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磊
信息,又稱資訊,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活動中,它的表現形式遠遠比物質和能量復雜。但又遠比他們簡單,其實信息就是“物質和能量,及其自身‘信息與其屬性的標識、表現。初中物理是一門自然科學,緊密聯系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但對于學生來說是學習物理的開始,所以要從學生對物理的興趣著手,這就需要老師緊密結合“生活中的物理”,利用各種“信息”引導學生走進物理世界,激發學生探究物理的內生動力,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主體,既能學到新的知識技能,又能養成良好的探究能力。
一、利用身邊的信息,讓學生樂于探究
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這就要求我們平時教學應緊密聯系學生的身邊信息,積極引導學生走出課堂,走近生活,使他們對所學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因為興趣是動力,才能進行更深入的科學探究。
例如在學完初二《長度和時間的測量》和《運動的描述》后,再學習《運動的快慢》時,是這樣設計教學的:將學生全部帶到運動場50m跑道進行分組,將學生分為運動員男子組、女子組、裁判組、觀眾組,為裁判組配發秒表,然后分組進行了50m短跑測試。
測試一開始,學生們猶如置身運動會,熱情高漲,甚至還有學生吶喊助威,所有學生都參與其中。幾輪測試結束后我問學生們:你們有什么發現嗎?問題一出,學生們興奮的議論起來了,通過了討論、歸納,并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他們總結出了以下幾個發現:
某某同學跑的最快,他用了7.8秒;
某某同學跑在最后邊,他最慢;
男子組第一名比女子組第一名跑得快;
對學生的發現我作了高度的評價,學生的探究熱情也很高漲,于是我提出問題:如何判斷跑的快慢呢?依據是什么?我把學生分成了幾個小組,先讓學生小組討論共同拿出一個最佳的答案,然后進行組際交流,隨著討論甚至爭論的不斷展開,他們很快就總結出了以下幾個發現:
裁判組:跑完60m,用時最短的學生跑的最快,用時最長的跑的最快。(相同的路程內比較時間的長短)
觀眾組:跑完60m,最早抵達終點線的跑的最快,最晚抵達的跑的最快。(相同的時間內比較路程的長短)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們思維活躍,思路開闊,每個人都爭著發表自己對問題的看法,整堂課就在學生討論、探討中進行著,學生不僅學到了新的知識,還對前邊學的長度和時間的測量進行了鞏固加深,一舉兩得。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沒有興趣,學習就會變成很枯燥乏味甚至產生厭學情緒,體驗式教學到科學探究給他們帶來的無窮樂趣,從而激發起學生探究的活力。我也趁熱打鐵引出本節課的主題——速度。
體驗式教學方法與傳統的課堂教學方法是完全不同的,問題由學生提出,再由學生想辦法解決問題的教學方法,它能激起學生主動探究的興趣,而當他們的思維產生困惑時,同學間就會相互探討交流。這樣既可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又培養了他們的團結協作的精神。
二、利用“信息”設置情境,讓學生主動探究
在學習初二《生活中的透鏡》內容時,我首先投影儀上展示幾張課前拍的風景照和學生照片:先播放了幾張正常的學生照片,隨后展示曝光不足和過曝的集體合影和幾名學生曝光不足和過曝的照片。
剛開始展示時,馬上就有學生說:“好美啊”、“哇塞,照片中的是我唉”,一下子激起了學生興趣,一個個渴望的眼神,期待著下張照片是不是自己。當曝光不足和過曝的照片展示出來后,學生炸鍋了,伴隨著嘆息聲紛紛開始議論:“怎么拍成這樣啊”“怎么這么黑啊”“這張也太白了”···
緊跟著又有同學提出了新的疑問“為什么這幾張照片跟前邊的不一樣啊”“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這時的同學們正處在一種“心求通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憤悱”境界,都想躍躍欲試,但也都欲言而不能。順勢我拿出了照相機,講解照相機構造,引出了本堂課的課題《照相機》。
學生有了探究的興趣和欲望,讓學生帶著疑問去進行新一輪學習,它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注意力,并能很好地喚起學生的探究欲望,同時勾起了自己的照片為什么沒有拍好好奇心,主動探究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利用多媒體“信息”,讓學生自主探究
在社會發展及科技飛速進步的今天,隨著大數據、云技術、等多媒體技術在各個領域的不斷發展與深入。利用網絡資源,可以擴展物理教師的教學方法、開闊師生的視野、拓展學生自主探究的空間。
在學習《電流和電路》,在周五學習完第二節、電流和電路后,實驗儀器太小不便于展示,所以通過投影展示了《物理仿真實驗室》,拖動鼠標正確的、直觀的呈現出電路的組成以及電流。當學生看完完介紹后對《物理仿真實驗室》很感興趣,課后他們還不斷向我提出問題。這時我突然想到應用《仿真實驗室》不存安全隱患,大可讓學生自己琢磨、研究,于是我沒有給出他們所想要的答案,而是趁勢引出串并聯電路的概念,教他們通過哪些方法、通過哪些途徑去查閱、下載、使用、相關資料,還布置作業:讓學生自己預習第三節《串聯和并聯》內容,相互探討交流,運用仿真實驗室自行設計一套串聯和并聯電路,下周上課時隨機抽查進行展示。
第二周大部分學生都完成了自己實驗,我對他們設計的串并聯電路都作了點評,做出了肯定,還評了幾個獎。過后我發覺我的學生對學習物理的興趣變得更濃了。用這種方法可以有效地引導學生主動投入到探究性活動中去,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究,并把探究活動由外在興趣轉化為學生自主探究的內生動力。
仿真物理實驗室是從計算機領域中的虛擬現實技術與實驗教學相結合的產物。它將實驗儀器、實驗環境、實驗環節等全部由計算機仿真系統來完成,既可以仿真傳統實驗,又可以仿真傳統教學實驗無法涉及的條件要求很苛刻的實驗,使得一些在實際實驗中無法實現的實驗現象或難以觀察的實驗現象變得直觀明了,為學生拓寬了思維空間,提供了從模擬走向創造的條件。這對于課前預習、充分搞清實驗原理、實驗過程、正確使用儀器設備、建立課前直觀認識和課后復習及鞏固所學知識都有極大幫助。
運用多媒體課件進行物理教學是教學手段的極大進步,我們要大力弘揚,但在使用中不能否定傳統教學模式,網絡飛速發展的今天,各種網絡信息資源良莠不齊,當老師在利用信息激發學生探究活力的同時,更應該利用積極向上、充滿正能量的正面信息讓學生在平時教學中潛移默化中形成高尚的道德和優美的品德,只有二者相輔相成,才能使物理教學邁上一個新臺階。
俗話說得好“老師擁有一桶水、才能端給學生一碗水”,作為老師的我們也要時刻關注時代最新信息,要不斷學習不斷充電,豐富知識儲備、提高教學本領,更加深入的了解生活實際現象,探索其中包含的物理奧妙,從而進一步引導學生,引燃學生的思維火花,培養學生善于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樂”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