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蓮 熊常君
【摘 要】:目的:探究先天性心臟病檢測中應用胎兒心臟超聲篩查的臨床價值。方法:于2016年1月-2020年2月,以隨機抽樣法擇取我院行產前先天性心臟病篩查的孕婦80例為研究樣本,并分組為對照組(40例),采取常規超聲檢查;研究組(40例)采取胎兒心臟超聲檢查,分析對比檢查結果。結果:對照組產前產后診斷準確率57.14%(4/7例),研究組(40例)產前產后診斷準確率87.5%(7/8例),差異顯著,P<0.05。結論:使用胎兒心臟超聲對先天性心臟病篩查具有重要的作用,可提前發現胎兒心臟畸形問題,提高臨床診斷準確率,減少漏診及誤診。
【關鍵詞】:胎兒心臟超聲;先天性心臟病;篩查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fetal echocardiography in the detection of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6 to February 2020, 80 pregnant women who had prenatal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screening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study samples by random sampling method,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40 cases) to take routine ultrasound examination; study group (40 cases) to take fetal heart ultrasound examination, and analyze the results of contrast examination. Results: the accuracy rate of prenatal and postpartum diagnosis was 57.14% (4 / 7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87.5% (7 / 8 cases) in the study group,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 fetal echocardiograph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creening of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It can detect fetal heart malformation in advance,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clinical diagnosis, reduce missed diagnosis and misdiagnosis.
Keywords: fetal echocardiography;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screening
【中圖分類號】R56.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8-24--02
胎兒先天性心臟病是一種胎兒時期的先天性缺陷疾病,有關數據顯示,在我國新生兒中先天性心臟病的患病率約為8%~12%,近年來在環境污染等因素的影響下,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發生率逐年增加,該病是新生與兒童死亡的重要病因,因此產前技術診斷及篩查,準確篩選出是否存在心臟畸形,給予及時的處理,對家屬及社會具有積極的意義。心臟超聲是臨床篩選胎兒先天性心臟病一種經濟、高效的手段,可將清晰顯示胎兒情況,對胎兒畸形結構、宮內行為等予以反映。本次研究對2016年1月-2020年2月我院行產前先天性心臟病篩查的孕婦80例開展項目研究,分析胎兒心臟超聲的臨床診斷價值,闡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于2016年1月-2020年2月,以隨機抽樣法擇取我院行產前先天性心臟病篩查的孕婦80例為研究樣本,并分組為對照組(40例):年齡22~42歲,平均年齡(28.32±3.39)歲;孕周19~37周,平均孕周(27.52±5.25)周。研究組(40例):年齡24~41歲,平均年齡(28.43±3.21)歲;孕周20~39周,平均孕周(28.36±5.32)周。2組樣本基線資料一致,差異小P>0.05,項目可行。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超聲檢查,研究組實施心臟超聲檢查,選擇GE的E8超聲診斷儀,設置探頭頻率我5MHz,首先以縱切、橫切、斜切的方式對孕婦下腹進行掃查,明確胎兒位置、大小、形態等,其次掃查胎兒身體結構及發育狀況,依次對胎兒的頭顱、臟器、四肢、脊柱等進行掃查,并全面掃查胎兒主動脈弓、四腔心、右心室流出道切與左心室流出道右室流出道、三血管等的標準和長軸切面。最后還應檢查胎兒的心臟結構、瓣膜啟閉、心房、心室血流情況,保證胎兒心室、心房的完整性[1]。
1.3 觀察指標
在2組產婦分娩前對其各項指標及超聲檢查結果給予記錄,對比分娩后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發生的幾率,分析比較分娩前后檢查結果的準確性。
1.4 統計學方法
研究數據以SPSS24.0軟件處理,t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x2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P<0.05,具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2種檢查結果對比
對照組(40例)產前產后診斷準確率57.14%(4/7例),其中雙主動脈弓1例、右鎖骨下動脈迷走3例;研究組(40例)產前產后診斷準確率87.5%(7/8例),其中栓主動脈弓3例、肺動脈吊帶3例、右位動脈導管2例,差異顯著,P<0.05。
3 結果
胎兒先天性心臟病是一種孕期因心血管發育異常而造成的缺陷疾病,在新生兒中其發病率較高,對其健康發育及生命安全造成嚴重的影響,是引起新生兒死亡的重要因。該疾病主要是在胚胎初期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導致心臟及血管形成出現障礙,引起心臟結構發育 異常或自行閉合的通道未能完全閉合。僅少數兒童在5歲之前其空間隔缺損會自行愈合,但多數需臨床實施及時的手術治療,對兒童身心健康及生活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脅。而在產前通過診斷和篩查胎兒心臟結構畸形情況,及時準確診斷,以其為依據制定合理的終止妊娠或對癥干預治療方案,可從根本上降低新生兒出生缺損的風險,發揮積極的家庭及社會作用[2]。
簡單的先天性心臟病在他胎兒出生后通過對癥治療即可治愈,而中等難度先天性心臟病需及時給予心臟手術,不會對兒童健康及生命造成太大的影響,但對于復雜性的先天性心臟病,在臨床治療手段效果不理想的情況下建議終止妊娠的手段。目前對于先天心臟病的篩查臨床主要采取超聲檢查來進行診斷,以分次檢查的方式。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對照組產前產后診斷準確率57.14%(4/7例),研究組(40例)產前產后診斷準確率87.5%(7/8例),差異顯著,P<0.05。應用胎兒心臟超聲檢查可以準確診斷胎兒心臟畸形情況,對胎兒心臟各腔室、血管大小,房室間隔等結構給予清晰顯示,與常規超聲檢查相比,靈敏度更高,尤其是在肺動脈吊帶、雙主動脈弓、右鎖骨下動脈迷走等血管環畸形檢查中具有明顯的優勢,更為準確、精細,幫助臨床醫師進一步了解主動脈弓的具體位置,檢查是否存在畸形,查看氣管及支氣管是否狹,同時還可以對肺動脈分叉切面予以清晰反應。通過這一檢查方式對胎兒先天發育情況進行判斷,從而為先天性心臟病的篩查提供有效的信息,后期臨床醫師結合檢查結果、胎兒病情、手術治療難易程度、術后胎兒情況等,給予家長具體的建議,幫助家屬做出正確的治療選擇,實現降低胎兒先天性心臟缺損率的目的[3]。心臟超聲可在較短的時間內進行篩查,通過清晰的圖像形顯示,為臨床醫師提供準確的心臟畸形預后信息,便于做出準確的治療判斷,因此開展胎兒心臟超聲篩查可以預知胎兒的健康狀況,是實現優生優育的重要手段[4]。
綜上所述,先天性心臟病篩查中應用胎兒心臟超聲檢查具有顯著的臨床價值,準確率較高,可幫助臨床醫師更好地制定治療方案,可推薦臨床廣泛應用并推廣。
參考文獻
吳詠軒,王海英.胎兒心臟超聲篩查在先天性心臟病檢測中的應用價值[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9,12(29):175-176.
楊慧霞.心臟超聲篩查在胎兒先天性心臟病診斷中的價值[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9,26(20):72.
包曉媛.胎兒心臟超聲篩查在先天性心臟病檢測中的臨床應用價值分析[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9,3(17):212-213.
金雪麗,曾靖.實施胎兒心臟超聲篩查對先天性心臟病的檢出價值分析[J].現代醫用影像學,2019,28(08):1871-1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