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娜娜

摘 ?要:目的 ?研究幽閉恐懼癥磁共振檢查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干預的效果。方法 ?擇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間德州市中醫院收治的幽閉恐懼癥磁共振檢查的82例患者,利用隨機數表法對患者分為實驗組與參照組,每組各41例。參照組通過常規護理,實驗組予行心理護理干預,討論患者的干預前后情緒評分、圖像質量結果及護理效果。結果 ?①幽閉恐懼癥磁共振檢查患者干預前情緒評分具有一致性(P>0.05),實驗組干預前后焦慮、抑郁情緒評分低于參照組,組間具有明顯差異(P<0.05)。②實驗組圖像質量評分高于參照組,組間具有明顯差異(P<0.05)。③實驗組幽閉恐懼癥磁共振檢查患者護理效果高于參照組,組間具有明顯差異(P<0.05)。結論 ?幽閉恐懼癥磁共振檢查患者開展心理護理干預效果確切,能夠緩解患者焦慮及恐懼癥狀,從而提升其磁共振檢查圖像質量。
關鍵詞:幽閉恐懼癥;磁共振檢查;心理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R473.74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0)-11-0099-03
磁共振檢查是臨床多種疾病的診斷方式,其準確性、安全性水平較高,臨床中大部分患者在磁共振檢查中均存在一定的不安現象,一般多因檢查房間的噪聲、設備構造、檢查時間過長、空氣不流通等因素所致,極易造成患者發生焦慮現象。但是,對于臨床中部分幽閉恐懼癥患者而言,磁共振檢查在封閉狹小的磁共振位置極易發生焦慮現象,故影響了其檢查結果[1]。對此,本研究對幽閉恐懼癥磁共振檢查患者護理措施加以研究,討論心理護理干預的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擇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間德州市中醫院收治的幽閉恐懼癥磁共振檢查的82例患者,利用隨機數表法,其中分為實驗組(n=41)與參照組(n=41)。實驗組幽閉恐懼癥磁共振檢查患者男19例,女22例;年齡分布18~71周歲,平均年齡(42.96±9.11)周歲。參照組幽閉恐懼癥磁共振檢查患者男19例,女22例;年齡分布18~71周歲,平均(42.96±9.11)周歲。幽閉恐懼癥磁共振檢查患者年齡、性別結果未見顯著差異(P>0.05),其校準結果對比值與統計學要求一致。本研究經倫理委員會審核并批準。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全部患者均經由個體檢查確診為幽閉恐懼癥;②患者了解本研究,自愿參與。
排除標準:①語言、聽力異常;②心腦血管疾病;③惡性腫瘤;④精神類疾病[2-4]。
1.3 ?方法
參照組通過常規護理,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對其實施簡單教育,使其了解磁共振檢查流程和重要性,對患者予以指導,降低其焦慮情緒。
實驗組予行心理護理干預,檢查前,與幽閉恐懼癥磁共振檢查患者進行溝通和交流,對患者開展健康教育,盡量不使用過多的專業術語,采用親切、和藹的態度與患者溝通。對于患者及其家屬的各項疑問加以解答,降低患者的疑慮。同時,全面了解患者的幽閉恐懼癥形成原因及發病狀態,通過多種形式使其了解幽閉恐懼情況,并介紹磁共振檢查期間的注意事項,以便于提升患者的護理依從性。檢查期間,對患者情況實施密切觀察,如患者過于緊張,則給予其吸氧,降低其胸悶、頭暈、心悸發生率。如果患者在檢查期間存在無法改善的緊張、焦慮現象,則給予患者咪達唑侖鼻內滴注,使患者能夠保持鎮靜狀態,穩定其情緒。
1.4 ?觀察指標
應用焦慮自評量表,抑郁自評量表評價幽閉恐懼癥磁共振檢查患者的焦慮及抑郁情緒,標準分100分,分數越高,則表明患者的不良情緒越嚴重[5]。評估兩組患者的磁共振圖像質量,滿分10分,分數越高,則表明其圖像質量越高。
幽閉恐懼癥磁共振檢查患者護理效果:顯效為患者在檢查期間能夠完全配合檢查,一次性通過磁共振檢查;有效為幽閉恐懼癥磁共振檢查患者在磁共振檢查期間順利性不足,與患者進行多次交流后完成檢查;無效為患者無法進行檢查,檢查期間多次中斷溝通后仍無法配合檢查[6]。總有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分析
全部82例幽閉恐懼癥磁共振檢查患者病案數據采用SPSS19.0軟件之中,實驗組與參照組干預前后焦慮、抑郁情緒評分及圖像質量評分通過(x±s)表示,行t檢驗。幽閉恐懼癥磁共振檢查患者護理效果情況以[n(%)]表述,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幽閉恐懼癥磁共振檢查患者干預前后焦慮、抑郁情緒評分比較
對比幽閉恐懼癥磁共振檢查患者干預前后情緒評分,幽閉恐懼癥磁共振檢查患者干預前情緒評分具有一致性(P>0.05),實驗組干預前后焦慮、抑郁情緒評分低于參照組,組間具有明顯差異(P<0.05)。見表1。
2.2 ?幽閉恐懼癥磁共振檢查患者圖像質量評分比較
實驗組圖像質量評分(7.34±0.41)分,參照組圖像質量評分(5.59±0.59)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15.596,P=0.000)。對比幽閉恐懼癥磁共振檢查患者圖像質量結果數據,實驗組圖像質量評分高于參照組,組間具有明顯差異(P<0.05)。
2.3 ?幽閉恐懼癥磁共振檢查患者護理效果比較
對比幽閉恐懼癥磁共振檢查患者護理效果情況,實驗組幽閉恐懼癥磁共振檢查患者護理效果高于參照組,組間具有明顯差異(P<0.05)。見表2。
3 ?討論
對于部分存在幽閉恐懼癥的磁共振檢查患者,在狹窄、封閉的檢查中,患者發生存在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問題,造成患者存在極大的恐懼、焦慮癥狀,其控制難度較高。鑒于此,本研究對于幽閉恐懼癥患者磁共振檢查期間實施心理護理干預,結果顯示,幽閉恐懼癥磁共振檢查患者干預前情緒評分具有一致性,實驗組干預前后焦慮、抑郁情緒評分低于參照組,實驗組圖像質量評分高于參照組,實驗組幽閉恐懼癥磁共振檢查患者護理效果高于參照組。心理護理干預主要依托于患者實際情況,根據患者幽閉恐懼癥實際情況,對其開展心理護理,在極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狀態,緩解其檢查期間的心理不適感,穩定患者血壓及心率,從而改善患者不良情緒,保障患者放松狀態,極大程度上提高患者檢查順利性。另外針對心理護理干預仍無法緩解的幽閉恐懼癥患者而言,通過輔助藥品實施檢查十分必要,能夠提升其檢查成功率,避免患者發生過于恐懼及焦慮的現象。
綜合以上結果,本研究給予幽閉恐懼癥磁共振檢查患者心理護理干預,患者心理狀態有效得以改善,同時可提高其磁共振檢查圖像質量,因此心理護理干預幽閉恐懼癥患者磁共振檢查中具備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陳榮萍,文正青,羅方,等.音樂療法+心理護理干預在幽閉恐懼癥病人行核磁共振成像中的應用研究[J].全科護理,2020,18(4):451-454.
[2]繆小惠,任麗,石亞娜,等.精細化護理在幽閉恐懼癥患者MRI檢查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計算機成像雜志,2018,24(4):352-355.
[3]周意.35例幽閉恐懼癥行磁共振檢查予正念及漸進式肌肉放松技術干預的效果評價[J].心理月刊,2020,15(2):35,37.
[4]遲小茼,董桂青,鄧凱.護理干預在幽閉恐懼癥患者磁共振檢查中的影響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7):35,44.
[5]羅紅梅,周光華.幽閉恐懼癥患者在核磁共振檢查中的護理干預和效果評價[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9,26(1):159-160.
[6]丁歡.針灸聯合情志護理對幽閉恐懼癥核磁共振檢查的依從性研究[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8,16(12):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