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文娟
摘 ?要:目的 ?研究并且進行分析循證護理在神經外科顱腦損傷所有患者中的使用情況。方法 ?選取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南區于2015年7月~2018年2月收治的120例神經外科顱腦損傷患者,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患者有60例。對照組使用傳統的護理模式,觀察組使用循證護理方法,觀察對照組與觀察組兩組護理情況,觀察并發癥發生率等,并且將兩組進行比較。結果 ?觀察組采用循證護理措施,其并發癥發生率為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綜合滿意率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研究表示循證護理有效。結論 ?建議在神經外科顱腦損傷患者中展開循證護理方式,可以顯著的減少臨床并發癥發生率以及死亡率,同時也可以降低病癥總發生率,值得臨床使用。
關鍵詞:顱腦損傷;循證護理;神經外科;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6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0)-11-0096-02
神經外科顱腦損傷病情發病速度快、病情險惡,并且多病發癥,前期給予機械治療通氣治療十分必要的,同時可以降低疾病的殘疾率以及死亡率,完善患者生活品質。在醫治的過程中對護理的要求比較高,假如不能給予及時的有效、科學的護理,將會帶來不良的影響,更有可能會對患者造成致命的傷害。近些年,神經外科顱腦損傷使用循證護理模式,得到了人們的認可。近些年,現代的護理科學研究取得了進步,循證護理是一種新的護理模式被人們引入到各種疾病的醫治中,循證護理給人們提供了高品質的護理方式[1]。本院選取120例神經外科顱腦損傷患者分為兩組進行治療,研究分析循證護理的治療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南區2015年7月~2018年2月的120例神經外科顱腦損傷患者,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60例。其中對照組: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6例;年齡19~70歲,平均年齡為(43.5±3.4)歲;21例顱骨骨折患者,20例硬膜外血腫患者,9例閉合性顱腦外傷患者,10例開放性顱腦外傷患者。觀察組: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齡17~67歲,平均年齡為(42.6±3.2)歲;20例顱骨骨折患者,20例硬膜外血腫患者,9例閉合性顱腦外傷患者,11例開放性顱腦外傷患者。全部患者及家屬均同意,并簽訂知情同意書。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患者資料進行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為本院確診的神經外科顱腦損傷患者;②均經過經倫理委員會審批批準且審核通過。
排除標準:①排除患有重大并發癥的患者如急性心臟病患者;②存在精神病史患者;③患者或家屬不接受本院護理方案的患者。
1.3 ?方法
觀察組采用常規化的護理干預,主要的內容有體征觀察、康復護理干預、用藥指導、風險干預、營養支撐等。
實驗組采用循證護理干預,主要工作有:①成立循證護理小組,對展開急診醫治的護理工作者進行循證護理方式的理論教育培訓,掌握相關知識內容。②針對循證護理問題的提出,依據神經外科顱腦損傷的臨床特征和理論支持,根據每位神經外科顱腦損傷患者的發病因素、臨床癥狀、進行依據、提出的問題,例如住院前急救護理方面的額實施,依據病情狀況的輕重以及急診檢測出的結果決定了是否進行手術,進行手術之后如何防治休克、如何防治顱內高壓如何預防肺部感染,如何進行心理上的安慰配合的醫治,總結出護理要素。③循證護理的支持,依據提出的相關問題,與相關的病情變化相結合,依據證據的可靠性、真實性采取科學的評價且作出具有針對性的護理辦法和方案。④使用循證護理的實施,嚴格監測呼吸的節律、頻率和幅度的變化,假如發現呼吸<8次/min或者>35次/min,可以立刻應用呼吸機的輔助呼吸,血氧飽和度的監測并且連續的進行,依據血氧飽和度的高低,采取及時的調節氧氣溶度與氧氣流量,持續高熱的人員努力采取冰帽以及冰毯物理進行降溫處理,在物理降溫的基礎上加入氨基比林等藥物實現輔助降溫。
觀察兩組患者護理1個月后,并發癥發生率(神經遲緩、腦水腫、腦缺血等);無明顯并發癥率=(1-并發癥發生率)。患者護理滿意率。其中綜合滿意率=(基本滿意+十分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9.0統計學的軟件處理,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并發癥對比
研究表示觀察組并發癥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滿意程度
觀察組的綜合護理滿意率高于對照組,兩組進行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的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現代醫學表示,神經外科顱腦損傷早期確診和急診處理提高存活率是關鍵問題,相關護理也是重點。循證護理通過相關步驟將常規的護理方式進行改變升級[2]。神經外科顱腦損傷患者手術后容易發生肺部感染等病癥狀,嚴重的影響患者生活品質,高效的護理方式十分重要,循證護理方式可以顯著的提升顱內損傷患者的臨床醫治效果以及后期的預后級[3-4]。
在創傷性患者中居首位的是神經外科顱腦損傷患者,然而臨床醫治的重要方法是腸內營養支持以及機械通氣[5]。若操作不當,則會引發腹脹、反流、腹瀉等并發癥,不但會加重患者的病情,而且會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根據實際情況來看,在醫學上選用循證護理是一種全新的護理觀點,能有效為患者提供舒適的護理,從醫院相關研究中可以得知,采取循證護理對于協調與增強醫護關系有一定的幫助作用,可以為患者提供行之有效的護理方案,補足傳統護理中存在的不足之處[6]。針對重型顱腦損傷的患者,如果患者發生應激反應,會加重胃黏膜損傷,這時便需要采取腸內營養[7-8]。針對常年臥床的老年患者,由于長時間臥床以及意識出現障礙,會使得患者出現便秘情況,這時,護理人員應每間隔2h對患者鼻飼進行溫開水濕潤。以上研究表示。觀察組采用循證護理措施,其并發癥發生率為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綜合滿意率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表示循證護理有效。
由上可知,采取循證護理方式,有效打破了傳統思維,使其護理真正成為需要研究的基礎專業,因此,在今后護理實踐中,應不斷的改進護理質量從而提升患者滿意度。
參考文獻
[1]張青.循證護理對重癥顱腦損傷患者下肢靜脈血栓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02):238-239.
[2]尤海英.探討循證護理在神經外科重型顱腦損傷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14):91+95.
[3]高麗莉.對接受經皮氣管切開術的顱腦損傷患者進行循證護理的效果觀察[J].當代醫藥論叢,2017,15(24):34-36.
[4]林辛.循證護理對重癥顱腦損傷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影響[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7,25(04):44-46.
[5]于微.優質護理對神經外科顱腦損傷患者睡眠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29):7-8.
[6]崔惠敏.循證護理和自護效能評價在顱腦損傷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5,21(06):115-116.
[7]劉麗梅,王金珠,李慧,等.優質護理對神經外科顱腦損傷患者睡眠質量的影響[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9(20):247-248.
[8]錢改萍.循證護理對神經外科顱腦損傷患者并發癥的應用效果觀察[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5,28(09):1243-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