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偉
摘要:我國提倡素質教育,支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體育教學逐漸受到各高校的重視。足球作為體育教學中的熱門課程,具有重大的教學意義,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組合訓練法經常運用于高校足球教學中,推動了高校足球教學質量的提高,本文簡單探究高校足球教學中組合訓練法的運用。
關鍵詞:高校足球教學;組合訓練法;運用探究
高校逐漸重視體育教學,積極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足球作為體育教學中的重要課程,也受到各方的關注。在足球教學中,組合訓練法十分常見,經常運用于日常訓練中,組合訓練法的應用推動了高校足球教學的發展。
一、足球組合訓練法的概念
足球組合訓練法包括足球訓練原理及方法、足球訓練、課堂內容、訓練時需承擔的負荷量等幾方面組成,堅持由簡到難、循序漸進、適量訓練的原則。將組合訓練法運用于高校足球教學中,有利于提升高校足球隊伍的整體水平。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采用組合訓練法,依據學生個性特征、運動水平等各方面的現實狀況,設置不同的訓練內容及訓練量,堅持因材施教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使訓練方式更加靈活多變和多元化,以此來提升高校足球隊伍的訓練效果。
二、高校足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訓練時間
學生畢竟以學習為主,除非體育專業的學生,否則學生很難花費大量精力時間在足球運動上。高校的體育隊伍、各類社團等組織的活動都是在以不影響學習的前提條件下展開和發展的,訓練時間無法得到保證。足球是一個群體性運動,高校足球隊的隊員來自不同的年級和專業,他們之間的課程量、課余時間并不統一,高校足球想要在足球課之外的時間聚集隊員,具有一定的難度。沒有充足的訓練時間,很難保證足球隊的訓練質量,沒有付出就沒有收獲,高校足球隊伍想要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必須付出一定的時間和精力。
(二)人員不夠穩定
高校足球隊的人員流動性較大,每一年都有人畢業離校,同樣每一年都新生入學,高校學生的在校時間基本都是四年,足球隊的人員結構不夠穩定。很多人是因為興趣愛好或一時好奇而加入足球隊,當某些隊員失去好奇心不再感興趣,又或者因為忙碌等其他原因,都有可能會離開足球隊伍,高校足球隊的人員經常變通。足球訓練是需要團隊協作的,隊友之間的默契程度會直接影響訓練成效和比賽結果,一般來說,相處時間越長合作時間越久的隊員之間越容易產生默契,比賽時很多隊員的優秀合作都是在長時間的磨合相處下鍛煉出來的。
(三)學生對足球缺乏全面認識
很多學生對于足球這類運動并沒有什么了解,沒有對其進行深入的了解學習前,從網絡或電視上得到的那些信息只是最為基礎的內容。高校足球隊的部分隊員在沒有對足球有全面了解前,會在比賽或訓練時過于表現自己。足球訓練或比賽時重要的是實用和配合,而不是如何表現。
三、高校足球教學中組合訓練法的具體運用
(一)在體能訓練方面的運用
足球比賽一般來說時間長、強度高,需要消耗運動員大量的體力,在比賽中需要進行不斷的奔跑移動甚至短距離沖刺,所以運動員必須進行體能訓練。體能訓練時,合理安排時長和強度,緊密聯系足球教學內容和體能訓練,保證隊員所進行的體能訓練可以與足球運動的特點和規律相符合。在體能訓練時還可以將無氧運動與有氧運動相結合,堅持采用科學合理的訓練方法。
(二)在技術訓練方面的運用
足球運動對于技術層面有很高的要求,在教學時也會不斷進行技術訓練。運用組合訓練法進行足球技術訓練且不斷進行改進創新,有利于提升高校足球隊的能力水平和高校足球課程的教學質量。使用組合訓練法,依據學生個人的運動規律,采取由簡到難、由淺入深逐漸遞進的模式落實教學訓練的內容,達到提高學生足球技術的目標。教師在教學時,還要注重對于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對于足球的知識理論和技術能力的掌握程度,多多進行實戰活動,提高訓練的實戰性。
(三)在戰術訓練方面的運用
足球比賽不僅考驗隊員的個人能力水平和團隊協作能力,還需要隊員有良好的戰術意識。教師可以通過組合訓練法根據隊員的不同特點制定不同的戰術。對于足球隊這樣一個人數較多的隊伍而言,將合適的人放在最合適的位置是教師日常需要思考的問題。而且根據個人狀態的不同,教師還需要不斷進行調整更換。教練在教學時需要注重實戰模擬,進行實戰模擬有利于讓隊員發展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加強對自身的了解。采用組合訓練法,將個人訓練與整體訓練相結合,團體運動不僅看隊員的個人能力,還需要看整個團隊的整體水平和協作能力,能力水平高的隊員不一定能夠組建成為一個高質量高水平的足球隊伍,還需要隊員之間相互協作,靈活采用戰術手段。
(四)在心理訓練方法的運用
心理素質也是衡量一個人能力的標準之一,于足球運動而言,隊員心理素質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在比賽時的水平發揮,如同學生高考時,往往有一些學習能力非常好的學生因為心理過度緊張等問題沒有發揮出自己的真實水平,影響到最后的考試結果。教師可以利用組合訓練法,為隊員進行心理層面的培訓,平時鍛煉學生的抗壓能力,賽前為隊員進行心理疏導,積極調整隊員的心態,這樣有利于足球隊在賽時發揮出自己的真實水平。
總結:
教師在進行足球教學時應因材施教,對自己的教學模式不斷進行完善改進,這樣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在高校足球教學中使用組合訓練法,能夠有效提升足球教學的質量和高校足球隊的水平,高校足球教師需要認識到組合訓練法的重要性,并對其有一定了解運用到自己的教學中,不斷改進創新自己的教學模式,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李虎.校園足球教學與訓練方法——基于國外足球Small-Sided Games的解讀[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20,40(02):124-128.
[2]岳鵬.高校足球運動對學生體質健康的影響——評《健康中國背景下青少年足球教學與訓練理論研究》[J].中國食用菌,2020,39(03):53.
[3]嚴壁政.信息技術環境下微格教學與足球訓練研究——評《信息化教學》[J].中國科技論文,2019,14(11):1286.
[4]黃都平,王磊,陶月.心理訓練對減少高校足球教學中運動損傷的意義探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9(09):113-114.
[5]朱國軍.體能訓練對提高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作用——以高中足球教學為例[J].田徑,2019(08):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