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宇蕃


【摘 要】目的:探討對重癥監護室(ICU)接收的膿毒血癥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患者,應用連續性腎臟替代療法(CRRT)治療的效果。方法:選取收治的74例ICU膿毒血癥合并ARDS患者并且隨機分成研究組與對照組各37例,對照組采取常規方法治療,研究組采取CRRT治療,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治療后兩組EVLWI、CI較治療前降低,MAP、CVP較治療前提高,研究組指標變化幅度較對照組更顯著(P<0.05);治療后兩組APACHEⅡ評分較治療前降低,研究組評分降低幅度較對照組更顯著(P<0.05),研究組住ICU時間明顯較對照組短(P<0.05)。結論:針對ICU病房的膿毒血癥伴ARDS患者,采取CRRT治療有滿意效果,縮短患者住ICU時間,值得推廣。
【關鍵詞】連續性腎臟替代療法;ICU;膿毒血癥;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CRRT) on patients with sepsis and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 received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Methods: A total of 74 ICU sepsis patients with ARDS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study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each with 37 cases.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methods, and the research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RRT. The treatment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EVLWI and CI of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before the treatment, andMAP and CVP were higher than before the treatment. The changes in the index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reduction of scores in the group was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nd the ICU time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sepsis and ARDS in the ICU ward, CRRT treatmenthas satisfactory results and shortens the ICU stay time, which is worth promoting.
Keywords 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ICU; sepsis;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中圖分類號】R459.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8-24--01
膿毒血癥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是重癥監護室(Intensivecareunit,ICU)常見的病例,該病的病死率非常高,因此需要及時采取有效的方法治療[1]。對膿毒血癥合并ARDS通常是采取抗感染、抗休克、營養支持及機械通氣等對癥治療的方法,而實際結果表明常規治療方法的效果往往不理想,容易導致疾病反復發作。近年來,本院在對膿毒血癥合并ARDS的治療采取連續性腎臟替代療法(Continuousrenalreplacementtherapy,CRRT)的治療方式,取得了滿意的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ICU病房2018年2月-2019年6月收治的74例膿毒血癥合并ARDS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均符合膿毒血癥的相關診斷標準,主要是有明確感染或可疑感染加上以下指標:全身癥狀(發熱、心率增快、?加快)、血流動力學指標變化(低血壓、心臟指數>3.5L/min/m2)、炎性指標(白細胞增多、血漿C反應蛋白大于2個正常值標準)、組織低灌注參數。ARDS符合柏林定義[2]。(2)患者均無腎臟替代治療禁忌并且具有良好的認知能力。(3)患者均知曉本次研究的目的并且也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合并嚴重心、肝、腎等器官功能障礙疾病的患者。(2)既往存在肺部手術史的患者。(3)對本次研究所用藥物過敏的患者。(4)臨床資料不完整或者中途退出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成以下兩組:研究組37例,男性23例,女性14例;年齡32~72歲,平均年齡(55.2±2.4)歲;體重41~71kg,平均體重(58.1±2.3)kg。對照組37例,男21例,女16例;年齡31~72歲,平均(54.9±2.3)歲;體重40~72kg,平均(57.9±2.1)kg。比較兩組年齡、性別及體重等一般資料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此外本次研究也經過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的治療方法,主要結合患者的實際病情進行對癥處理,包括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抗休克、營養支持及使用呼吸機輔助吸氧等。
研究組則采取CRRT治療,具體操作如下:經雙腔導管置入中心靜脈,作為血管通路,37例患者中15例置入部位為左側股靜脈,14例置入頸內靜脈,8例置入鎖骨下靜脈。置入后選擇床旁血濾機進行治療,使用的置換液為醫院自行配備,成分包含0.9%氯化鈉注射液、25%硫酸鎂注射液、5%碳酸氫鈉注射液、10%氯化鉀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注射用水,置換時控制置換的速率為3~4L/h。此外將10%的氯化鈣輸入患者另一血管通路,提供營養支持,每隔4h復查血氣、電解質及血常規指標。置換液的使用中控制血流量為150~280ml/min,置換量控制35~50/d,置換過程用低分子肝素進行抗凝。
兩組均持續治療1個月。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相關指標進行評價。主要是采用PiCCO容量監護儀,經股動脈粗漢次置入導管,上腔中心靜脈穿刺置入靜脈導管,連接管路并經中心靜脈注入生理鹽水,生理鹽水的注入量為15ml,檢測患者相關參數。檢測指標包括血管外肺水指數(EVLWI)、平均動脈壓(MAP)、中心靜脈壓(CVP)及心臟指數(CI)。(2)治療前后均采用急性生理學及慢性健康狀況評分系統(APACHEⅡ)評價患者病情及預后情況,評分系統主要是由急性生理學評分、年齡評分與慢性健康狀況評分3部分組成,滿分為71分,分值同病情嚴重程度呈正比。此外統計兩組患者住ICU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21.0軟件做統計學結果分析,計量資料使用均數±標準差表示,使用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臨床指標
兩組治療后各項指標均改善,研究組改善幅度較對照組更顯著,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APACHEⅡ評分及住ICU時間
治療前研究組APACHEⅡ評分為(28.41±3.24)分,對照組評分為(28.24±3.21)分,兩組對比無顯著差異(t=0.227,P=0.821),治療后研究組評分為(8.56±1.23)分,對照組評分為(11.56±1.65)分,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8.867,P=0.000)。研究組住ICU平均時間為(14.82±2.21)d,對照組為(20.15±2.56)d,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9.586,P=0.000)。
3 討論
膿毒血癥是指感染引起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疾病可由任何部位感染引起,常見感染類型包括肺炎、腹膜炎、膽管炎、蜂窩織炎、腦膜炎等,病原菌類型包括細菌、真菌及寄生蟲等,該病可在任何部位發生,發病后的臨床表現以發熱、心動過速、呼吸急促及外周血白細胞增加等[3]。此外膿毒血癥疾病發病后患者也容易合并一些并發癥,其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并發癥是ARDS,ARDS的表現多呈急性起病、呼吸窘迫、以及難以用常規氧療糾正的低氧血癥等。膿毒血癥合并ARDS會加重患者的病情,增加患者的治療難度,同時患者還有很高的死亡率,所以對于疾病需要進行及時的治療[4]。以往在對合并疾病的治療上,多是采取抗感染、抗休克及營養支持的對癥治療方法,采取這一治療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的癥狀,但是干預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需要探討更加有效的治療方法。本次研究中,觀察了采取常規治療與CRRT治療膿毒血癥合并ARDS的效果,結果顯示在各項指標變化情況上研究組較對照組更顯著。這表明采取CRRT治療膿毒血癥合并ARDS具有更加滿意的治療效果,分析原因主要是CRRT治療可以穩定血流動力學、清除血清溶質及提供充足的營養支持,CRRT通過高容量血液濾過能夠使得血液循環中的炎性介質得到高效的清除,使得機體尤其肺部炎癥反應得到緩解,增加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減輕肺間質水腫,讓通氣功能得到改變。此外研究結果還顯示,在治療前后APACHEⅡ評分的改善幅度上研究組較對照組更加顯著,在住ICU時間上研究組明顯短于對照組,這也提示CRRT對于促進患者生理及心理功能的改善及疾病康復有重要幫助。對膿毒血癥合并ARDS患者,通過持續穩定的血液透析幫助患者機體內環境恢復正常,使得機體能夠正常的進行物質交換及代謝,讓患者生理及健康狀況得到改善,讓患者術后可早期進行飲食及運動,有助于縮短患者住ICU時間,促使患者早日康復[5]。
綜上所述,針對醫院ICU病房接收的膿毒血癥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患者,臨床治療中采取連續性腎臟替代療法的治療方式,可以取得滿意的效果,改善患者生理及健康狀況,縮短患者住ICU時間,使患者可早日康復出院,因此值得在臨床中大力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余凱,蔣龍元,溫立強.連續性腎臟替代療法對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患者的療效分析[J].中華衛生應急電子雜志,2018,4(6):327-331.
陳文標,彭思蘋,陳玉蘭,等.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對ICU膿毒血癥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的療效影響[J].中國醫學創新,2016,000(005):34-37.
李尚,智霞,李聰,等.中藥灌腸配合連續性腎臟替代療法治療重癥急性腎損傷臨床研究[J].國際中醫中藥雜志,2018,40(5):414-417.
唐亦復,楊月麗,胥學冰,等.連續性腎臟替代療法在燒傷創面膿毒癥中的應用[J].武警后勤學院學報(醫學版),2018,14(2):54-55.
楊婷婷,周瑞祥,姚慧,等.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時機選擇對膿毒癥急性腎損傷患者預后的影響[J].現代儀器與醫療,2019,24(5):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