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寧寧 李韜 劉紅敏
摘 ?要:目的 ?研究化學發光免疫法在腫瘤生物標志物檢驗中的應用。方法 ?選擇廣饒縣人民醫院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原發性腫瘤患者120例為觀察組對象,并選擇同期于我院行健康體檢者120例為對照組對象,均給予化學發光免疫法檢測,對比兩組研究對象經化學發光免疫法檢測后的各項指標。結果 ?觀察組患者各項腫瘤生物標志物水平比較對照組更高(P<0.05),惡性腫瘤患者CA125、CEA、AFP、CHE及AFU腫瘤標志物檢出陽性率占比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在行腫瘤生物標志物檢驗中采用化學發光免疫法,可為腫瘤早期診斷與治療方案設計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化學發光免疫法;腫瘤生物標志物;檢驗方法
中圖分類號:R730.43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0)-11-0147-03
腫瘤生物標志物顧名思義即存在于腫瘤組織、細胞中的物質,通過此物質的檢查,能檢驗患者體內是否存在腫瘤細胞,進而能對腫瘤患者進行進一步的檢查診斷,同時通過腫瘤生物標志物的檢驗,能使醫師對患者的病情有深入了解,診斷患者病情的發展情況,使腫瘤患者能得到更有針對性的救治。化學發光免疫法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腫瘤生物標志物檢驗方式,此檢驗方法通過對抗原、抗體的標記,能反映出腫瘤的發展方向和發生情境,使醫師對患者病情有更好的認識,保障患者后續的治療效果。本研究旨在分析研究化學發光免疫法在腫瘤生物標志物檢驗中的應用,現將此次研究結果介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廣饒縣人民醫院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原發性腫瘤患者120例為觀察組對象,其中男性63例,女性57例;年齡30~70歲,平均年齡(51.5±2.7)歲;病程5~36個月,平均病程(26.3±5.9)個月。并選擇同期于我院行健康體檢者120例為對照組對象,男性65例,女性55例;年齡29~69歲,平均年齡(51.7±2.8)歲;病程5~38個月,平均病程(26.5±5.7)個月。兩組間基礎資料比較差異不明顯,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所有參與本次研究患者家屬皆知情同意,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經病理檢驗,均為原發性腫瘤患者[1]。
排除標準:①患者有其他器質性疾病;②患者有精神病史;③患者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
1.3 ?方法
兩組參與對象均給予化學發光免疫法檢測,于清晨空腹下采集患者靜脈血3mL,置入生化管,給予3000r/min離心處理,持續15min后分離血清,用化學發光免疫法經化學發光劑標記抗原與抗體。儀器選擇為Roche Cobas e601電化學發光儀與相關試劑。
1.4 ?觀察指標與判定標準
①對比兩組研究對象經化學發光免疫法檢測后各項指標水平,包括糖類抗原(CA125,正常參考值<35U/mL)、癌胚抗原(CEA,正常參考值<5ng/mL)、甲胎蛋白(AFP,正常參考值<20ng/mL)、血清膽堿酯酶(CHE,正常參考值<5000U/L)、α-L-巖藻糖苷酶(AFU,正常參考值<40U/L)。②對比兩組研究對象的腫瘤生物標志物單個檢出陽性率,同樣是對CA125、CEA、AFP、CHE、AFU這五項指標的陽性檢出率進行統計分析。若數據值超出正常范圍,則為陽性。
1.5 ?統計學方法
將計量資料(x±s)、計數資料[n(%)]輸入到統計學軟件SPSS22.0中,分別經由t、χ2檢驗,若P<0.05則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各項腫瘤生物標志物指標檢出水平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各項腫瘤生物標志物指標檢出值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腫瘤生物標志物單個檢出陽性率對比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腫瘤生物標志物單個檢出陽性率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腫瘤生物標志物也被稱為腫瘤標記物,特征性存在于惡性腫瘤細胞中,是由惡性腫瘤細胞異常產生或機體腫瘤刺激產生的物質,通過對腫瘤生物標志物的檢測,可通過此物質充分反映腫瘤發生及發展過程,使醫師對患者的病情有進一步了解[2]。化學發光免疫法則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腫瘤生物標志物檢驗方式,由于此種檢驗方式操作較為簡單,準確率較高,則較為推廣[3]。化學發光免疫法主要包含無酶標記法與酶標記法這兩種檢驗方法,通過對抗原物質或抗體標記的發光檢測,直接對抗原或抗體檢驗標記,能較詳細地檢測出患者體內各項腫瘤生物標記物的指標值,用于腫瘤診斷中敏感性與選擇性較高。而在化學發光免疫法檢測過程中,則主要是對糖類抗原(CA125)、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血清膽堿酯酶(CHE)、α-L-巖藻糖苷酶(AFU)這五項指標進行檢測,其中AFU是肝癌診斷指標之一,此標志物缺乏敏感性,因此可用敏感性較好的化學發光免疫法對其進行檢測[4-5]。CEA是癌胚抗原,通過此標志物的檢測能反映出多種腫瘤病癥的發生情況,如肺癌、乳腺癌等。CA125則是卵巢癌、子宮內膜癌中的相關檢測標志物,若患者此指標值較高,且呈陽性,則患者需進行進一步檢測,以診斷是否患有此兩種腫瘤病癥。CHE則是則能對患者的肝功能進行相關數據的反映,若此項數據處于異常,則患者需對其肝臟部位進行進一步檢測。AFP同樣是肝癌的診斷指標之一。因此通過相關腫瘤生物標志物的檢驗,能對患者體內腫瘤細胞、組織的發生和發展情況有初步了解,醫師對患者的病情也能有更好的判斷分析,通過相關指標數值的檢測與表現,醫師能根據此類數據指標對患者制定有效且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使患者能得到更有效的救治,提高腫瘤患者的生存概率,保障患者的治療效果[6]。
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經化學發光免疫法檢測后顯示,其CA125、CEA、AFP、CHE及AFU腫瘤標志物檢出陽性率與指標水平比較對照組健康人群均更高(P<0.05),再次證實化學發光免疫法的應用對于腫瘤診斷與篩查有著積極意義。
綜上所述,在行腫瘤生物標志物檢驗中采用化學發光免疫法,可為腫瘤早期診斷與治療方案設計提供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吳永兵.化學發光免疫法在腫瘤生物標志物檢驗中的應用[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7,1(16):220-221.
[2]何繼宏.腫瘤生物標志物檢驗中化學發光免疫法的應用價值[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8,28(09):61-63.
[3]劉忠俊.化學發光免疫法在腫瘤生物標志物檢驗中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77):138-141.
[4]楊婷,王娜.化學發光免疫法在腫瘤生物標志物檢驗中的應用[J].中國保健營養,2018,28(30):383-384.
[5]秦旭峰,黃曉萍.化學發光免疫法在腫瘤生物標志物檢驗中的應用研究[J].人人健康,2019,16(23):352-353.
[6]廖聲凱,徐越,張礞.腫瘤生物標志物檢驗中化學發光免疫法的應用效果[J].智慧健康,2019,5(02):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