之外,企業需要及時更新和改造不符合環保要求的設施設備,借助高科技手段,從根本上解決排放污染物的問題,同時有效提升勞動生產率,切實處理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工業廢棄物,使其達到對環境無污染、無破壞的標準后再排放。
2.4 提倡綠色低碳經濟
當今社會尤其提倡發展綠色低碳經濟,樹立綠色低碳經濟的理念是新時代企業需要適應的基本要求,該理念對人類社會的未來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企業應當通過產業結構調整,構建環保與節能為一體的生產體系,滿足綠色低碳經濟發展的要求。其中,低碳節能技術是關鍵點,企業要以技術更新來實現生產資料利用率的提升,節約能源,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增強社會責任意識,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內容,把環境保護放在第一位,通過引進來和走出去的方式,積極采納和學習其他地區和國家的先進技術,加強企業之間的交流合作,推廣創新、有效的低碳技術,促進全球性的低碳經濟發展。
2.5 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過去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已經不適用當前與未來的經濟發展,要順應時代潮流,企業應當向優質高效的集約型經濟增長方式進行轉變,在得力于國家政策的支持下,企業自身需要不斷提升科學技術的研發能力,達到高水平和高標準。企業在經濟增長方式上的轉變,不僅能夠有效促進企業自身的技術進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有助于產業結構的優化和升級,并且對勞動生產率的提升也大有益處,將有限的能源資源充分利用起來,通過科學處理分解污染物質,減少經濟發展給資源環境帶來的壓力,從根本上減少環境污染,同步達到高效優質的目標。
3 結語
總而言之,企業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要實現共贏,必須要加大投入,把環境因素作為重要的考量因素,增強企業的環保水平和能力,在提升其社會生存能力的同時也不斷提高市場競爭力,從而得到高回報和高效益。踐行節能減排理念,創新科學技術,從根本上來遏制破壞生態環境的狀況,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達到生態環境保護和企業效益的同步實現。
參考文獻
[1]江若琰.企業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問題研究[D].鄭州:鄭州大學,2014.
[2]鄭國柱.淺析企業發展與環境保護[J].經濟師,2018(01): 284+286.
[3]胡明華.淺析企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共贏[J].資源節約與環保,2020(01):33.
[4]李沁璇.水利工程建設對保護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影響分析[J].現代物業(中旬刊),2018(08):267.
收稿日期:2020-05-01
作者簡介:陳曉彤(1992-),女,漢族,大專學歷,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環境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