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陳洋
日本動畫產業正在積極調整,以適應新的發展需要。據日本雅虎新聞網報道,位于東京都內的一家動畫制作公司負責人表示,疫情之后,制作動畫片的時間比以前多了兩倍以上。由于動畫制作時間增加,整體工作效率受到影響,日本動畫公司在每一部動畫制作過程中的成本也相應增加。為了應對行業整體的不景氣,日本各動畫公司正積極尋求解決之道。
首先是擴大動畫播放渠道。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導致人們不得不減少外出,通過網絡觀看動畫頻率增加,在此背景下,日本動畫企業有意借助網絡擴大影響力。比如,日本手塚公司就將動畫片《怪醫黑杰克》發布到了網上。據《日本經濟新聞》7日報道,東映動畫、講談社等已經開始在YouTube平臺上開設官方賬號,將各自的動畫片發布在網上。東映動畫、講談社等還準備將半年內在電視上播放過的動畫片也發布在網絡上,并研究添加字幕以滿足海外觀眾的需要。到2022年,包括東映動畫、講談社在內的30家企業將開設300個頻道,播放次數每月將達到3億次。
其次是進一步推進動畫制作的數字化。日本動畫產業記者數土直志在稍早前的一篇專欄文章中稱,在很長一段時期內,日本的動畫制作數字化都被認為落后于其他國家。因為很多動畫從業者對數碼產品有抵觸情緒。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CG制作正在發揮優勢,且適用于遠程辦公。實際上,日本動畫協會近年來也一直鼓勵各動畫公司加強數字化,但效果有限。有日媒預測,經歷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后,預計日本動畫公司數字化將進一步深化。
最后是繼續深耕中國市場。最近幾年,日本動畫產業愈發依賴中國。一方面,中國動畫企業能夠提供比日本更加優厚的待遇,對很多日本動畫從業者有著不小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中國擁有巨大市場,且對于原創版權越來越重視,使得很多日本動畫作品能夠在中國視頻網站上播放,并獲得高額版權費與廣告酬勞。預計,“后疫情時代”的日本動畫行業,還將繼續強化對中國市場的耕耘。▲
環球時報2020-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