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緋 潘榮霞
摘 ?要:目的 ?探析將優質護理服務應用于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鄆城縣中醫醫院于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間收治的260例心腦血管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分組法將其分為觀察組(采取優質護理)和常規組(采取常規護理),每組130例。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護理效果及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進行分析研究。結果 ?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和臨床治療總有效率與常規組相比明顯較高(P<0.05),組間比較差異較為明顯。比較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在護理前無統計學差異(P>0.05),與護理前相比,經過護理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均有明顯提高,且觀察組改善程度較高,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相對于常規護理來說,把優質護理方式應用于內科心血管疾病護理中實施效果顯著,不僅提高了患者生活的質量,而且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達到95.00%以上,獲得了患者的高度滿意,臨床上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優質護理服務;心腦血管內科;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0)-11-0101-02
心腦血管疾病在心內科疾病中屬于比較常見的范疇,多發于老年群體。隨著物質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的飲食結構和生活作息較以往有較大的改變,近年來,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的概率顯著增加,并趨向年輕化[1]。此疾病發病快,病情兇險,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一旦發病會危及患者的生命[2]。由于心腦血管患者的特殊性,普通的護理已經無法滿足其護理需求,加之患者及家屬對疾病相關知識及日常的注意事項了解較少,目前迫切需要優質的護理服務來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患者對疾病的正確認識,在病房環境、飲食用藥、健康鍛煉等方面為患者提供優質的服務,促進患者康復。我院采取優質護理服務,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具體情況做以下匯報。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鄆城縣中醫醫院于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間收治的260例心腦血管患者隨機數字分組法分為觀察組130例(采取優質護理)和常規組130例(采取常規護理)。其中常規組男性患者73例,女性患者57例;年齡范圍在為31~76歲之間,平均年齡(50.64±16.58)歲。觀察組常規組男性患者75例,女性患者55例;年齡范圍在為32~75歲之間,平均年齡(51.33±17.02)歲。分析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可進行后續比較。
所有病患均知曉本研究的目的并自愿加入本研究;本研究獲醫院倫理委員會確認通過后執行。排除有嚴重并發癥、患有重大精神疾病和不配合本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常規組患者實施基礎護理,藥物和飲食護理等常規護理方法。
觀察組患者實施優質護理,具體內容包括:①臨床觀察: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體溫、尿量、腸胃表現和疼痛狀況進行密切的觀察。通過遵醫囑服用硝酸甘油片和酒石酸唑吡坦片等藥物來改善疼痛明顯患者的疼痛狀況。密切關注服藥物過程中,患者的身體反應,防止不良反應發生。密切關注患者的體溫狀況,給患者測量體溫2次/d,當患者有發熱現象時,及時給予降溫處理。患病期間特別關注患者的皮膚顏色、血壓、尿量以防患者發生心源性休克。②健康宣傳教育:醫護人員在護理期間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心腦血管疾病的產生原因和日常生活中需要加以注意的事項、向患者介紹治療的成功案例,使患者樹立對疾病的正確認識,全面了解自身的病情,在日常生活中對相關事項加以注意,更加積極配合治療。③舒適的休息環境:保持病房內勤通風換氣,提供空調設備使病房溫度控制在25℃左右,濕度控制在60%~70%,控制患者家屬探望時間,創造舒適的環境有利于患者修養康復。④心理干預:心腦血管疾病療效慢,需要經受長時間的治療,患者會容易心情煩悶、焦灼不安產生負面情緒影響治療效果,護理人員要主動與患者保持高頻率的溝通交流,耐心的傾聽并解答他們的疑惑,及時發現他們的不良情緒并進行安撫。通過親切的交談取得患者的信任,也可通過音樂療法,中醫按摩等使患者心情放松,緩解其不良情緒。指導患者家屬要多信任和鼓勵患者,使期獲得動力和信心積極配合治療,加速康復。⑤用藥和飲食方面的護理:將藥物的作用及不良反應如實告訴患者,避免患者用錯藥物。使患者了解不按醫囑用藥的危害,主動遵醫囑用藥。為患者制定科學營養的飲食計劃,多食用維生素豐富易消化的食物,少吃刺激性和添加劑過多的實物,通過健康飲食,提升自身抵抗能力,促進早日康復。⑥主動護理:醫護人員要改變思想觀念采取主動的護理方式,根據患者的實際發展狀況,主動為患者提供科學合理的護理,使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有效的改善,贏得患者的滿意和好評。
1.3 ?觀察指標
實施護理后,對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生活質評分量和護理滿意度情況進行比較和分析。療效評價:經心電圖檢查顯示正常,臨床癥狀全部消失為顯效;經心電圖檢查顯示明顯改善,臨床癥狀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為有效;臨床癥狀未得到改善或加重為無效。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借助Karnofsky功能狀態評分標準評價護理后的生活質量。80~100分為非常滿意;60~80分之間為比較滿意:低于60分為不滿意。護理總滿意率=(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24.0統計學軟件分析本次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用χ2檢驗。進行組間差異對比,當結果出現P<0.05則說明組間差異有統計學含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與常規組相比,觀察組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明顯較高,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滿意度明顯高于常規組,組間比較差異較為明顯(P<0.05)。見表2。
2.3 ?比較護理前后兩組生活質量情況
護理前兩組生活質量無統計學差異(P>0.05),兩組患者的護理后的生活質量評分與護理之前相比均有明顯提高,且觀察組生活的質量評分(87.26±2.68)分明顯高于常規組的(75.39±3.16)分,差異顯著(P<0.05)。
3 ?討論
近年來,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的概率顯著增加,而且趨于年輕化。此類疾病發病率和死亡率極高,給患者的生命造成嚴重的威脅。傳統的護理模式已經無法適應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現階段的需求,專業性優質的護理模式對患者來說顯得非常迫切需要[3-4]。這需要醫院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對護理模式進行不斷的完善和創新,從患者角度出發了解患者需要,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5-6]。
本院采取的優質護理服務從病情觀察、健康教育、心理護理、環境營造、主動護理等多方位出發,通過有效的護理方式,對患者的不良情緒進行干預疏導,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態,提高其治療積極性,為患者營造溫馨舒適的病房環境,保證患者充足的睡眠,為患者制定科學合理的飲食計劃,保證營養供給,提高患者抵抗疾病的能力,并且對患者的身體狀況以及各項生命體征進行密切的關注,保障患者穩定恢復。本研究通過對260例患者采用不同的護理方式進行分組護理,來探討優質護理在內科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結果顯示: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和臨床治療總有效率與常規組相比明顯較高(P<0.05),組間比較差異較為明顯。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在護理前無統計學差異(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較護理之前均有明顯提高,且觀察組改善程度較高,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相對于常規護理來說,把優質護理方式應用于內科心血管疾病護理中實施效果顯著,不僅提高了患者生活的質量,而且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達到95.00%以上,獲得了患者的高度滿意,臨床上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徐建中.優質護理服務在心腦血管內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8,6(09):116-117.
[2]林孔娟,張育平.優質護理服務在心腦血管內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黑龍江中醫藥,2018,47(04):103-104.
[3]江永求卓,宗吉.優質護理服務在心腦血管內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30):29-29.
[4]劉丹.優質護理服務在心腦血管內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10):243-244.
[5]周巧萍.優質護理服務在心血管內科臨床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5,12(21):95-97.
[6]袁聰.探討在心血管內科護理中優質護理服務的應用效果[J].醫藥前沿,2015,5(36):24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