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穩 王新峰 劉艷霞
摘要:近年來,各地區從多個領域全面開展環境污染治理工作,其成效非常顯著。其中,作為重點防控對象,生活垃圾填埋場受到監督管理機構的高度重視,并將其作為監督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的風險,其次闡述了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防控監管問題,之后探究了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防控監管問題的處理方式,最后研究了生活垃圾填埋場現場環境監管的關鍵點。
關鍵詞: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防控監管問題;處理方式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various regions have carried out comprehensiv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 work from various fields, with remarkable results.Among them,as the key object of air defense, th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rganizations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domestic waste landfill,and regard it as the most important work of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Based on this,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risk of pollution in the domestic waste landfill,then expounds the supervision and control of pollution in the domestic waste landfill,then explores the treatment methods of the supervision and control of pollution in the domestic waste landfill,and finally studies the key points of environmental supervision in the domestic waste landfill.
Key words:Domestic waste;Landfill pollution;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regulatory issues;Treatment methods
在環境風險監督管理中,生活垃圾填埋場始終是重點的監督對象,因此,國家各級環保部門都應對生活垃圾填埋場進行高度關注,積極探究更加科學、高效的環保管理機制,提升其風險防控監督管理的有效性,對各項應急預案進行高效落實,提升應急池的安全容量,有效防止由于防控監督管理不到位而引發的生活垃圾二次污染的現象。
1 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風險分析
1.1 氣體污染風險
在處理生活垃圾的過程中,運用填埋法很容易污染到空氣,其中CO2及CH4等是比較常見污染氣體,這些成分將會嚴重影響附近居民的生產生活,假設處理不當還會增加填埋場附近的氣味,從而增多投訴;除此之外,填埋生活垃圾很容易引發溫室效應,導致附近植物無法充分進行光合作用,進而無法有效保障植物與人類的生活環境。
1.2 滲濾液風險
大量的水分留存于生活垃圾中,這些水分在經過持續的積蓄后,會逐漸滲透到附近土壤層中,從而污染到土壤及水體,嚴重時還會威脅到農作物的生長及附近居民的生產生活。
1.3 地面沉降風險
在處理生活垃圾的過程中,運用填埋法,假設填埋深度不足或壓縮不均勻,則會對填埋場位置的地面穩定性造成影響,甚至會引起地面沉降,從而不同程度地破壞填埋場頂部的覆蓋層、填埋場底部防滲層,大幅度增加泄露,危及附近環境。
2 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防控監管問題闡述
2.1 基礎設施建設缺少完善性
以重慶某生活垃圾填埋場為例,其內部設置的永久截洪溝及臨時截洪溝分別為1條和3條,作用是排放3面山體雨水到場外。然而,3條臨時截洪溝設計缺乏合理性,2條臨時截洪溝與填埋庫區外未接通,垃圾已填實1條臨時截洪溝最低標高的排水端。此種情況使得填埋庫區具體匯水面積遠遠大于設計匯水面積。與此同時,只使用黏土覆蓋垃圾填埋場區已填埋區,這樣很容易導致匯集的雨水滲到垃圾堆體中,形成滲濾液。尤其是遇到強降雨時,大量的滲濾液會留存于垃圾填埋場中,遠遠超出了調節池的收集能力,導致未經處理的調節池滲濾液直接溢至外環境中。
2.2 未明確劃分監管機構的責任權利
正因為未明確劃分監管機構的責任權利,而導致監督管理工作不能得到切實落實,所以,需要積極構建聯動工作體制,充分發揮出各個部門(環衛、環保、城管)的積極作用,提升其凝聚力,順利實施監督管理工作。此外,還需建立健全公眾監督機制,運用群眾力量,提升監管水平,避免生活垃圾填埋場出現污染的現象,有效保護環境。
2.3 監督管理存在盲區
因為監督管理存在盲區,所以不能充分發揮出監督管理的作用。這就需要加強基礎投入力度,對監管責任區進行細化,配置充裕的資源,全方位掌控,切實落實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防控監管工作。
3 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防控監管問題的處理方式探究
3.1 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⑴整形各填埋區表面,臨時封場時需覆蓋1.0mm厚的HDPE膜,同時對3%的排水坡度進行設置。⑵將雨水導排明溝修建在垃圾堆體與山體交界處,將1.0mm厚的HDPE膜鋪設在明溝內,將袋裝沙土壓膜防止在溝底及溝斜坡邊,避免地下水引起凸膜;與此同時,科學的焊接明溝覆膜與邊坡原有場底防滲膜,保障明溝能夠排放雨水到外環境。⑶為連接導氣石籠實施滲濾液導排,在垃圾堆體表面開挖縱橫導排盲溝,縱橫導排盲溝尺寸為0.5m×0.5m。
3.2 增強汛期的監管力度
在汛期,很容易出現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問題,且污染程度非常大,所以需要加強汛期的監管力度。在汛期來臨前,相關環保部門須開展生活垃圾填埋場的檢查工作,及時發現其中的問題,如積存的大量滲濾液未得到及時處理問題、環境安全隱患等。假設突然出現強降雨及洪澇災害,則可能會污染到環境。所以,相關部門及機構必須要強化整改力度,科學、有效地排查環境風險防控問題,合理整改及優化問題,確保填埋場滲濾液處理系統的高效運轉,與此同時對應急處理預案進行制定且落實,保障度汛安全。此外,詳細、周密的梳理和分析排查工作中發現產生安全隱患的原因,擬定完整的整改方案,制定詳細的解決措施,切實做到問題的整改。汛期填埋場想要安全度汛,須與實情相結合,擬定安全工作方案,第一時間排查雨水導排溝、滲濾液收集、處理系統運行情況,實時監控其工作,保障雨季能夠正常操作及安全運行。此外,還應做好堆體滑坡、滲濾液外泄等問題的應急準備工作,以便能高效應對突發的環境污染事故。
3.3 全面提升監管水平
對各個部門的責任及權利進行明確,積極借鑒新的科技方式,確保監管建設能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將生活垃圾填埋場的運行效率提升。此外,有效融合現場監管及非現場監管方式,以提升生活垃圾填埋場的監管水平,不斷更新及創新監督管理手段,有效融合日常檢查及節假日檢查的方式,提升生活垃圾填埋場監管的有效性,進而提升其監管水平,避免引起各類污染現象,為人們的生存環境提供更好的保障。
4 生活垃圾填埋場現場環境監管關鍵點研究
4.1 廢氣排放環境監管關鍵點
生活垃圾填埋場廢棄排放的形式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有組織排放,另一種是無組織排放。通過集中收集管道的設置或在達到一定濃度的前提下實施綜合利用后排放,即有組織排放。有組織排放對生活垃圾填埋量、填埋時間的監控非常重視,與此同時,還能有效實施填埋氣體的日常監測工作,保障統一收集、利用。除此之外,還需檢查場內綠化措施,檢查道路清掃除臭、灑水的情況,對所有垃圾運輸車輛的密閉情況進行排查,確保垃圾運輸、填埋處理過程不會影響到環境。
4.2 廢水排放環境監管關鍵點
為保障不混排,須對雨污分流措施執行情況進行檢查;為保障管道不出現滴漏及堵塞問題,須對廢水收集、輸送管道的實際情況進行排查;須定期排查污水調節池防滲漏情況;除此之外,還要確保所有廢水都進入污水處理站,進而保障站內各處理構筑物間良好的防滲情況。對排污口的化學需氧量進行在線監測及定期檢查,檢查的具體指標有:總磷、總氮、重金屬等,確保污染物排放符合相應的標準及要求。
4.3 生態環境監管關鍵點
對選址的合理性進行檢查,并對生活垃圾填埋場的環保措施執行情況進行檢查,以保障當地重點保護物種,通過全方位的監測及檢查,確保各項生態保護措施的切實落實。
4.4 固廢環境監管關鍵點
對入場垃圾是否已經實施了分單元填埋處理、分區填埋處理情況進行檢查,檢查一些填有工業固廢、飛灰等的填埋場是否進行單獨分區填埋的情況,以有效實施源頭的污染防控工作。
5 結束語
總之,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促使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監管工作有效開展,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成就。根據目前的監管情況可知,污染得到了有效的防范,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的問題,亟須優化及完善。因此,在具體實踐工作中,必須強化汛期的監督管理力度,全面提升監管水平,詳細分析及研究生活垃圾填埋場現場環境監管要點,從而高效落實各項監督管理工作。
參考文獻
[1]東天,王聞燁,徐成斌,等.沈陽市垃圾填埋場周邊水環境污染狀況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4(9):2698-2700.
[2]張杰,李杭芬,趙由才,等.垃圾填埋場蒼蠅和惡臭污染控制技術研究進展[J].環境污染與防治,2016(1):69-75+110.
[3]蔣敏敏,李海翔.垃圾填埋場惡臭污染與防治研究進展[J].廣東化工,2016(6):112-113.
[4]崔彤,李金香,楊妍研,等.北京市生活垃圾填埋場氨排放特征研究[J].環境科學,2016,037(011):4110-4116.
[5]李琳,丁文杰,薛松,等.城市垃圾填埋場覆膜內的甲烷及惡臭物質特征研究[J].環境工程,2016(34):132.
[6]劉增超,何連生,董軍,等.簡易垃圾填埋場地下水污染風險評價[J].環境科學研究,2012,25(7):833-839.
[7]解會存,金志.垃圾填埋場滲漏對地下水污染的預測與評價[J].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6,26(3):56-59.
收稿日期:2020-05-10
作者簡介:喬穩(1976-),男,漢族,大學本科,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環境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