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丹妮
“咳咳咳……”
“你不會得流感了吧,你離我遠一點!”
流感侵襲學校,導致好多班級停課,這樣的對話竟成了我們的日常。班主任因此專門召開了班會,對我們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勤洗手,出門盡量戴口罩。一日午餐前,班主任給我們一人發了一顆糖蒜,要求一定要吃完,待會兒還要檢查。環顧四周,大家都皺起了眉頭。大蒜本身辛辣,吃完嘴巴還臭,我一點也不想吃,便偷偷把它藏了起來。直到一個男生試著嘗了一口,“真香效應”迅速在我們班蔓延開來。這個蒜的味道居然是酸酸甜甜的,我一下子愛上了它。
從那天起,在中午的食堂,總能看到我們班同學如餓虎撲食般搶奪那個裝著蒜的碗的身影。一碗的量完全不夠大伙兒吃,我們就端著碗去旁邊的班級問:“有沒有人不吃蒜呀,我們可以幫忙解決。”結果就是,食堂的蒜基本上被我們班消滅了。那段蒜味飄香的日子持續了一個多星期,而我,通過吃蒜比賽,榮幸地成了班里的“大蒜公主”。
現在想想,雖然大家嘴上嚷嚷著想要停課放假,其實心里還是挺怕得流感的,吃糖蒜也能給自己帶來一點安慰。畢竟恰逢期末,學習緊張,容不得一點耽誤。誰身體出現不適的癥狀,就會馬上去學校醫務室,癥狀不嚴重的,就領一個口罩回來,嚴重的則要去醫院做進一步檢查。學校的保安室放著一個特殊的盒子,供停課的學生們使用。盒子按照五門課分類,學生把作業交到盒子里,老師改完放回去,學生再來學校拿走。
聽到停課結束回到學校的同學們滿臉激動地喊著“哇,我終于回來了”,我和曾經一起奮戰搶糖蒜的朋友們相視一笑。真幸運,我們都平安健康地度過了這段日子。
吳晨思(浙江大學醫學專業在讀博士):普通感冒大部分是由病毒引起的,會出現鼻塞、流鼻涕、咳嗽等鼻咽部癥狀,目前并沒有特效藥,一般都是針對癥狀治療。抗生素對病毒其實是沒有效果的,只有在出現細菌感染的時候才需要使用。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流感患者發病比較急,主要癥狀是高燒、頭痛、全身酸痛等,全身癥狀比較重而鼻咽部癥狀比較輕。目前針對流感的抗病毒藥是奧司他韋和扎那米韋。人們總說,吃大蒜可以預防、治療感冒,但只有一項比較主觀的實驗得到了肯定證據。而且,大蒜中比較重要的成分是具有抗菌作用的大蒜素,它并不能抗病毒。糖蒜的大蒜素含量更是大大減少。因此,蒜對于感冒的療效仍舊有待商榷。
鮑佳怡(浙江省義烏市雪峰中學):我小時候得過哮喘,那時候醫院打針的護士姐姐都認識我,每次我去醫院,她們都說:“你又來啦,好久沒見到你了。”后來身體好一點了,但我還是不敢掉以輕心,一有感冒癥狀就趕緊吃感冒藥,即使是單純的流鼻涕,我都會膽戰心驚好一陣子。
吳晨思:感冒一般是通過病人噴嚏和含有病毒的飛沫空氣傳播,或經污染的手和用具接觸傳播。老幼體弱、免疫功能低下或者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群更容易發病。為了預防感冒,我們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 避免或者減少與感冒患者的接觸,外出可佩戴口罩。
2. 勤洗手。使用肥皂或者洗手液,可學習醫護人員的七步洗手法,不放過手部的任何一個小角落。
3. 保證適當的鍛煉、充足的營養。就像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醫生屢次強調的:“飲食上要保證攝入適量并且足夠的蛋白質,白粥和米飯的蛋白質含量還是不夠的,少吃腌制品,有條件的話,要多吃雞蛋、牛奶、牛肉等。”日常要規律地飲食與生活,提高自身免疫力。
4. 每年接種流感疫苗。流感疫苗雖然不能預防所有感冒,但是能預防部分流感。
蔡珂瑤(浙江省臺州市金清中學):每逢換季,教室里就一片此起彼伏的咳嗽和擤鼻涕的聲音。教室的空間就那么大,門窗也常常關閉,加上同學們并不會采取什么防護措施,一旦有一個人感冒,瞬間就會有一大批同學中招。那段時間,教室垃圾袋里一半以上都是大家感冒擦鼻涕用掉的紙巾。初中住校后,大概是換了個環境的緣故,我幾乎每個學期都要感冒三四次,每次都持續1—2個星期。到后來,我覺得感冒藥對我都沒有效果了……
吳晨思:因為引起感冒的病毒種類較多,并且病毒容易變異,產生新的亞型,而一種抗體只針對一種亞型,且在體內存留的時間也不長。所以,我們容易反復發生感冒。普通感冒一般持續一周左右,但有的患者本身就患有其他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感冒可能會加重這些疾病或是引發其他并發癥,此時感冒病程會延長,需要同時治療原有疾病。而營養不良、作息混亂等則會導致人體免疫力降低,使其不能很快地戰勝病毒,或是一種病毒尚未消滅,卻又感染了其他病毒,便讓人覺得感冒時間特別長。若感冒長時間未愈或是癥狀嚴重,需要及時就醫治療。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將其他有類似癥狀的疾病誤認為感冒,此時需要去醫院鑒別并且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