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高職院校的發展擴招,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越來越呈現出高就業率、高流動率,就業質量不高的特點。在這種形勢下,高職院校專科生職業生涯規劃課尤其重要。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是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制定目標,幫助就業以及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統觀當前高職院校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教學現狀,為提升高職院校職業生涯規劃課教學實效,必須結合學校特點,制定校本課程,提升教師教學技能和學校引起足夠重視出發。
關鍵詞:職業院校;職業規劃;實效性
一、高職院校專科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的重要性
近年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規模不斷壯大,高職院校的畢業生也日益增加。高職院校具有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的雙重任務,是為了培養具有真實水平的高技能人才。而縱觀近年來高職院校學生發展現狀,很多畢業生深感就業壓力巨大,尤其是在學歷這一門檻上就被很多用人單位拒之門外。因此,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尤其重要么。
(一)幫助學生認識自我,確立職業目標
大學生正處于職業生涯規劃的探索階段,在這個階段,他們對自我認知非常模糊。“忙、盲、茫”是很多當前大專學生的現狀。忙于參加各種社團,忙于找兼職;盲目選擇社團,盲目參加各種活動;對專業迷茫,對未來就業迷茫。職業生涯規劃最首要的是幫助學生進行自我認知。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對于剛踏進校門的學生來說就是“敲門磚”。幫助他們具體了解自我興趣、性格、能力和價值觀,幫助他們了解自己的專業以及未來的工作世界,從而確立未來的職業目標。
(二)引導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幫助學生就業
高職院校的學生大多都是以就業為導向,只知道以后畢業了會從事與專業相關的工作。沒有去深度的了解自我的興趣、性格、能力和價值觀與專業對應的職業是否相相匹配。職業生涯規劃課一般是在新生入校第一學期開設,旨在通過入學教育、專業教育和職業生涯規劃等幫注新生盡快熟悉大學生活,了解所學專業,了解未來的就業環境,盡早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幫助學生就業。
(三)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
2003年4月,教育部提出“加強畢業生就業指導,將就業指導課作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并納入日常教學”的要求,由此可見,職業生涯規劃課也是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種形式。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階級、政黨、社會群體遵循人們思想品德形成發展規律,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對其成員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他們形成符合一定社會、階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1]思想政治教育要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職業規劃課結合學生對未來的目標,有針對性的讓學生在了解自己的職業價值觀和職業倫理道德,從而進行人生規劃,將思想正椎教育工作滲透到學生中去。
二、高職院校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的現狀
經了解,大多數高職院校都是把職業生涯規劃課作為公共基礎課,在新生入學第一學期就開設,負責上課的教師是由學校就業指導中心人員和輔導員擔任。一般該課程是由就業指導中心負責,成立專門的“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教研室,也有的職業院校該課程是具體到各二級學院自己管理,由各二級學院的輔導員擔任教師。這樣總體就會出現一些問題。
1.學生重視程度不夠。新生入學開設該課程,大部分同學認為很有必要,尤其是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在認識自我的基礎上認識職業,盡早的進行職業規劃,對未來發展很有益。但是受職業教育影響,學生專業就業指向性明顯,認為未來就業方向已定,再學職業生涯規劃課毫無意義。尤其是針對職業院校中定向培養的學生來說,未來職業已定,再學習職業規劃課就毫無意義。
2.教學質量不高,教學效果難以保證。沒有設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教研室的高職院校,該門課程就沒有課程負責人,沒有集體備課,沒有統一的要求。該門課程大多數是以理論教學為主,而當代大學生更喜歡課堂互動和實踐性教學,因此,課堂教學效果難以保證。
3.教師教學水平不高。大多數高職院校該門課程的老師都是由輔導員或做就業工作的老師擔任,而這些老師基本都是青年教師,教齡少,而且基本都是初級職稱或中級職稱,教師隊伍教學能力普遍不高。
三、高職院校提高職業生涯規劃課教學實效性的建議
職業規劃課程的教學效果會影響到高職院校職業指導工作的開展,影響到學生職業能力的提升、學生的就業的穩定性和影響到社會對學校培養出的人才是否符合他們需求的判斷,對高職院校的發展影響深遠。要提升該課程的教學實效,本文提出以下建議。
1.切合高職院校的特點,制定校本課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是國家規定開設的課程,課程的教學要求都有明細規定。高職院校的職業規劃課程可以貼合職業院校學生專業的特點,有明確的職業定向性。因此可以在該課程中適應采取相互適應取向,“該取向將課程實施看作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是一個有課程改革設計者和執行者共同對課程調適的過程。”[2]結合學生特點,制定高職院校的校本課程,學生容易接受,教學也容易實施。
2.提高教師教學技能。提高教師教學技能是提升職業生涯規劃課教學實效的關鍵。從另一個角度看,輔導員是非常了解學生的,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尤其是對自己所帶的學生。如果相對提升輔導員作為教師身份的教學技能,再代入到職業規劃課教師的身份,結合學生特點的教學,必然事半功倍。
3.學校全員引起重視。一般高職院校都重視學生的專業課,對于公共基礎課重視不夠。職業發展規劃課的課程性質是公共基礎課程,課程結束也不需要考試,是考查的形式。但是職業發展規劃關乎學生一生的發展,其中,重要的包括大學階段的規劃。如果能很好的引導學生對自己的職業盡早規劃,對其大學的專業學習都有裨益。所以,如果從學校領導、教師、學生都足夠重視,領導重視,加強課程資源保障及聽課制度,教師培訓保障、學生珍惜課程,才能使得這門課程真正發揮了作用。
參考文獻:
[1]仵林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研宄[D].南京:南京理工大學,2005,1-61.
[2]張國瑞.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問題研宄[D].山東:山東大學,2006,1-40.
作者簡介:徐惠(1988.04-),女,漢族,安徽合肥,助教,碩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合肥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研究方向青年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