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坤
摘要:在黨委和行政部門的重視和支持下,工會在組織建設、制度建設和體制建設方面取得了長足進展。工會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了橋梁和紐帶的作用,贏得了職工的信任和支持。
關鍵詞:工會;民主;創新
新時期工會工作面臨著新情況,工會工作人員綜合素質參差不齊,且工會組織自身權力無法真正發揮作用。在工會工作的開展中也出現了對工會工作重視不夠、工會工作缺乏創新性、工會工作與企業發展兩張皮等問題。要針對這些問題來采取措施,不斷地解決問題,不斷地提升新時期工會工作的成效。
一、工會工作存在的問題
1.對工會工作重視不夠。工會工作存在的問題,首先就是部分企業對工會工作不重視,工會組織職能弱化。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感受到激烈的市場競爭,只有在市場競爭中獲勝才能取得發展。于是,一些企業就對直接與市場相關的工作較為重視,而將工會工作等視為可有可無的工作,對工會工作口頭上重視,但卻不實際落實。這種不重視的態度最終影響到工會工作制度的建設、工會工作內容的部署、工會工作人員的配備等等。工作人員在工作中也有著等靠要的思想,缺乏主動性、創造性,責任意識也不夠強,工會作用發揮明顯不夠。
2.工會工作缺乏創新性。工會工作存在的問題,還包括工作習慣于上級布置,如果上級不布置就不知道該干什么,缺乏創新與活力。工會工作是為了保護工人們的合法權益,是工人階級的群眾性組織。當工人的工作環境和條件、工人的思想觀念等發生變化時,工會工作應主動調整工作內容,采用新的工作方法,借助于新的工作載體來開展工作,以切實保障工人階級的權益。但是,當前部分工會工作較為被動,不主動作為,思想和行動都滯后于工作形勢,造成工作的被動局面。
3.工會工作與企業發展兩張皮。企業工會工作存在的問題還包括工會工作與企業發展兩張皮。工會工作是為了保障工人的合法權益這一點沒錯,但是,如果企業無法發展,或者停滯不前,工人們的權益也無法獲得保障。工會工作不應和企業發展兩張皮,脫離企業發展來開展工會工作,而應將二者結合起來,既保障工人合法權益,又推動企業發展。從當前來看,部分企業的工會開展和企業發展之間是兩張皮,孤立地開展工會工作,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效果不理想。將工會工作和企業發展隔離開來,會導致工會工作缺乏依托,比如難以實現工會工作與思想政治工作、企業文化建設、員工培訓等結合起來,降低工作效率。
二、工會工作面臨的新情況
1.工會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參差不齊。當前工會工作面臨的新情況之一是工會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參差不齊,難以適應不斷發展變化的時代對工會工作的要求。在市場經濟不斷完善和發展,以及我國經濟結構轉型調整中,企業經營和發展面臨的內外部形勢都發生了深刻變化。外部競爭激烈,要求企業不斷地提升競爭力。內部員工觀念和價值觀多樣化,要求企業提升管理水平。企業能否適應激烈的競爭最終取決于其是否有足夠數量和質量的人才,這又與工會工作相關。高效的工會工作會幫助企業吸引和凝聚人才。從目前來看,工會工作還沒有完全趕上時代發展的步伐,人員素質和能力都有待提升。
2.工會組織自身權力無法真正發揮作用。當前工會工作面臨的新情況之二是工會組織自身權力無法真正發揮作用。工會是工人階級的群眾組織,在新時期的新形勢下,必須要充分地發揮并聯系群眾和黨之間的紐帶與橋梁作用。從理論上說,工會是群眾組織,代表的是群眾利益,又聯系著黨和群眾,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從實踐情況來看,由于內外各方面的原因,工會組織自身權力無法真正發揮作用。
三、新形勢下創新工會工作的思考
1.找準位置,發揮職能。工會組織要在經濟結構日益多樣化的格局中發揮作用,必須找準位置,尋求最佳結合點,發揮自身職能,凝聚職工合力。
2.創新思路,拓寬形式。新時期,企業工會只有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開展工作,才能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在調研過程中,了解新情況,分析新問題,創新新思路,探索新方法。
3.加強調研,務虛求實。調查研究是工會工作的重要方法和優良傳統,是了解基層和職工群眾的必要措施,是工會履行維權職責、為職工群眾說話辦事的基礎,也是貼近不同職工群體,了解職工所思所想的有效途徑和渠道。作為工會組織就是要深入基層和職工群眾,了解新情況,分析新問題,拿出新舉措,讓工會的工作始終貼近實際,貼近職工,具有時代特色與活力。
4.注重民主,實效維權。職代會制度在加強企業民主管理、保障職工主人翁地位上發揮了較高的作用,在新時期要使職代會制度適應現代企業發展要求應著力從以下幾方面創新:首先選舉的代表要有較強的參政議政能力;其次會議程序要廣泛征求職工意見,確定議題;再次職代會表決的形式要突破舊式,應變舉手表決為票決,實行無記名投票或按表決器表決,消除職工代表顧慮,反映職工群眾的心聲。職代會提案要真正體現廣大職工的意愿,職代會前要積極落實職代會提案,維護職工民主管理的權力,實行審查立案制度,確保提案質量。;同時建立職工代表巡視制度、檢查制度、督辦制度,真正讓職工代表行使自己的權利。及時公開重大決策、人事任免、醫療保險、住房以及薪酬改革等事關職工切身利益的信息和政策,維護職工民主參與權、知情權和監督權;通過“公開”化解內部矛盾,讓職工群眾知廠情、解廠事,感到自己主人翁地位,加深職工心中單位是家、崗位是根、敬業是魂、奉獻是本的濃厚情結。
5.拓展渠道,多方救助。作為工會組織在想問題、辦事情、作決策時,都要心里裝著職工群眾,工作依靠職工群眾、一切服務職工群眾,使廣大職工群眾切實感到工會是自己的組織,工會工作才能真正表現出旺盛的生命力。扶貧幫困作為一項特殊維權,一定要按照“拾遺補缺、救急濟難、快捷幫扶”的工作原則,真正建立起集困難救助、法律援助、信訪接待、調查處理于一體的困難職工幫扶程序,使其成為工會為職工辦實事的重要窗口和有效載體。
總之,創新性地開展工會工作,充分認識工會工作重要性,創新工會工作的內容和方法,并將企業發展和員工權益維護緊緊聯系起來,推進工會工作既嚴肅又生動地開展。
參考文獻:
[1]劉海英.新時期創新工會工作的幾點思考.2018.
[2]胡萍.探究對新時期工會工作的幾點思考.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