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詞匯是英語學習中一項非常重要的組成因素,相當于建造一座城池的一磚一瓦,在高校的英語教學中承擔著非常重要的任務。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當代大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往往更加注重答題的“套路”,而忽視了單詞的積累,從而導致了大學生詞匯基礎較為薄弱,沒有掌握科學合理的詞匯學習方法,使得英語這座“堡壘”的建筑材料不夠扎實,再多華麗的語法也難以施展。下面,本文將從高校英語教學的角度對詞匯教學方法進行思考和分析,闡述英語單詞教學在高校英語課程中的重要性,并對其教學方法進行一系列的創新。
【關鍵詞】高校英語教學? 詞匯教學方法? 創新
1. 前言
近年來,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和文化的多元化發展,我國教育部門越發地提高了對英語教學的重視。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的詞匯教學十分枯燥,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很難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引用先進的、有趣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盡快掌握學習單詞的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幫助學生積累單詞量從而為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2. 高校英語教育中單詞的重要性
2.1 詞匯與語音、語法之間的關系
詞匯作為語言學習的三要素之一,是語言學習的基礎材料,也是學習語音、語法的前提和基礎。如果沒有良好的詞匯基礎,就不能充分發揮出語音的作用,高級的語法也將成為抽象的概念而不能發揮有效的作用。因此,詞匯教學是英語教學的基礎,也是高校英語教學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詞匯是語音語法的基礎,要想掌握一門語言,就必須積累大量的詞匯,保證優秀的語音語法得以充分發揮。
2.2 詞匯與語言的關系
語言是由一句句獨立的語句所構成的一種人類的思維,在人際交往、記錄客觀事實、傳達信息等方面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語句本身則是由詞匯所構成的,不同的詞匯之間通過語法相互組合,表達著人類復雜的情感和思想,詞匯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英語思維, 沒有詞匯是無法形成語言的。要想熟練地掌握英語,就要從基礎的單詞開始學起,就像建造一座華麗的城池離不開基礎材料的選擇。要想組織好這一基礎材料,也并非一朝一夕即可完成的,學生學習英語最重要的就是掌握科學的記憶方式,積累大量的詞匯知識,將其熟練地運用到語句之中。
一個人所掌握的詞匯量和熟練應用程度將直接決定他的語言水平,也就是說,詞匯量本身就是衡量一個人語言能力的標尺。詞匯量是學生對詞匯記憶和運用能力的綜合水平,對于學者來說,只有掌握了這門語言的詞匯,才是真正掌握了這門語言的核心,而掌握單詞不僅僅要對其拼寫、讀音、含義、變形和形態等充分了解,還要掌握其在不同語境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意義,這些都影響著詞匯意義的表達。
2.3 詞匯與交際能力的關系
語言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幫助學生充分運用這門語言進行交流,尤其是培養學生跨越一定文化背景的交流能力。詞匯作為語言的核心內容,在語義的傳達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只有正確的使用詞匯,才能傳達表達者的真實意圖。也就是說,詞匯的應用直接影響了學生的讀寫能力,只有掌握充足的詞匯量,才能夠準確表達自己的想法,避免不同文化背景下文化差異造成的誤會和誤解。
2.4 詞匯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
根據上述詞匯與英語之間的關系,我們不難看出詞匯在英語中的重要地位。教師在開展英語教學的過程中要將詞匯的學習方法傳授給學生,幫助其進行詞匯的積累,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和應用能力。
3. 高等教育中英語教學的常見誤區
現階段的英語教學過程中,存在著許多對單詞教學的誤區。許多教師認為單詞的積累無非就是學生記憶力的問題,并不需要特別強調記憶的方法,而是將單詞簡單帶過,布置枯燥的抄寫、背誦作業,并定期進行單詞的檢查,而將教學的重點放在了語法這一環節,教師認為學生要想理解語句的含義,就需要對其進行大量的語法知識的拓展,讓學生正確分析語句的成分,并聯系上下文推斷出語句的含義,忽略了單詞本身的重要性。
3.1 教學方法單一,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模式下調動英語詞匯教學一般采取孤立的教學方式開展,也就是指單詞的教學脫離了課文的背景,沒有了背景,學生很難理解這一單詞的真正含義和用法,不能聯系上下文進行學習,從而導致學生對單詞的記憶并不深刻,在后續的學習過程中僅僅采取被動的死記硬背的方式進行詞匯的學習。這種教學方式不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在死記硬背的模式下被海量的詞匯折磨的痛不欲生,很容易產生厭學的心理。
此外,沒有了語句的背景,單詞僅僅是一段字母的隨機排列,就像一段冗長的手機號碼,顯得毫無意義,不僅增加了記憶的難度,更削弱了學生的積極性。
3.2 理解較為片面,不能掌握單詞蘊含的含義
中西方在歷史發展和文化背景上都存在著巨大的差異,這些差異就決定了英語與漢語的天壤之別,二者在互譯的過程中有很大的難度,甚至同一詞語在兩種語言中有著截然相反的含義。教師在進行單詞的教學過程中,往往忽略了對中西方文化差異的介紹,僅僅將詞語的字面含義傳授給學生,而忽視了其背后的真正含義。如“blue”一詞,學生從小學剛剛接觸英語就知道它的字面意思為“藍色”,隨著不同階段教師講解的深入,學生了解到blue還有這“feel blue”的表達方式,這個詞組并非感覺到了顏色,而是“沮喪”的意思。對于一些較為復雜的詞,卻很少有教師去剖析其不常用的含義或偏、難的含義,也就很少有學生知道“blue”還有著“污穢”的意思,這在一些跨文化交際的過程中就容易產生微妙的誤解。
3.3 詞匯量積累不足
在中學階段,大多數教師對學生的詞匯積累要求不高,僅僅滿足于應付“高考”這一戰場,而是更加注重對語句成分的分析講解,讓學生在作文環節通過高級的句型和句式一筆驚人,從而獲取可觀的分數。同時,語法的分析在選擇、完形填空和閱讀理解等題目中都有著非常實用的作用,對于教師的教學而言無疑是一項性價比超高的突破口,因此大多數教師都犧牲了詞匯積累,從而選擇了語法的教學。
此外,在進入大學后,許多學生仍舊沿襲了中學時代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不能進行有效的詞匯積累,從而導致了中學升入大學后英語詞匯銜接出現缺口,很難理解課本和試卷中的內容,縱使其有著深厚的語法知識,面對大量陌生的詞匯也是束手無策。加上大多數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四六級考試,為自己順利畢業或者升入研究生打下堅實的基礎,有著較強的功利性,自然會舍棄一步一步扎扎實實積累詞匯的學習方法,轉而尋求更加巧妙的拿分方式,這也導致了單詞教學的開展收效甚微。
4. 高校英語詞匯教學的突破方法
對于非英語專業的學生而言,很少學校為其開設獨立的詞匯教學課程,而是將其融入了聽說讀寫的教學之中,在不同的課程中循序漸進地滲透入詞匯的教學。但是現階段的高校英語教學中,教師仍然沒有總結出一套有效的單詞教學方法,而學生所掌握的詞匯量又有著相當懸殊的差異,高校采取大班授課的方式,很難兼顧每個學生的詞匯水平。此外,不同學生的思維方式也有著很大的區別,有些學生更加善于抽象思維的總結,而有些人喜歡將單詞與具體的形象聯系到一起,不同的學習習慣使得學生很難適應教師統一的授課方式,對學生而言不同的教學方法存在很大的差異。下面,我將介紹幾種常用的、具有一定普適性的教學方式,幫助解決高校單詞教學的問題。
4.1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各個階段都無疑是教師教學活動中一項常用的手段。一方面,教師可以培養學生對英語這一學科的興趣,可以通過播放有趣的英語電影剪輯等培養學生的對英語的興趣,視頻的選取不能過難也不能太簡單,最好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讓學生忍不住被英語的魅力吸引。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培養學生對“學習”本身的興趣,通過任務驅動法的使用幫助學生一步一步完成學習目標,滿足學生的成就感,使其對英語學習產生主動性。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組織開展一些有趣的小活動來活躍課堂氛圍,并親自參與到學生的活動當中,營造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樹立自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2 引入文化背景的介紹
詞匯教學與文化的傳承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語言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誕生的,也就是說它不能脫離一定的文化背景而獨立存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重視其文化特點,對學生進行西方文化的滲透,并從文化差異的方面尋找單詞教學的突破口。
例如,在中國的文化中,“狗”一般具有一定的貶義成分,如“狗仗人勢”、“狼心狗肺”、“走狗”等詞語都具有貶義的色彩,而在西方的文化中,西方人將狗視做人類的朋友,是“忠誠”的代名詞,并且代表著勇敢、聰明和機智,在雙方的巨大的文化背景差異下學生很難理解其中的含義,容易在使用單詞的時候習慣性地帶入本民族的文化含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進行文化背景的普及,打破學生的慣性思維,鍛煉其活學活用的能力。
此外,許多英語單詞都是從《圣經》中誕生并流傳至今的,曾經盛行一時的希臘文化和羅馬文化也深深的在英語中扎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對單詞的起源進行簡單的介紹,從而幫助學生增強理解和記憶的能力。如,Narcissus一詞原本是希臘神話中一位絕美少年的名字,這位少年因為經常站在水邊欣賞自己的容貌久久不能離開,便縱身投入水中溺水而亡。上帝心存憐憫將Narcissus畫作一朵水仙花,因此narcissus也就有了“水仙花”的意思,經過一段時間的演變,又演化出了“自戀的”的含義。在對一些具有特殊文化背景的單詞進行教學時,教師不妨將故事講給學生聽,在了解一定的文化背景的支持下,學生對單詞的印象也會得到大幅的增強。
4.3 記憶方法的培養
對于語言學習而言,單詞的記憶方法無疑決定了建筑基礎材料的質量,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單詞記憶法的培養和訓練,增強其記憶單詞的能力,教師可以利用聯想和分裂的方式,鍛煉學生的發散思維,用一個單詞的記憶帶動一系列單詞的記憶。此外,還可以運用重復記憶法,每隔一段時間進行一次單詞的鞏固訓練,阻止學生發生極速遺忘。
5. 總結
詞匯是高校英語教學的一項重點任務,對于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過程中單一的詞匯教學法,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詞匯量,從而帶動英語其他方面能力的提升,達到高校英語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那劍.高校英語教學中英語詞匯教學模式研究——評《大學英語詞匯教學與學習》[J].高教探索,2020,(4):后插7.
[2]戴敏.高校英語教學中詞匯教學方法探究——評《高校英語詞匯教學與習得研究》[J].高教探索,2019,(1):后插8.
[3]雷洋.高校英語教學中茶學英文詞匯教學方法研究[J].福建茶葉,2018,40(11):427.
[4]農檸寧.茶元素詞匯在高校英語翻譯教學中的融入運用[J].福建茶葉,2018,40(12):237.
[5]劉莉薇.高校英語口語教學中詞匯教學方法的探究[J].青春歲月,2019,(2):117.
[6]楊夜明.基于隱喻理論下茶文化元素在高校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J].福建茶葉,2018,40(6):352.
作者簡介:張琳,出生于(1985年11月) 漢 吉林省德惠市人,女,本科學歷,任職于吉林廣播電視大學,職稱為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