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翠
摘 ?要:目的 ?分析護理新理念在消毒供應中心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將2017年8月~2018年8月通化市中醫院未實施護理新理念的消毒供應中心的工作人員設為對照組,將2018年9月~2019年9月實施了護理新理念的工作人員設為研究組,比較實施護理新理念前后消毒供應中心的工作優劣情況。結果 ?實施護理新理念后,消毒供應中心的消毒滅菌合格率、物品洗滌合格率以及包裝合格率均顯著高于實施前,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通過實施護理新理念,能夠有效提升消毒供應中心的管理水平,并顯著提高消毒工作的合格率,有助于降低因消毒不合格而發生醫療不良事件的風險。
關鍵詞:護理;新理念;消毒供應中心;管理;消毒滅菌;感染
中圖分類號:R47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0)-11-0036-02
消毒供應中心是一所醫院內重要的供應多種無菌物品的單位,同時也承擔著清洗醫療器械、包裝以及消毒滅菌等工作,且與多個科室都有關聯,因此消毒供應中心的工作質量優劣是影響臨床診斷、治療以及預防院內感染等工作的重要因素[1]。確保消毒供應中心所提供的物品、器械等符合消毒滅菌要求,使醫護人員能夠安全的開展醫療服務,也是對就診病人的負責。為提高消毒供應中心的管理水平,提高工作質量,我院就護理新理念在消毒供應中心管理中的效果進行了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實施護理新理念的時間(2018年9月)為界限,將2017年8月~2018年8月消毒供應中心的工作人員作為對照組,將2018年9月~2019年9月消毒供應中心的工作人員作為研究組。在兩個組別的時間段內,消毒供應中心均無人事變動,具體為男性4名,女性9名,年齡23~45歲,平均(27.7±2.3)歲,主管護師3名,護師2名,護士4名,工人4名。
1.2 ?方法
自2018年9月開始實施護理新理念,具體的內容如下:①對人員進行護理新理念培訓。制定培訓的內容與考核的方式,對護理人員嚴格開展培訓工作并進行相關考核,加強對工作環境的改善,提高個人工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保持良好的自律能力,深入學習預防院內感染的多種措施與注意事項,時刻注意防范可能出現的危險,提高護理人員之間的交流與協作水平,鼓勵相互協助、相互監督、相互提醒,以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工作人員在上班時應保持衣帽整潔,對受到污染的衣物要及時更換并進行消毒清洗;同時,工作人員要有主人翁意識,將自己發現的問題及時上報或是提出自己的改正意見,共同促進消毒供應中心的進步。②加強技能培訓。對工作人員進行器械保養、消毒清洗以及使用方法等內容的培訓,使其了解院內所有器械的正確使用、保養、消毒清洗以及保存等方法,對于不常用的器械要妥善保存并做好留底,以方便后續包裝;污染、清潔以及已滅菌的物品要進行嚴格的區分,不同的器械包、治療包需要有物品卡與操作說明以防止差錯,對滅菌的物品需要定期進行隨機抽樣并進行細菌培養檢查,對未達到滅菌要求的物品則必須重新滅菌。③對消毒供應中心的管理制度進行完善。工作人員要嚴格按照消毒規程進行操作,嚴格落實監督管理機制,做好巡查記錄,發現異常情況時及時記錄并予以處理,記錄院內消毒工作不完善事件并進行討論,以便后續進行針對性整改;要明確各個崗位的職責,相互之間進行檢查與督促,在完成每日工作時需要做好清潔整理工作,每一周都需要進行一次大掃除,每一個月都需要對室內空氣進行細菌培養檢查并進行滅菌處理;存放無菌物品的房間不得堆放任何雜物,非消毒供應中心人員不能擅自入內,拿取或存放無菌物品時需要更換專門的衣物、鞋子,并戴上口罩、一次性無菌手套等。④完善人員獎懲制度。要調動消毒供應中心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需要對現有的獎懲制度進行完善,對工作優秀的人員予以院內表揚與實質性的工資獎勵,對工作能力相對較差的則要加強培訓與教育,并進行適當的鼓勵,增強個人責任心;同時要采用定期巡檢查與隨機抽查相結合的方式對工作人員進行考核,確保獎懲的公平、合理。⑤對現有工作流程進行強化。消毒供應中心的物品回收、清洗、保存等流程均需進行記錄,并定期進行審查,按照相關標準嚴格對清洗后的器械進行分類保存,對于特殊器械應仔細閱讀說明書后嚴格進行操作,確保器械包裝期間的清潔、干燥以保證良好的使用性能;凡是傳染性疾病或是疑似傳染性疾病的患者所使用過的物品均需要進行初步消毒,包裝合格后再送到供應室,利用高壓蒸氣滅菌后再進行常規的處理。
1.3 ?評價指標
隨機選取兩段時間內消毒供應中的各500份樣品,對消毒滅菌合格率、物品洗滌合格率以及包裝合格率進行調查并作對比。同時選取相同的60名其他科室的醫護人員對消毒供應中心的工作進行評分,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表明對其工作越肯定。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得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人員工作情況比較
研究組的消毒滅菌合格率、物品洗滌合格率、包裝合格率均顯著優于對照組,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工作評價得分情況
研究組的工作評價得分為(96.2±3.7)分,對照組則為(83.3±4.1)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 =18.093,P<0.05)。
3 ?討論
消毒供應中心是醫院工作必不可少的一個組成部分,如果消毒滅菌工作做得不夠好,不符合相關標準,則會導致全院性的感染,對前來就診的患者造成不良影響,甚至可能引發嚴重的醫療事故[2]。在消毒供應中心的管理工作中,需要在主管護師的帶領下開展工作,負責醫療器械、敷料的制備、包裝、消毒、保養以及登記等工作,需要對常用的醫療器械的質量進行檢查,及時發現損壞情況并進行修理,做好相關登記工作,同時需要嚴格按照消毒供應中心的規章制度進行操作,預防發生不良事故。同時,消毒供應中心需要各班人員明確分工,相互協作,共同完成中心的各種任務,嚴格執行物品發放、領取以及使用等相關手續,確保一切物品的發放都有據可查,并保持統一的賬目,定期進行清點。在遇到一些實際問題時,還需要發揮創造力,發揚自力更生、勤儉節約的精神,自己動手制作部分簡易物品[3-4]。通過以上工作,消毒供應中心才能正常運轉,并盡量確保所提供的物品、敷料或是器械等符合衛生標準,降低發生院內感染的風險[5]。
同時,為確保消毒管理中心能夠高效、有序的運行,還需要一套科學合理的人員、物品以及環境等多種管理制度,對工作人員的各項工作進行明確的規定或予以指導,制定合理的審查標準。加強消毒供應中心的管理,提升消毒滅菌工作的質量,對于提高醫院醫療工作的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實施護理新理念,提高消毒供應中心工作人員對于消毒滅菌工作的重視,提高個人意識與技能水平,在工作中能夠嚴格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規范操作,并積極的對工作中的不完善之處進行糾正,從而降低發生不良事件的風險[6-7]。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在實施護理新理念之后,消毒供應中心的消毒滅菌、物品洗滌以及包裝合格率均有顯著的上升(P<0.05),工作評價得分也有顯著的提升,表明護理新理念的實施能夠切實有效的改善消毒供應中心的管理水平與工作質量,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發生院內感染的風險,提高器械的使用效益。
參考文獻
[1]邵小玲.護理新理念在消毒供應中心管理中的應用評價[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9,11(16):174-175.
[2]高秀梅.護理新理念在消毒供應中心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9,10(6):103-104.
[3]趙海燕,張曉梅,俞慧.護理新理念在消毒供應室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49):183-184.
[4]李秀貞.在消毒供應中心管理中護理新理念的應用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7(5).234-234.
[5]蔣瑩;.護理新理念在消毒供應中心管理中的應用[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78):113-113.
[6]郝燕,劉海英.護理新理念在消毒供應中心管理中的滲透[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09):9+13.
[7]李秀貞.在消毒供應中心管理中護理新理念的應用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4(05):24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