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跨境電商快速發展,是全球經濟一體化、信息技術全球化發展的必然結果。跨境電商作為一種新型的貿易手段,給我國國際貿易帶來了質的飛越。因此,研究境電商對國際貿易發展的影響有現實意義。本文闡述了跨境電商的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同時分析了跨境電商給國際貿易帶來的影響,最后探討研究了解決這些問題的方式,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關鍵詞】跨境電商? 國際貿易? 影響? 策略
一、我國跨境電商發展現狀
(一)跨境電商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
首先,跨境電子商務有利于傳統外貿企業的轉型升級,對于保持我國不確定性外貿的穩定增長具有深遠的意義。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將有助于提高我國不確定性進出口競爭優勢的成本和效率,提高外貿企業的利潤率。
第二,跨境電子商務是產業結構升級的新動力,跨境電子商務為企業打造國際品牌提供了新的機遇,電子商務已成為未來跨境貿易的必然趨勢,也是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發展潛力巨大。
第三,跨境電子商務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跨境電子商務是互聯網時代的產物,是互聯網對外貿易的體現。它必將成為經濟增長的新焦點。由于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規模已不再是對外貿易的決定性因素。
(二)國家出臺的關于跨境電商的政策
對于跨境電商出口貿易這方面,國家是大力扶持的。自從2018年7月1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推動跨境電商在更大范圍發展,擇優選擇電商基礎條件好、進出口發展潛力大的地方,并向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傾斜,在北京、呼和浩特、沈陽、長春、哈爾濱、南京、南昌、武漢、長沙、南寧、海口、貴陽、昆明、西安、蘭州、廈門、唐山、無錫、威海、珠海、東莞、義烏22個城市新設一批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2018年11月2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從2019年1月1日起,延續實施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現行監管政策,政策適用范圍擴大到22個新獲批的綜試區城市。并新增群眾需求量大的63個稅目商品,將單次交易限值由目前的2000元提高至5000元,將年度交易限值由目前的每人每年2萬元提高至2.6萬元。自2019年1月1日起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政策將調整: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的單次交易限值由人民幣2000元提高至5000元,年度交易限值由人民幣20000元提高至26000元。
(三)當下中國跨境電商現狀
根據2019年中國跨境電商行業分析報告顯示,中國進出口貿易物流滿意度指數略高于行業平均值,其中,跨境電商以86.51%的滿意度高居榜首。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中,跨境電商已經成為主流,成為不受疫情影響的主要交易方式。我們可以預期,在以后的很長一段時間,我們的出口貿易將以跨境電商為更重要的途徑,積極發揮海外倉的作用,為我國出口企業帶來更多訂單。這也讓我們看到了跨境電商具有深遠的發展前景。
二、跨境電商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傳統外貿的業務流程是由生產企業、出口企業、進口企業、零售商、消費者等參與者完成,經過多個中間環節,交易流程復雜,物流外貿企業的經營模式冗長,并且終端商品價格大幅提高。
而跨境電商平臺的出現,可以使生產企業或出口企業直接將商品出售給國外的消費者,無需經過多個中間環節。另外跨境電商普遍采用無紙化貿易,利用電子數據交換技術將貿易中涉及的多方當事人(如商檢、銀行、海關、稅務和外匯管理)高效連接在一起,取代了傳統貿易復雜的業務流程,特別是在合同履行方面。跨境電商可以轉變傳統營銷方式中的不足,通過互聯網平臺下的營銷模式,不僅提高了客戶選購商品的效率,而且極大地降低了營銷成本,對于降低跨境貿易企業經營成本,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跨境電商的發展策略建議
(一)完善跨境電商領域知識產權保護相關立法
首先,建立跨境電商領域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使知識產權保護有法可依。其次,在明確執法部門的職責,分工協作的基礎上,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處理知識產權糾紛,加大執法力度,提高侵犯知識產權的違法成本,做到執法必嚴。再次,努力維護我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防止發達國家利用知識產權抵制我國的出口,開展國際范圍內知識產權保護協調工作,積極參與國際知識產權規則的制定與完善,利用國際法規解決糾紛維護利益。
(二)加強支付安全保障,完善跨境支付模式
現有的跨境支付主要有三種模式:第三方支付平臺、網銀支付、跨境人民幣結算。針對跨境支付的網絡風險,要在網絡技術層面加強安全保障。通過改進技術,降低病毒侵害和釣魚風險,減弱黑客入侵的可能性。加強瀏覽器服務商和跨境支付提供商的合作,分別確保網站瀏覽和下單支付的安全,支付環節通過銀行加密渠道傳輸數據,最大限度保障消費者權益。針對跨境支付的信用風險,跨境電商平臺要完善跨境支付模式。
(三)增強品牌意識,提升跨境電商產品的品質
我國通過跨境電商進行貿易的大部分中小企業缺少自主品牌,擁有國際品牌的更是鳳毛麟角;這些企業缺少自主研發的能力,生產仿制產品,甚至是仍以初級的制造業為主;企業間激烈的競爭給低廉的仿制品提供機會,盜用甚至抄襲別人的品牌幾乎是被默許的。在以后的發展中,增強跨境電商產品的品牌意識,還需加強。特別是在面對歐美市場,品質商品更加受到消費者的歡迎。
參考文獻:
[1]路建楠.上海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的建議[J].科學發展,2016,08:52-57.
[2]鄭亞娜,鄒文濤,張繼軍.關于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的文獻綜述——基于影響因素、模式及與貿易增長互動關系的研究[J].中國商論,2016,24:77-82+84.
[3]張建華,何宇,陳珍珍.國際貿易沖擊與產業結構變遷:基于經濟穩定視角[J].經濟評論,2018(04):31-44.
[4]齊雅莎.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及對國際貿易的影響[J].對外經貿,2016,08:146-147.
[5]趙瑾.把握疫情影響下的國際貿易發展著力點[N].經濟日報,2020,4,28:第011版.
作者簡介:張敏(1984.2-),淄博職業學院國際商務專業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國際商務、跨境電商和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