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濤
“三重一大”,即重大問題決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項目投資、大額資金使用。在國有企業中抓好“三重一大”決策制度的落地工作,就能有效解決“事怎么定,錢怎么花、人怎么用”等核心問題。面對國有企業發展的新形勢、新問題和新任務,只有切合自身實際從嚴要求、從實發力,才能助推企業在激烈的市場角逐中闖關奪隘,實現高質量發展。
一、聚焦問題,立足實際查找不足
“三重一大”決策制度由來已久,并且在國有企業經營管理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但在執行過程中,依然呈現出一些普遍性問題。
1.決策種類繁多。盲目決策、隨意決策的現象比較突出,不分輕重緩急、大事小事一起上會研究,沒有準確界定“重”和“大”的范疇。
2.決策質量不高。部分人員在發表意見時“模棱兩可”,以及對于議題未進行充分準備、醞釀和認真研究,不能積極建言獻言,沒有實現預期的會議效果。還有部分基層單位,在會議組織方面缺乏科學性,臨時動議、隨意組織等現象比較突出,沒有嚴格按照會議程序開展決策。
3.會議定位不準。部分基層單位在執行的過程中,僅僅把“三重一大”決策作為綜合會議中的一個議題,或者在其他會議中穿插“三重一大”決策事項,影響了決策的嚴肅性。
4.大局觀念不強。部分成員只著眼自己分管的工作,不能站在企業發展大局上謀劃,在決策的過程中不能充分發表自己意見,或者對本來不認同的觀點不及時提出反對意見,認為提出反對意見就會得罪人、傷和氣、礙面子,導致對部分意見“會上不說會后說”“當面不說背后說”“明著不說暗地說”。
二、遵循原則,編織立體保障之網
在健全“三重一大”決策制度的過程中,既要結合實際,更要遵循原則,形成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建立健全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確保“三重一大”制度有效落實。
1.強化機制保障。以民主集中制為根本原則,建立和完善“三重一大”決策機制。一是通過加強學習和宣貫,不斷增強“三重一大”集體決策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二是強化監督機制,加大監督力度。三是加強執行力度,建立考核機制。四是規范管理行為,建立追責機制。
2.強化組織保障。成立以黨委書記、董事長和總經理為組長,其他班子成員為副組長,總部職能部門負責人和所屬單位班子成員為組員的“三重一大”決策制度落實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各自職責,為全面落實“三重一大”決策制度高質量、高效率開展提供組織保障。
3.強化制度保障。在決策制度執行過程中,注重收集不適用集體決策的事項內容、不符合審批流程的相關要求,適時修改完善,確保制度的實用性和適用性。此外,制定完善切實可行的配套制度,作為保證“三重一大”決策事項制度化、規范化的重要支撐。
4.強化紀律保障。用強大的紀律性作為約束,避免出現跑冒滴漏、跑風漏氣等現象。一是要抓好思想教育,挺嚴紀律意識。二是要做好日常監督。三是要留存完整記錄。四是加大考核和責任追究力度。
三、對癥下藥,邊行邊改力求實效
“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在實踐過程中應該跟企業的實際情況緊密結合起來,體現企業“特性”。在執行的過程中邊查邊改,咬住問題精準發力。
1.壓實責任。通過中心組學習、日常教育提醒等方式,加大對相關責任人的提醒教育。領導班子成員要主動擔責,黨委書記要當好帶班子管隊伍的“班長”,帶頭執行“三重一大”決策制度。紀委書記要做好“監督員”,把“四種形態”中的第一種形態跟落實“三重一大”決策制度緊密結合起來,切實發揮紀委監督職能。主管領導要善于聽取各方面的意見,集思廣益,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杜絕“家長制”和“一言堂”;班子其他成員要準確定位,積極建言獻策,把意見擺在桌面,把想法說在臺面,把問題解決在當面。
2.健全制度。制定貫徹落實“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實施細則,明確重大決策事項、重要人事任免事項、重大項目安排事項和大額資金運作事項。結合實際,健全完善黨組織前置研究重大經營管理事項的實施辦法。明確黨委會、董事會、總經理辦公會在“三重一大”事項決策工作上的分工。細化具體程序和操作流程,明確“三重一大”決策范圍、決策形式、決策規則及決策執行、決策監督、責任追究等。
3.加強宣貫。抓實“三重一大”決策制度落地工作,充分利用班子成員到基層開展聯系點工作、責任部門指導檢查、督查考核的契機,把“三重一大”決策制度的宣貫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落實。要求基層單位利用理論學習、工作例會開展自主學習,做到全員參與,全面覆蓋,使“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入腦入心入行,實現落地生根。
4.權力清單化。總部業務部門根據實際刪繁就簡,對“重”和“大”作出一個明確的、可衡量的具體界定,形成各業務部門“三重一大”決策事項清單,各部門嚴格按照清單內容提供決策議題和附件,確保重大事項的集體決策必須走在執行的前列,讓不屬于重大范圍的決策不再上會研究。進一步實現權力下放,把《清單》作為提交議題的“備忘錄”,《清單》之外的決策權交給各業務部門、基層各單位,實現權責對等。
5.監督執行。在企業所屬各單位設立“黨建監督員”和“紀檢監察員”,參與決策監督。通過黨委巡察、專項審計、財務檢查、安全質量督察等形式充分發揮總部業務部門的監督職責。探索建立定期報告制度,要求下屬基層單位定期匯報本單位開展“三重一大”決策制度的具體情況,以供企業黨委及時了解執行情況、及時修改完善。將“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執行情況納入述職述廉、民主生活會、年底績效考核、職工代表大會的重要內容,通過硬性約束督促執行,并自覺接受職工群眾的監督。
6.問責追責。對于不抓落實、抓不好落實的責任人,通過加強教育、約談提醒的方式督促落實。對于領導干部在重大事項上造成決策失誤的,結合“三個區分開來”的要求,既減少領導干部思想包袱,又要對主觀故意、個人腐敗等“私錯”加大追責力度。
抓好“三重一大”決策制度的落地工作,是國有企業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也是推動企業實現穩健發展的必然選擇。“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在落實執行的過程中,雖然因企業自身實際情況不同而各有特點,對重”和“大”也存在著不同的界定,在實現方式上更要兼顧質量和效率,但是萬變不離其宗,要堅決把集體決策、嚴謹程序、嚴格落實等紅線底線畫出來,彰顯出制度的生命力和活力,有效融入企業管理,并將此作為企業全面工作中的“主線譜”,為扎實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