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芳
【摘要】公路是我國最主要的交通運輸模式,基于公路布局衍生出的運輸經濟成為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時期加強社會和諧生態廊道和高質量市場經濟發展背景下加強公路運輸經濟管理尤為必要。本文從新時期公路運輸與市場經濟的關系出發,客觀地分析了新時期公路運輸經濟管理的必要性,結合筆者經驗提出了加強公路運輸經濟管理的策略,希望進一步推動公路運輸經濟管理與社會發展協同進行。
【關鍵詞】公路運輸? 經濟管理? 高質量發展? 市場經濟
公路交通是我國最主要的交通模式,公路運輸為區域交流和社會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公路作為我國空運、水運和鐵路運輸的補充,運輸的靈活性和便捷性決定了其在社會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由此衍生出的公路經濟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運輸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頒布,公路產業與公路經濟發展迅速。但是在高質量社會發展背景下,公路市場經濟競爭日益激烈,要想推動公路經濟產業化、持續化發展,就必須重視公路運輸經濟管理,強化公路運輸經濟與市場發展的協同性。
一、公路運輸與市場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
在人類社會發展不同階段,人類對交通環境需求與經濟價值追求存在顯著的差異,經濟價值與運輸價值的關系和社會發展程度密切相關,在不同歷史時期人們對于林業公路運輸價值的審視是不同的。交通運輸是公路最基本的職能,也是當前公路建設與公路發展最直接的收益來源,公路將不同區域連接起來,實現了不同區域經濟交流對話,為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了重要的力量。新時期,公路交通經濟的發展與國民經濟發展是相互影響、互相促進的。
當前,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是我國經濟發展中顯著的特點,受經濟發展的影響,各區域在資源、文化等方面都存在著顯著的差異。這種現象直接導致了市場經濟向區域經濟發展成都較高的地區集中。公路運輸經濟的發展將直接成為區域交流和區域經濟發展的助推器。將發達地區的經濟影響觸角延伸到周邊地區,帶動周邊區域經濟的發展。同時,經濟的發展與社會文化具有耦合性,便捷地交通可以滿足社會大眾的信息交流,滿足精神和物質層面的需求,對社會的發展和市場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交通環境。
二、公路運輸經濟管理的必要性
公路運輸經濟不僅是區域經濟發展的紐帶,更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公共運輸經濟管理不僅可以促進經濟增長,還能推動公路運輸經濟與市場需求協同發展,為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奠定基礎。筆者認為公路運輸經濟管理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層面。
(一)公路運輸經濟管理是促進區域經濟增長的基礎
公路運輸本身就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公路管理與公路運輸管理涉及的層面和影響因素非常多,為了確保公路運輸經濟持續發展,我們必須整合各個層面的影響因素,協同配置公路運輸資源,結合新時期交通運輸和市場經濟發展需求,加強公路運輸經濟管理,為了促進區域經濟協同發展奠定基礎。不管是從公路運輸經濟還是從公路建設層面上看,公路運輸都是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最主要的因素。“要致富,先修路”是我國經濟發展中的經驗,區域經濟是社會發展和致富的基礎。需要通過公路資源整合等形式縮小區域經濟發展差距,強化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的同時推動區域經濟均衡發展。對公路運輸經濟管理來講,其內部性質十分復雜,我們必須從經濟、公路布局和區域協同等多層面考慮,不斷加強公路運輸經濟管理,充分發揮區域經濟增長協同作用。
(二)公路運輸經濟管理是推動運輸經濟持續發展的手段
公路運輸經濟是我我國國民經濟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公路運輸經濟發展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現代化轉型。公路運輸經濟管理是保障公路運輸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創新公路運輸運營管理模式,優化運輸資源、強化資源配置等管理手段的綜合運用,可以推動公路運輸經濟持續發展。改變傳統的公路運輸經濟模式,減少公路運輸成本投入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是公路運輸經濟持續發展的方向和基礎,在提升社會經濟效益的同時滿足社會生態廊道建設,為推動公路運輸經濟持續發展提供動力。
(三)公路運輸經濟管理是協同經濟和運輸的載體
我國市場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公路運輸經濟也應該升級轉型。深入公路運輸經濟的市場和需求環境,及時調整和優化運輸經濟的發展模式,推動公路運輸經濟適應性發展。尤其是信息化技術推動下,公路運輸經濟管理必須堅持與時俱進的理念,守正創新,加快重新構建公路運輸經濟管理體系,推動區域經濟和交通運輸協同發展。公路運輸經濟管理是動態化調整交通運輸管理的重要手段,我們必須綜合運用新技術、新管理手段,優化管理手段,協同經濟發展和交通運輸需求,實現交通運輸資源和經濟發展“帕累托最優”。
三、新時期加強公路運輸經濟管理的策略
公路運輸對區域經濟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加強公路運輸經濟管理對構建和諧社會有著重要作用,我們必須從公路運輸的本質出發,結合現代社會發展需求,加強公路運輸經濟管理,推動社會經濟現代化發展。
(一)統籌規劃交通運輸,保障運輸經濟持續發展
安全、高效、保障是公路運輸和運輸經濟現代化發展重要的評價標準,安全與保障主要體現在公路運輸的現實需求上,高效則體現在經濟發展和管理上。隨著公路運輸管理現代化水平提升,運輸經濟管理也必須堅持現代化發展這一標準。安全和保障這項傳統公路運輸職能得到強化,經濟與管理效率將成為經濟發展和公路運輸管理最重要的指標。但是我們必須在公路安全保障理念下守正創新,堅持統籌規劃、安全保障大前提下發展公路運輸經濟。安全事故在公路運輸和經濟發展中占據著重要位置,筆者建議主要從以下幾個層面提高公路運輸經濟的保障力度。首先,必須提高監控力度,在發現問題或者發現安全事故之后,要積極處理以及調控,從而避免連環事故的發生;其次,要站在長遠的角度上解決公路運輸安全問題,在制度上、懲罰力度上、路線規劃上進行合理的調控,以此來從根本上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二)科學布局運輸廊道,增強公路運輸經濟活力
綠色交通以現代環保理念為基礎支撐,即在工程建設和公路發展過程中,以綠色、環保、可持續的角度進行建設 指導,實現山區公路從工程建設到地區生態經濟發展的協同。當前,各個區域的公路運輸實際情況有著極大差距,所以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處理,這樣才能實現公路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實現交通和經濟二者的深度融合。要做到全盤考慮與科學籌劃,建立完善的公路建設體制,依托制度優勢與政策優化為導向,不斷強化公路運輸布局和運輸經濟管理,真正做到全方位、立體化的體系建設。需要從綠色交通理念中提煉創新內涵,對重點的自然保護區加強籌劃,讓公路運輸經濟既能夠與自然生態相融合,又能夠發揮出公路運輸的基本效用,支撐地方經濟的發展需求,為公路建設帶來最直接的經濟效益。公路運輸具有更強的適應性、靈活性,公路運輸的效率相對較高。因此,公路運輸工作人員必須合理的調控以及安排,根據實際情況及時替換評價指標,從而讓公路運輸的優勢得以保持。科學地布局也有助于實現公路運輸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降低事故的發展概率。
(三)創新經濟管理模式,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開辟公路運輸經濟專項服務運營模式,勇于創新,將現代化管理理念引入公路運輸經濟發展與管理中去。結合公路運輸經濟發展現狀,借助大數據、數據分析和模糊計算等多種技術手段,推動公路運輸經濟精準化發展。動態化掌握公路運輸經濟發展現狀,彰顯高效運輸效應和模式,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在構建公路運輸現代化評價指標體系時也要結合實際隨時調整,保持指標體系的動態性。另一方面,打造以“綠色”經濟為主的沿線經濟帶。山區公路雖然無法像城市公路那樣創造直接的價值,但在特定的區域內仍然具備推動經濟的潛質,依托公路的自然優勢、便利性優勢,最大限度程度的吸引外部企業實施產業布局,讓山區公路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紐帶。因此,交通運輸經濟在發展中還必須融合產業發展要素,將區域經濟發展和生態廊道建設融合起來,共同推動社會高質量發展。
綜上所述,公路運輸對區域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公路運輸不僅是區域交通運輸的基礎和保障,更是縮小區域經濟短板、擴大區域產業發展效益的重要途徑,我們必須重視公路運輸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縱觀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很多相對落后的地區資源豐富,在順暢的交通和交通運輸經濟保障下,可以更好地發揮區域資源優勢。公路運輸經濟管理中,我們必須從全局出發,明確公路運輸行業和運輸經濟在發展中的地位,將現代技術和運輸能力融合到交通運輸經濟發展中去,強化交通運輸經濟管理,推動交通運輸經濟管理高質量、現代化發展。
參考文獻:
[1]邵麗.市場經濟體制下公路運輸經濟管理模式分析[J].中國集體經濟,2019(25):35-36
[2]王偉.關于經濟新常態下的公路交通運輸經濟管理重要性分析[J].知識經濟,2019(25):41-42.
[3]李美霖.關于公路運輸經濟管理的思考與探索[J].現代經濟信息,2019(23):313.
[4]孫成遠.市場經濟條件下公路運輸經濟管理問題分析[J].科技經濟導刊,2019,27(28):234.
[5]祖鵬.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公路運輸經濟管理研究[J].商訊,2019(28):188.
[6]吳倩.淺析現代市場經濟理念下公路運輸經濟管理問題及建議[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9(09):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