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賓 曾鵬飛
摘要:社區是連接居民的最后一公里,是做好基層群眾工作的重要載體,發揮社區在社會治理過程中的作用,對于解決基層社會矛盾,化解黨群、干群沖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社區;人才隊伍;建設
自兵團團場深化改革以來,團場社區發展的機遇與挑戰并存,如何發揮社區在基層社會治理、社區居民服務中的重要作用,對做好社區工作,強化社區人才隊伍建設十分重要。七師胡楊河市作為兵團最年輕的城市,做好社區人才隊伍建設,對于服務職工群眾生產生活、開展基層社會治理工作、改善人居環境、推進美麗連隊建設等具有重要作用。
一、團場社區人才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團場綜合配套改革之后,團場社區改革工作也完滿收官,改革后的社區為團場的居民生活和基層社會治理等工作的開展注入了生機,同時帶來挑戰。
(一)社區人才隊伍的年輕化特征不突出
改革后對團場社區人才隊伍年齡結構、男女比例、學歷層級和專業要求等方面都提出了新要求。如在學歷層次和年齡結構要求上,對社區書記、社區主任(副書記)、組織委員、監察委員等社區兩委都做了明確的規定,50歲以上不參加專職“兩委”選舉,至少有一名年齡在35歲之內的本科學歷大學生社區委員等。大學生社區委員承擔著大量的社區業務工作,工作任務重,流失現象時有發生。同時,年輕人對社區工作缺乏認知和目標性導向,激勵機制不健全,導致社區工作對年輕人缺乏穩定性。
(二)社區人才隊伍知識化結構能力不強
隨著社會發展,社區工作覆蓋面將更廣,社區服務的群體與服務的功能將更全面,社區治理的范圍與內容將更為豐富,如社區矯正人員的監管、對空巢老人的入戶照料、服刑人員家屬走訪、社區群眾服務工作等。而團場社區的人才隊伍建設中,還存在一人身兼數職、崗位流動性大等現象。社區人才隊伍中多數人不具備社會工作師資質。同時,很多社區工作人員的學歷層次與專業要求都不能滿足社區工作人員的現實需要。
(三)社區人才隊伍專業化能力不足
社區是居民與“三供一業”關系和諧發展的“紐帶”,居民與“三供一業”之間的矛盾解決的有效方式往往需要社區的身影。因而,社區在居民與“三供一業”之間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團場的社區人才隊伍僅限于社區兩委成員和公益性崗位人員,還不具備擁有社區黨組織、社區居委會、社區志愿者、社區民間組織、高校(科研院所)的社區理論者在內的專業化的社區人才隊伍。因而,“社區、居民、物業”之間良性互動的和諧關系構建和社區提供專業化居民服務的功能的有效發揮,依舊任重道遠。
二、團場社區人才隊伍隊伍建設的對策建議
一支強有力的社區人才隊伍,對于社區的社會治理工作、社區各項業務工作的開展、社區居民自治功能的發揮都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因而,建立一支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社區人才隊伍有助于提供優質的社區居民服務。
(一)打造一支年輕化的社區人才隊伍
政府要加大對社區的人員年齡結構、知識結構的調節。積極構建穩定性強、目標性明確的社區人才隊伍。面對現階段團場社區發展建設的實際,要做到:
一是調節社區人才隊伍結構,優化人才隊伍資源。注重社區人才隊伍中年齡結構、專業能力、性別比例之間的調節,充分發揮社區在基層社區治理過程中的主陣地作用。二是積極拿出舉措吸納年輕人到社區工作,明確目標導向,完善晉升通道,構建穩定性強的社區人才隊伍。三是健全激勵機制。樹立“拴心留人”到“拴薪留人”理念,使社區能夠留得住年輕人,年輕人愿意到社區工作,喜歡社區工作,愿意為基層服務。
(二)建設一支知識化的社區人才隊伍
提供優質的社區居民服務,彌合黨群、干群關系裂痕,做好基層社區治理工作,需要建設一支知識化水平較高的社區人才隊伍。需要做到:
一是要注重培育社區人才隊伍的知識化結構水平。要培育具有社工專業與社會工作師資質的社區人才,為社區居民服務提供人力資源保障。二是要注重培養知識化結構豐富的社區組織與志愿者團隊。他們能有效彌補社區人才隊伍在日常工作中的缺位與失位問題,使社區的工作更有利于服務社區居民。三是要注重對社區人才隊伍的培訓力度。社區人才隊伍要注重“輸血”和“造血”功能的結合,每年組織專業技能培訓與業務技能培訓,使社區人才隊伍的知識能力儲備不斷適應團場社區發展的現實需要。
(三)構建一支專業化的社區人才隊伍
社區人才隊伍的建設,不僅要注重年輕化、知識化方面的構建,還要注重專業化能力的培養,隨著團場深化改革的不斷推進,團場社區居民需要的社會生活和生產需要的現實實際將會越來越多,需要有一支專業化的社區人才隊伍來為居民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
一是政府要有政策支持。鼓勵、支持、引導專業化的社區社會組織發展,專業化的社會組織可以有效彌補社區、“三供一業”在社區居民服務中的不足,為社區居民提供形式多樣的社區服務。二是社區人才隊伍自身要發展壯大。作為社區居民服務的主心骨,一定要加強自身能力建設,促進自身能力發展壯大,以飽滿的熱情和積極的服務態度為居民服務。三是根據社區發展的需要,打造一支擁有社區黨組織、社區居委會、社區志愿者、社區民間組織、高校(科研院所)社區理論者在內的專業化隊伍,服務社區居民。
社區是基層黨組織與群眾生活最接近的地方,是了解居民生活最直接的地方,只有打造一支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社區人才隊伍,才能更好地為社區居民服務,這也是重視和加強社區人才隊伍建設的最終歸宿。
參考文獻:
[1]社會工作概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王思斌主編,1999.
[2]青少年社會工作服務領域國家級標準發布[J].顏小釵,李海雁.中國社會工作.2019(19).
[3]淺析立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J].劉文彥.現代營銷(經營版).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