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善 王冠
摘要:科技創新政策對于促進國家科技創新發展,推動國民經濟發展有著重要作用。本文從科技創新環境、中央與地方之間的利益博弈、科技創新政策制定主體等三個方面分析了科技創新政策沖突的形成原因,并提出了及時清理與更新科技創新政策、、明確中央與地方科創管理職能、完善科技創新政策協調機制等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科技創新;政策沖突;利益博弈
1引言
在新的發展時期里,我國逐漸意識到科技創新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性,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方針,其中的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效果是顯而易見的。但在這些科技創新政策所獲得的成果背后,我國中央及地方政府在制定、監督和執行這些政策時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如科技創新政策的沖突問題,這包括了中央與地方政府之間政策的沖突、同層級政策之間的沖突等等[1]。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而科技創新則是提升生產力的重要手段,基于此,本文就科技創新政策沖突的形成原因進行了分析。
2科技創新政策沖突的形成原因
2.1科技創新環境多樣化與復雜化
科技創新政策是在一個多樣化與復雜化的環境中制定的,多樣化的環境指的是當前的科技創新兼容并包,其瞄準的是國內外的先進科技,而科技創新政策的內容也是基于此而制定和實施的,這些最終形成了一個多角度和多層次的科技創新政策體系。同時,科技創新政策的目標重實踐而輕理論,當理論難以為實踐提供指導作用時,各個層次科技創新的發展就會存在不協調性。由此可以發現,在多樣化與復雜化的環境中制定的政策,很難完全兼顧到各層次和各領域的科技創新發展,如果想要完全兼顧,就可能出現政策沖突的情況。
2.2中央與地方之間存在利益博弈
在以往的各種政策制定與實施中,中央政策與地方政策之間存在沖突的情況時有發生,而科技創新政策的沖突亦是如此,究其原因是中央與地方之間存在利益博弈。從中央政府方面來說,中央制定的政策更注重長遠發展,在政策實施后穩步推進,因此對于短期效益重視程度相對較低。從地方政府方面來說,官員們在任時間一般為五年,大部分都會著眼于政策的短期發展,以充實自己的政績,不會行“前人栽樹,后人乘涼”之事[2]。兩者政策目標與利益取向均有所差別,最終制定的科技創新政策也就可能南轅北轍。
2.3科技創新政策制定主體比較多
科技創新政策包括了科技創新資金分配、人才培養、機構建設、稅收優惠、科創成果轉化等多個方面,而這些內容會涉及到財務部、教育部、商務部、中科院等多個部門,因此在科技創新政策制定時需要對這些部門的情況加以考量,其政策制定難度可想而知,出于平衡多方利益的考量制定出的政策互相沖突也就不難理解[3]。此外,科技創新政策的制定與執行部門也是有所不同的,如果政策實施成本大于收益,執行部門可能就會互相推諉,導致政策沖突。
3科技創新政策沖突的解決對策
3.1及時清理與更新科技創新政策
在多樣復雜的政策制定環境中,存在著諸多因為科技發展而失去適應性的科技創新政策,這些政策的存在不僅加大了政策實施成本,還會對新發布的政策實施造成阻礙。要解決這個問題,相關部門應當及時清理與修訂科技創新政策。首先,要定期對過往發布的科技創新政策進行研讀,并對其中不合理的條款予以修訂或者廢止。其次,中央各個部門可以對地方政府的科技創新政策制定與實施情況進行審查,對于地方政策存在沖突之處,要督促相關部門限期整改,或者處于廢止。
3.2明確中央與地方科創管理職能
中央與地方之間在科技創新政策中存在沖突的問題,源于兩者利益目標的相左,而要想政策能夠因地制宜地實施,中央又不得不放寬政策制定權力。因此,想要改變這種現狀并非是收回權力,而應當明確中央與地方的科技創新管理職能。從地方政府的政策制定與實施目的上來看,其政績考核指標為科技創新成果,如果能將指標改為科技創新的執行力度、資金使用效率、政策成果等綜合考核指標,就可以有效提高政府對科技創新政策的執行力度。
3.3完善科技創新政策協調機制
科技創新政策要想得到有效的實施,就需要協調好各方的利益,這就需要完善科技創新政策協調機制。在制定政策的過程中,一方面,各個部門之間應該加強溝通和綜合協調,并對所制定的政策進行理論論證和試點等實踐工作,力求降低各政策之間的沖突。另一方面,要加強對各個政策制定主體的約束力,比如刻印引入第三方來對政策進行一致性評估,并對通過評估的政策實施進行監督,為最終制定的政策得到有效實施提供保障。
4結論
科技創新政策為我國的科技創新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但當前的科技發展速度可以說是日新月異,而科技發展環境和模式也隨之改變中,這就會導致一些原本具有時效性的科技創新政策喪失其本來作用,還可能與新的科技創新政策出現沖突。此外,中央與地方政府之間的利益博弈以及科技創新政策制定主體多元化等問題亦是科技創新政策沖突的形成原因,找出這些原因并思考對應的解決之道,對于改善沖突問題、推動科技創新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孔凡義,楊小龍.科技創新政策沖突與統籌路徑研究[J].沿海企業與科技,2018(6):9-13.
[2]溫正胞.我國高校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的價值沖突與協調[J].教育發展研究,2019,39(Z1):14-22.
[3]賀德方.對構建科技創新政策體系的幾點思考[J].智庫理論與實踐,2016(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