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安琪
摘要:現代社會經濟社會飛速發展,現代陶藝發展開始突破“實用性”自身,不同的歷史背景催生出不同的設計思想,被不同的文化所主導,但是我們不能否認的是即使是現代生活中,我們所使用的很多器物,其器型的設計、功能與古代有很大的相似之處,它們凝練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創造才能,當今陶藝設計更是在繼承中不斷發展。
關鍵詞:發展;思想;實用性;功能
一、前言
在造物藝術中,延續歷史最長的莫過于陶藝,人類為了生存和發展,不斷創造。在漫長的實踐過程中,陶藝工藝技術日漸完善,在不同的時代陶藝除了日常生活用具外,還承擔不同的作用。
現代社會經濟社會飛速發展,在和平與繁榮、物質資源充足的背景下,陶藝發展開始突破“實用性”自身,傳達出作者本身的思想。中國的哲學發展在幾千年來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工藝美術的發展和中國一代又一代人,在現代藝術創作中不難看到優秀的哲學思想對藝術品的影響。
二、中國古代工藝美術設計思想體現
(一)不同時期的工藝美術發展背景與文化內涵
原始社會時期工藝美術的發展更多的是為了滿足人類生存的需求,陶在此時開始應用,作為生用具,所以更多是為了追求功能上的實用價值;夏商周時期社會生產力相比原始社會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奴隸社會的建立具體表示在對器物的規格要求與階級對應;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動蕩不安,戰爭頻繁,佛教盛行;隋唐時期迎來了中華民族的大一統,社會經濟文化有了較大進步,對外交流日益密切,此時的工藝美術器物中體現著自信與繁榮的大國風范;宋代崇文,元代尚武,在工藝美術上有各自不同的風格,皆能體現出不同的思想文化;明清時期是封建社會的末期,此時的手工業、科技生產技術的發展,使得工藝美術的技術日趨完善。
(二)古代優秀的工藝美術設計思想
不同的歷史背景催生出不同的設計思想,它們凝練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創造才能,使我們沿用至今。
(1)原始社會時期的器物以實用性為主,其敬畏自然的思想在器物上有充分的體現,以最原始最樸素的思想主導工藝美術的創作。其設計思想為質樸、充滿標號性的抽象裝飾,實用和裝飾性的統一。
(2)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各國呈現不同的工藝美術風格特點,地方性、多樣性發展的同時,各個國家的工藝美術呈現大同小異的特點。
(3)唐代的工藝美術發展體現了唐代科技水平發達和綜合國力的強盛。在工藝美術設計之時人們開始更注重人的意識的解放,創作風格自由灑脫。在設計時也受外來文化的影響,設計思路和風格不斷開擴。
(4)明代的工藝美術設計受王守仁“知行合一”“格物”等思想的影響,重視實踐,發展科技。在工藝美術設計中不難看到科技的進步與工藝技術的發展。尤其是明代家具的設計理念,在取材上、工藝上、結構上都注重美,且符合人體工學。
三、現代陶藝
(一)現代陶藝的主要發展方向和風格
現代作為一個與“古代”相對的時間概念詞,其所表達的內涵往往是一種態度和一種思想方面的傳達。現代陶藝的概念十分廣泛,其中不僅僅是指陶藝的器物,甚至包括特定材質的雕塑作品、公共藝術作品。相較于傳統陶藝的盡善盡美的工匠性,現代陶藝往往包含重大歷史題材、包含作者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的表達,甚至可以反映一種或樸實或親情或仁愛的優秀品德。
現代陶藝的服務對象不再是封建社會地主階級,變得趨向大眾審美和主流價值,更加貼近生活。社會不斷發展消費水平不斷提高,陶藝不僅僅作為生活用具出現,許多極具觀賞價值的陶藝作品開始越來越多的出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機械化批量生產使得最普通的大眾消費者群體也可以享受的陶藝作品樂趣,小到一個茶杯一個陶碗,大到一個花瓶一個擺件,這些帶給人們的不止是生活的便利,更多的作為使用者的美的享受。
(二)現代陶藝在工藝和設計思想的發展
現代陶藝在發展類型上大致可分為日用型陶藝、雕塑性陶藝、綜合類陶藝,在技術上大致分為機器批量生產的商品性質陶藝、手工成型的藝術品類陶藝、運用現代材料的組合性陶藝。
(1)日用型陶藝是在傳統陶藝的基礎上,刪去不必要的繁瑣裝飾,使得實用性功能性成為第一要素的生活用具。現代陶藝日用型在以功能性主導的同時,其設計理念不斷改進,使人們在使用的同時可以獲得美的享受。
(2)雕塑性陶藝在現今生活中越來越多的出現在普通人的生活,對于大眾來說也可以輕而易舉的得到到精神方面的享受。這類型的陶藝與日用型不同,實用性和功能性不是做重要的,在引起大眾共鳴的同時,作為改善生活的趣味性藝術品。
(3)綜合類陶藝的發展往往伴隨著新型材料的出現不斷發展變化。將陶瓷與其他綜合材料結合。其用途也可分為實用類和裝置類兩種。與其他材料的結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彌補陶瓷這種材質的脆性大等方面的不足,更具實用性和觀賞性。
四、現代陶藝思想表達方面與古代工藝美術的異同
現代陶藝設計不僅僅是傳承古代工藝美術的思想,受西方設計藝術思想的影響,也受時代發展的影響。以下僅從古代工藝美術設計思想與現代陶藝設計思想兩者比較,探討陶藝的傳承與發展。
相同點:中國古代工藝美術發展歷史漫長,展現出許多優秀的設計思想,其中包括“實用性與功能性的統一”、“使用抽象語言裝飾”、“實用和美的統一”、在設計上也充滿科學性和設計感、重視實踐,發展科技等等。這些主張即使是在今日的我們看來也是十分先進和優秀的設計思想,更是與西方所倡導的許多設計思想不謀而合。
不同點:由于受時代的限制,古代工藝美術往往帶有統治者的政治主張,帶有鮮明的宗教色彩和階級分化。這在現今看來是必須去除的,現代設計追尋的應該是服務大眾和為人民設計的宗旨。除此之外,古代工藝美術很多繁瑣的不必要的裝飾,帶有明顯的宮廷色彩的設計不是現代設計所應該追求的方向。
五、總結
對傳統藝術傳承,加入當代設計理念,找尋藝術創作更多可能性,并進行超越和反詰,實現傳統陶瓷藝術向當代藝術跨越。對于傳統的工藝美術設計我們不能一味的否定,要能看到我們本民族厚重的歷史文化和精神積淀。從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對于我們現代的陶藝工作者來說至關重要。要樹立文化自信,我們要扎根中華民族傳承幾千年的工藝美術設計思想,建立大國工匠精神,并不斷發展使其更符合時代的潮流和人民群眾的要求。
參考文獻:
[1]柳宗悅.工藝文化[M].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 2018.
[2]齊彪.陶藝的起源與流變研究[M].山東美術出版社,2008.
[3]田自秉.中國工藝美術史[M].東方出版中心,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