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了很多年棋手,我深知要想在棋局對弈當中有上佳表現,最重要的就是要懂棋理、按照棋理的邏輯思考行棋。
以國際象棋為例,開局講究盡快出子、搶占中心,還要特別注意王的安全,切忌因為追逐局部的暫時微小利益而草率出動兵力,要協同作戰不能單打獨斗,子力之間的配合很重要;再比如說圍棋,當老師教授初學者接觸圍棋的時候,除了講解基本的規則走法,一定會提及《圍棋經》—這是一本總結圍棋棋理的書,當時編寫這本書的古人們一定沒有想到千余年之后,他們總結歸納的棋理仍然受到現代人的推崇。
下棋講究棋理,正如“博弈”曾經就是棋的代名詞。下棋還要講策略,需要棋手在符合棋理的前提下積極謀劃運籌帷幄,與對手進行較量。
很多業余愛好者經常感嘆,為什么自己在鉆研棋藝知識理論方面下的功夫并不少,但是真正到比賽實戰對局的時候,卻總能感受到自己與專業選手之間的差距?其實,專業棋手與業余棋手之間的差距就在對棋理的理解和應用上,業余棋手下棋時更多憑借的是興趣和熱情,而缺少專業棋手的堅定自律和把棋理自然而言消化溶解在棋局行動當中的能力。
我下了很多年棋之后,有那么幾年認為自己的生活已經達到人棋合一的狀態,對于棋理的領悟,自然不會太差。不過,當遇到從另一個角度解讀棋局,從另一個視角總結棋理、創新發展棋理的人之后,我才發現,原來對于棋理的理解不僅僅可以從棋藝技術的角度思考,還能以棋喻世,將棋局棋理中的精華應用在生活當中。
令我改變觀點的是一名企業家,他將國際象棋與中國象棋兩者進行了創造性的嫁接,把最能代表中國象棋靈性的棋子——炮嵌入到世界范圍內最流行的智力運動項目國際象棋中,還精煉總結出了若干理念。并且,這位企業家還將不同棋種背后的文化背景特點進行深入的分析考量,將中國象棋里的炮和國際象棋結合在一起的做法絕對稱得上是中西方文化精華的創新體現,畫龍點睛的一筆。
雖說這種棋的下法還有待時日進一步接受考驗,但是從企業文化建設和市場營銷的角度,這位企業家無疑已經把棋理的價值和作用發揮到相當高的水準。當小小棋盤上發生的故事與棋局背后的地域歷史文化相關聯,當棋局理念與企業文化建設緊密連接之后,不僅市場和廣大消費者的眼球被牢牢吸引,相關領導也對這種棋理促進企業文化建設發展的做法大為贊賞。記得有一次在央視年度經濟人物評選活動中,記者要求我以特約嘉賓的身份評價這位企業家的棋藝水平,我想都沒想便以玩笑的口吻說道:“我只會下棋,他會說棋,他比我懂棋。”聞言,眾人會心大笑。
棋理,可以從多角度理解。琢磨透了其中的門道,完全可以將棋局當中的精華拓展到棋局之外的其他領域,讓棋理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小棋局,大世界。
謝軍首都體育學院副院長、中國首位女子國際象棋世界冠軍、教育學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