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偉
名字,無論是對于公司還是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標識,甚至是頗具含金量的無形資產。如果不出太多變故的話,它將伴隨著一家公司或個人整個生命周期。所以對于起名,人們普遍很重視,冥思苦想,絞盡腦汁,希望在名字中體現出自己的期望、憧憬、內涵等豐富內容。
阿里巴巴、騰訊、百度、小米、新東方等如今這些如雷貫耳名字的含金量自不必說,人們也普遍認為它們名字起得好,意義深遠,一定是千挑萬選、深思熟慮的結果。事實是這樣的嗎?今天就讓我們扒一扒這些名企名字背后的那些趣事。
騰訊
1998年11月11日,是馬化騰和他的四位伙伴張志東、曾李青、許晨曄、陳一丹創立騰訊的日子。
五位小伙伴并不是一開始就決定叫“騰訊”。當時大家只是對第二個字持有相同的意見,就是公司名字以“訊”作為結尾,意思是跟通訊有關聯。
為什么用“訊”字做結尾呢?
一方面是受了馬化騰老東家——“潤訊公司”名字的影響;另一方面,在討論公司名字的時候,張志東和馬化騰兩人不約而同地想到了美國朗訊(lucent)科技公司。那是一家在當時相當有名氣的通訊公司,以技術為導向。創始人們覺得“訊”字代表了通訊技術和未來的高科技,十分興奮,就把公司的最后一個字敲定了。
敲定“訊”字后,數個訊字組合便躍然紙上:網訊、捷訊、飛訊、騰訊等… …
之所以這么排序,是因為在馬化騰和張志東的理解中,“網訊”是最為理想的公司名稱,它直截了當地告訴人們,公司與互聯網息息相關;“捷訊”位居其二,因為“捷”字的意思是“快捷、便捷”,便利而快速的反應與服務,充分體現了網絡的優勢;“飛訊”代表著公司發展的遠景與自己的夢想;“騰訊”雖然也有互聯網騰飛和公司以馬化騰為核心的雙重含義在其中,但似乎沒有前三個名字大氣、充滿互聯網氣息。
但當他們去工商局注冊的時候,工作人員告訴他們前面三個名字都用不了,只有“騰訊”可以用,于是馬化騰只能無奈的接受了騰訊這個名字。為什么是無奈呢?
因為騰訊這個名字包含了馬化騰名字中的一個字,個人色彩太過濃厚,不符合互聯網企業開放、平等的精神。
另外,騰訊的英文名為什么又叫十分錢呢(Ten cent)?
這又和當時美國的朗訊公司有關。當大家敲定公司名字為“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后,張志東提出,還應該有一個讀音相近的英文名,就像朗訊(Lucent)。馬化騰想了一下,“Tencent”脫口而出。很顯然,騰訊的英文名也是受了朗訊公司深刻的影響,同時也和粵語中“騰”的發音有關。
公司成立后,初始業務并不是我們現在熟知的QQ、微信、游戲等,而是為尋呼臺建立網上尋呼系統,有趣吧?
阿里巴巴
眾所周知,“阿里巴巴”已成為當前世界最大的企業之一。但對于一家中國公司來說,卻取了一個阿拉伯式的名字,是有些奇怪的。事實上在2000年互聯網泡沫的時候,這個名字確實也給公司在歐美的市場推廣工作帶來了一定難度。
關于這個名字的由來,馬云被問過很多次。人們想知道他為何要為公司取一個阿拉伯式的名字,而不是從他喜歡的中國武俠小說中取材。馬云說他實際上被“芝麻開門”所包含的寓意給吸引住了,因為他一直希望為他所瞄準的中小企業打開一扇機會之門。另外,企業名稱還應該能被人們普遍接受,通達無礙,而“阿里巴巴”在任何語言中都是非常容易發音的一個詞。“A”在字母表中占據首位,這一點也讓他十分喜歡:“無論你怎么說,阿里巴巴都是第一位的?!?/p>
那時,中國還流行一首歌曲《阿里巴巴》,歌中唱到:“阿里巴巴是個快樂的青年。”但馬云表示這個主意實際上是他在舊金山時想到的,“午餐時服務員過來要我點餐,我問她:‘你知道Alibaba嗎?她說:‘當然了!我接著問她:‘那什么是Alibaba?她回答道:‘芝麻開門啊!之后我跑到街上又問了10~20個路人相同的問題。他們都知道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還有芝麻開門的故事。因此我想,這個名字不錯?!?/p>
但還有一個麻煩。Alibaba.com這個域名已經被一個加拿大人注冊了,對方開出了4,000美元的域名轉讓費。因為對方有可能不遵守約定,所以這種交易很有風險,于是馬云只好先用alibabaonline.com和alibaba-online.com這兩個域名做臨時替補。但之后馬云很快決定買下這個域名。沒有那么多錢,就四下找別人借,抱著“我就暫且信一回這個人”的想法給對方匯去了錢,對方沒有騙他,alibaba.com的域名順利轉讓了。
阿里巴巴這個名字在世界各地有著廣泛的認知度,這不僅為馬云節省了很多宣傳費用,而且還提供了現成的喻義,“四十大盜”、“一千零一夜”以及其他元素都曾被他融合在演講中。
小米
2010年4月6日,小米公司正式成立。在其誕生初期,創始團隊討論過至少上百個名字,比如紅星、千奇、安童、玄德、靈犀等。
據小米聯合創始人黎萬強回憶:這些備選的名字有的很有趣,有的很獵奇。比如靈犀,取“心有靈犀”的意思,甚至在紙上畫過犀牛吉祥物的草圖;又比如“玄德”這個名字來自于最早討論時所在茶館的包廂名。
“差點定的一個名字是‘紅星,它有很好的識別度,而且‘紅星閃閃的色彩感富有激情與正能量。原有的頂級域名所有者甚至也已向我們報價,但由于‘紅星在酒類中是著名商標,有著特殊保護,即便是在科技類別中的工商注冊也會受阻。” 黎萬強表示。
最終選擇了“小米”是因為:小米是五谷之一,溫潤滋養,人們耳熟能詳,顯得親切平和。小米這個名字大家很熟悉,當初去工商注冊時,還有人問是否這是個新農業科技公司。
小米的標志圖形設計,是MobileInternet(移動互聯網)首字母組合“MI”,也是“米”的拼音字母。標志圖形180度倒轉后近似一個漢字“心”字,只是少了一點,意即“讓用戶省一點心”。
簡單親切的名字加上簡潔的拼音域名xiaomi. com,對于流量有最大化的幫助。2014年,小米正式開始進軍國際市場。為此不惜掏出了360萬美元的真金白銀買下了新的國際域名“mi.com”。但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就是“mi.com”更適合國際推廣,更易于“MobileInternet”概念的全球傳播。
百度
百度創始人李彥宏很喜歡唐詩宋詞,非常認同中國傳統文化,“百度”一詞就摘自于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中的一句:眾里尋他千百度。
當初在美國硅谷工作了幾年的李彥宏,看到中國互聯網及中文搜索引擎服務的巨大發展潛力,毅然放棄了當時在美國的高薪工作,回國創業,想建立中國獨特的信息搜索網站。既然是中國獨特的信息搜索網站,那肯定得有中國的特色,最好是既簡單又能讓人記住。至于名字的意義,既要和搜索相關,但也不能太直白。
最終,愛好詩詞的李彥宏就在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中挑選了“百度”一詞作為網站的名字。這首詞的下闕是“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講述了在繁華的街道上找尋一個人,尋尋覓覓、兜兜轉轉,在快要放棄之時卻在殘燈旁找到了那個人。詞的下闕充滿意境,亦有搜索和執著追求之意,很好地切合了李彥宏想做的事——幫助用戶從海量的信息中搜索到想要的信息。于是,“百度”一詞便成了李彥宏創立的中文搜索引擎的名字。
網易
“網易”名字的含義;就是讓人們上網更容易。丁磊覺得當時使用網絡的人很少,主要原因是當時的網絡太不適合中國人了。的確,那時中文網站很少,上網費很高,上網是件很讓人生畏的事,而網易要做的就是使這種情況發生改變,變得容易些。不過當時的netease.com已經被人注冊了,所以丁磊注冊了nease.net和nease. com。一年后,網易買下了netease.com,而這時網易已先后推出了免費主頁、免費域名、免費信箱、虛擬社區等服務。
在開發中文免費郵箱過程中,丁磊想到一個免費郵箱要成功,必須有一個上口、好記的域名,而國內的域名都太長,尤其英文字母在電話里沒法講清楚。但是,當時要申請一個好域名已經不容易了,連他們公司的域名都幾乎被注冊了。那段時間里,丁磊幾乎天天在考慮域名問題,有一天凌晨2點鐘,他的頭腦中突然閃過一個念頭,如果用數字代表一個域名是否容易記憶。那用什么數字呢?丁磊想到163是當時撥號上網時代的一個入口號,用它會更容易被人記住。丁磊立即起床,上網查詢了163.net和163.com,發現還沒被人注冊,于是毫不猶豫地注冊了下來。網易通過實實在在的努力讓中國的互聯網變得容易起來,“網易”名副其實。
新東方
如今新東方名揚海內外,也使得很多人對“新東方”這個名字的由來有了很多猜想,附著了很多意義,諸如“新東方”是東方冉冉升起的新星……
其實起這個名字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初始俞敏洪辦不下來辦學許可證,只好租用“東方大學外語培訓部”的名義辦學。后來自己的許可證辦下來了,需要起新名字,就取了“新東方”這三個字。
據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回憶說:幸虧當初起了一個比較不錯的名字——“新東方”。后來,常常有人問我:“俞老師,你怎么會起‘新東方這個名字呢?”我說:“其實,沒仔細想。”當時,我只是想許可證下來了,學校得起一個新名字,肯定不能再叫“東方大學外語培訓部”了。那叫什么呢?“東方”這兩個字用了這么多年不能改,所以要圍繞這兩個字來做文章。當時,我剛好有一個朋友在北大的高科技公司工作,出來后創辦了一家新公司,起名“新北高”。受他的啟發,我想:“你叫‘新北高,我就叫‘新東方!”于是,就有了“新東方”這個名字。這就是新東方的誕生。
京東
劉強東曾經表示,如果有一天京東上市了,他將會邀請初戀女友來慶功。而京東名字的來源就取決于劉強東名字后面的“東”字和初戀女友龔小京名字后面的“京”字,“京東”就是這么產生的。因為創業初期是由兩人一起合伙的,所以韻味也十分深切。
奇虎360
奇虎360是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的簡稱,由周鴻祎于2005年9月創立。周鴻祎在其自傳中曾透露,之所以起名為“奇虎”,是因為中國有“騎虎難下”這個成語,希望網民上了這個網站就再難以下去。奇虎翻譯成英文即Strange Tiger——也意味著周鴻祎這頭“奇怪的老虎”又下山了。
邀請您參加
看完這些名企起名背后的趣事,您是否也想起了或想知道自己所在公司起名背后中發生的一些趣事呢?期待回復或分享給我們,我們將展現給廣大的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