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宇 王伊冬 張艷紅


摘? ?要:目前我國的橋梁建設已達到國際一流水平,但在美學設計階段仍存在不夠完善等問題。通過研究橋梁美學設計與環境協調的含義,進而了解大眾口中的景觀之美。橋梁之美貫穿于結構、環境、人文。橋梁自身的美是一種近觀顯巧之美,橋梁建設中使美學設計與周圍環境有效結合,結構、環境、人文三位一體。達到使用及美觀的雙重要求。
關鍵詞:橋梁美學? 環境協調? 景觀橋梁? 三位一體
中圖分類號:U442.5?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20)06(b)-0151-02
1? 橋梁美學與環境協調
1.1 橋梁美學設計
橋梁美學設計是橋梁即能達到有關安全使用設計規范要求,又能達到美學設計特點的雙重結合。橋梁施工技術是土木工程技術領域的內容,滿足安全、舒適的要求;但是,美學屬哲學范疇,傳統的美學又對藝術的要求具有局限性,往往缺乏對生活和美的探究。
1.2 與環境因素協調的美
在進行橋梁設計中,就要對周邊的環境進行查看,做到與環境協調,做到“橋梁裝飾與環境協調”“附屬結構與橋梁以及環境協調”“在色彩上與環境協調”的審美元素,以確保橋梁的設計可以滿足人們的某些需求,從美學感官,到與景觀協調,讓橋梁成為一座藝術品。除了滿足安全、舒適的最低要求外,要滿足美觀和有利于環保。主橋、引橋,主體和裝飾,橋梁與周圍的環境之間的和諧配合,就是為了達到“和諧之美”,這里的周圍環境包括人文、地理、風景環境。
2? 與環境融合的景觀橋梁
(1)蘭卡威天空之橋位于馬來西亞,這座橋是位于兩個陡峭的峽谷,道路和橋梁的設置不是直的,像彩虹一樣,橋梁下方的萬丈懸崖導致橋上經常煙霧繚繞,有一種處于天空上的感覺,也因此有著“天空之橋”的稱號,完全與自然環境相協調,是無與倫比的美麗,就像一個仙境(見圖1)。
(2)莫斯塔爾古橋的風格非常優美典雅,山青水綠,鳥語花香,周圍的自然風光為其增添了不少色彩,會讓人有一種活力感,為了更好的保護莫斯塔爾古橋,還將其列入到了世界文化遺產之中(見圖2)。
(3)廣西風雨橋,位于廣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縣潯江河上,下部結構是下承拱鋼筋混凝土月牙形,上部結構是具有侗族特色木構建筑,此橋集技藝精華于一體,全橋長368m,有7個橋亭,其長度和規模均為世界之最,寬16m,最高處為18m,堪稱世界第一風雨橋。這座奇特精巧的多功能風雨橋建成后,與高大雄偉的三江鼓樓——號稱“侗鄉第一鼓樓”遙相呼應,并通過別具風格的民居——月亮街和侗鄉大道,它是民族特色旅游商業步行街,與世界最大的單體木構建筑“侗鄉鳥巢”東方斗牛場連成一片,這映著青山綠水的秀麗的風俗畫卷,構成了三江縣城最經典的黃金旅游圈(見圖3)。
3? 建筑、環境美、人文美三位一體
3.1 不同橋梁類型與環境的協調
通過不同地區不同環境,首先選擇不同的橋型結構,來襯托出不同的美。與周邊的環境有對比,也有視覺上的沖擊。選好橋型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據此,哈爾濱橋梁設計,要符合東北地區的特色之美。
3.2 橋梁人文與環境的結合
橋梁最初的意義僅在于過河,后來,其形態由懂得“美”的人創造出來。但是在人設計其形象時,就會受創作者意識形態的,諸如居住地域、社會環境的影響。橋梁一旦成為文化的載體,它就被賦予了人文內涵。中國橋梁布局的文化的意義,有的威嚴莊重,有的和諧有致。因此應考慮與哈爾濱人文環境相結合,如都市風格,中央大街的歐式風格等。
4? 結語
我國橋梁設計還是比較單一的,色彩與周邊環境的融合度也不夠,隨著社會的經濟發展,橋梁設計師們應該注重橋梁的美學設計與環境的融合。然而,橋梁設計與周圍環境相和諧并不一定意味著橋梁必須迎合環境、追求完全融合。而更重要的是,建筑應當與環境相適宜,如果設計得當,往往會使橋梁從周圍環境中脫穎而出。此外,在使用過程中,從全視角完整觀察橋梁,因此,僅僅從單一角度看起來不錯的設計是遠遠不夠的。
參考文獻
[1] 宋福春,王厚宇,馬梓喬.基于地域文化的景觀橋梁美學設計[J].公路,2019,64(3):182-186.
[2] 方國軍.橋梁設計與環境協調的美學研究[J].中國住宅設施,2018(5):31-32.
[3] 張旭東.建筑外立面改造在城市景觀中的設計探索[J].職業技術,2015(5):110-111.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文化廳項目,橋梁美學在哈爾濱市景觀發展的應用研究(項目編號:2019B070)。
作者簡介:孫宇(1982—),女,漢族,山東昌邑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