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文娟
摘要:隨著互聯網的迅速崛起以及智能終端的普遍應用,在融媒體時代的大背景下,新聞短視頻逐步成為一種新型新聞信息的傳播形式。短視頻不斷增多的同時,受眾對短視頻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新聞短視頻必須立足當下發展形勢,生產出原創的高質量內容,并借助其獨特的傳播策略滿足受眾需求,讓新聞短視頻在新時期取得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融媒體時代;新聞短視頻;內容生產;傳播策略
融媒體結合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優勢,充分利用多種媒介載體,是實現了集平臺、人力、宣傳于一體的新型媒體。在這種背景下,新聞短視頻運作模式不斷革新,觀眾瀏覽信息的方式也發生很大的改變,其傳播形式契合受眾的觀看習慣,短小精煉的傳播內容也與觀眾的興趣相投,新聞短視頻的傳播正是借助了此次良機,才發展的如此之快。但新聞短視頻仍處于發展階段,想要做到經久不衰,必需堅持創新,緊跟時代的潮流。
一、融媒體時代新聞短視頻的內容生產
(一)新聞信息的重要性是選題質量的關鍵
眾多不同的媒體平臺,其報道信息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把握事件的重要性,對于新聞短視頻的創作是極為關鍵的,但重要性的“大”與“小”也要根據平臺自身的報道形式與內容來抉擇。譬如,央視新聞的定位面向全球,實現多語種,多終端的立體化新聞信息共享。各地方電視臺著重于本地方重大新聞事件的報道。早間新聞和晚間新聞的報道內容也大相徑庭。不同的平臺,對信息傳播都有主次輕重之分,準確定位好平臺的生產內容,有助于提高新聞短視頻的質量。
(二)新聞信息的貼近性是贏得關注的關鍵
媒體平臺在關注社會重大新聞事件的同時,也應該把觀眾所關心的內容放在首位。面對不同層次的人群,表達廣大受眾的意愿,拉近與受眾的距離,贏得社會各界人士的信賴,其影響力才能夠被擴大,傳播價值才能被體現。中央電視臺經濟深度報道欄目《經濟半小時》在最新一期報道中就提到了就業困難的問題,由于新冠疫情的影響,許多企業不得不面臨停產,倒閉,裁員的現象,許多從業人員不得不面對失業找不到工作的困境。上海市奉賢區就業中心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構想——發放就業券。“券”里的民生關乎于百姓的生活,使眾多失業人員有了再次就業的機會。
(三)新聞信息的時效性是內容熱度的關鍵
隨著眾多視頻軟件的普及以及傳播渠道的拓展,信息生產的及時迅速是提高話題熱度的關鍵所在,在最短的時間內緊扣社會熱點,真實精確地反映出新聞信息的原本面貌。每當新聞事件發生,網易新聞、新浪新聞、騰訊新聞、搜狐新聞等各大新聞軟件,抖音、快手、微視等短視頻平臺都會在第一時間進行現場報道與轉載。四川涼山時隔一年再次發生森林火災,人民日報、騰訊網、新京報等眾多媒體進行直播報道,能讓眾多網友時刻關注火災的最新進展與動態。
二、融媒體時代新聞短視頻的傳播策略
(一)提高優質視頻內容,吸引觀眾眼球
新聞短視頻相比其他傳播形式來說,主要優勢在于通過視聽方式傳達,傳播速度快,時間短但內容精煉,觀眾易懂且記憶深刻。好的視頻大部分都會有新穎且一針見血的標題,當觀眾看到這個標題就會情不自禁點開觀看。所以制作優質視頻最關鍵的一步是有一個極具沖擊力的標題。第二步往往體現于視頻的前半部分,集中報道新聞事件的來龍去脈。因此,對于新聞短視頻的制作者而言,要在最短時間內吸引觀眾眼球,就必須提高短視頻的內容質量,注重視頻的整體構造,增強對社會正能量新聞信息的挖掘與傳播,創作出原創優質、可視可懂的新聞素材。
(二)綜合多種元素傳達信息,豐富表現形式
以往的傳統新聞報道方式,常常會使觀眾產生一種嚴肅感和枯燥感,與觀眾的審美需求相距甚遠。在制作新聞短視頻時,角度立意要新,多借助新的表現形式與技術手段尋求獨特與創新,使新聞信息既符合大眾,又具有極強的表現力。綜合運用畫面、解說、聲音、字幕等多種要素增強新聞短視頻的感染力,達到內容與藝術的相互融合,相互滲透。新聞短視頻有時摒棄傳統的制作方式,采用無解說,同期聲的表現形式更能傳遞新聞信息的真實與情感,滿足觀眾視聽上的需求。除此之外,還可以運用動畫,音效等多種形式豐富畫面內容,打破觀眾對傳統新聞視頻嚴肅枯燥的刻板印象。
(三)增強互動與情感表達,實現情感共鳴
新聞報道一向都要求客觀、真實。但在新聞短視頻的領域新聞不僅做到了這些,還突破以往的敘事模式,在表現形式上增強與觀眾的互動,突出情感力量,引發觀眾情感上的共鳴以及對事件的深刻反思。2019年一則新聞短視頻合集《有太多人在街頭痛哭過》,視頻中合肥一女子駕車停在路邊放聲大哭,她說:已經加了兩個星期班,好不容易可以正常點下班,但被導航繞得找不到回家的路。網友評價:她崩潰的不是找不到路,而是生活。短短十幾個字,說出了多少人的心聲。
又如杭州一小伙因為逆行騎車,被交警攔下。在他接完電話后,突然將手機摔掉,情緒崩潰,癱坐在地上抱頭痛哭。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當這則視頻發布后,看到的觀眾大部分都能體會到他們的心情,也不由自主會想到自己生活里的艱辛。適當發布這些情感力量大的視頻,不僅能引發觀看者的情感共鳴,還能加劇情感張力,增進新聞短視頻媒體與平臺用戶的情感交流。
三、總結
新聞短視頻作為現代傳播最有輿論影響力的平臺之一,生產優質原創的內容是首要,把握事件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將傳播內容定位于廣泛受眾,選題貼近百姓的生活,以最短最快的速度傳送到各大媒體,講求事件的時效性,為觀眾提供最真實準確的新聞信息。
除此之外,新聞媒體工作者需要不斷提升媒體修養和技術水平,打破以往的傳播理念,創新新聞短視頻的傳播策略。在創作短視頻時深入到群眾中去,增強與觀眾的互動,引發情感共鳴。不斷汲取其他平臺的創作優勢,融合多種視聽元素,豐富畫面的表現形式,實現傳統媒體與現代媒體的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星.融媒體打造優質新聞短視頻的路徑探析[J].《新聞研究期刊》,2020.06.
[2]謝悅.新華社新聞短視頻的內容生產策略[R].《中國微電影短視頻發展報告(2019)》,2020.05.
[3]劉英.融媒體環境下新聞短視頻傳播研究[J].《中國報業》,2019.10.
[4]顧潔,梁春陽.短視頻新聞的主流價值傳播策略[J].《青年記者》,2019.02.
[5]王衛明,嵇健.融媒體環境下主流媒體的短視頻傳播策略[J].《現代視聽》,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