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乃平
【中圖分類號】 R7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8-008-02
乳房疼痛,是女性前往醫院就醫的一大原因,當出現乳房疼痛時,女性往往會出現焦慮,而在生活中超過80%的女性有乳腺疼痛的經歷。多數表現為隨月經周期(多為雙側)或不隨月經周期(單側或局部)的乳腺痛,其實導致乳房疼痛的原因很多,主要和雌激素與孕激素的比例失調相關,和女性痛經一樣,具體的發生機制還不明確。但是在實際生活中,乳腺增生的概念深入人心,只要出現乳腺疼痛就會被藥店、美容院的小姐姐告知患上了乳腺增生,并且乳腺增生十分可怕,如果不治療就會變成乳腺癌!乳腺增生真的這么可怕嗎?乳腺增生癥是乳腺良性增生性病變在我國的俗稱,WHO稱其為乳腺結構不良癥,在其分類中含有增生的內容,其實,隨著月經周期的變化,乳腺在內分泌激素(雌激素及孕激素)的作用下,每個月都會發生一次增生和一次復舊,和我們的女性朋友每個月都會來一次月經是一樣的。所以可以說乳腺增生是每個月都會發生的一個生理現象。需要指出的是乳腺增生和乳腺癌的發生并沒有什么聯系。
乳房包塊是女性就醫的另一大原因,但是我們在臨床上常見有巨大包塊才就醫的患者,這部分患者認為乳腺包塊并沒有帶來任何不適,所以不需要檢查、更不需要治療。乳腺結節可以出現在很多種乳腺病變中,比如常見的乳腺增生癥、乳腺纖維腺瘤、哺乳期乳腺炎及非哺乳期乳腺炎、乳汁淤積等,同時我們要特別注意的是乳腺癌的主要表現形式也是乳腺結節。當然,大部分的乳腺結節均為良性結節,只需要定期觀察隨訪,但是我們應該知道早期乳腺癌的治療是比較容易且有效的,0~Ⅰ期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接近90%以上,而有淋巴結轉移的患者存活率約為46%,有遠處轉移的患者生存率僅有約10%,所以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關鍵就在于乳腺癌能否得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當出現乳房包塊時,請盡快到醫院進行檢查。
目前,乳腺的檢查方法除了乳腺科醫師觸診外,影像學檢查就包括了超聲檢查、乳腺鉬靶(即乳腺X線檢查)、乳腺MRI檢查,在我國,乳腺超聲檢查已經成為首選的乳腺檢查方法,乳腺超聲沒有放射性,能夠準確鑒別囊性與實性包塊,對于包塊的良惡性也可以有初步的診斷,但是對于鈣化的敏感性稍差,而鉬靶可以對此進行有效的補充,核磁共振對人體軟組織有很好的成像效果,在女性乳腺疾病的診斷中有較高敏感性及特異性,在確認腫塊性質方面比較常用,但是MRI不是很普及并且檢查費用較高,體檢時一般不會使用?,F在,乳腺的影像學檢查基本上都采用了BI-RADS分類,是由美國國家癌腫研究所、美國疾病控制預防中心、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美國醫學會、美國外科醫師學會和美國病理學家學會、美國放射學會共同制定的乳腺影像檢查分級標準,BI-RADS分類法將乳腺病變劃分為0-6類,用來評價乳腺病變的良惡性程度。BI-RADS分類0類,這種情況主要是指資料不全,超聲沒有辦法評估,比如當我們有臨床癥狀,例如乳頭有溢液(也就是乳頭可以自主或者是擠壓出乳汁、血性分泌物等),乳腺有不對稱性的增厚,皮膚有橘皮樣的改變,乳頭內陷等等,但是超聲檢查沒有發現異常,或者是臨床醫生經過觸診發現有乳腺包塊,但是超聲沒有發現異常,以及乳腺癌保乳術后,超聲以及鉬靶檢查都沒有辦法分辨是術后的瘢痕還是復發病灶,這個時候可能就需要進行核磁共振的檢查。BI-RADS分類1類,乳腺影像學檢查沒有發現任何異常,每年定期檢查即可。特別要提到乳腺增生癥的患者,只要乳腺未發現占位,不論患者有、無臨床癥狀,均歸為此類。BI-RADS分類2類,基本上可以肯定是良性病變,主要是單純性的乳腺囊腫,脂肪小葉、乳腺內的淋巴結以及乳腺假體植入術后,還有經過多次復查都沒有變化的纖維腺瘤及手術后的改變都會被評定為2類,對于2類病變我們每半年到一年復查一次就可以了。BI-RADS分類3類,3類是指良性的可能性較大,良性可能大于98%,主要是年齡小于40歲的邊界清楚,形態規則,縱橫比小于1的橢圓形的團塊,一般多為纖維腺瘤,還有多發性的復雜性囊腫以及簇狀囊腫,以及瘤樣增生結節,需要再進行一項鉬靶(即乳腺x線)的檢查,因為鉬靶對微鈣化較超聲檢查敏感,而微鈣化是惡性病變的一個敏感指標,如果鉬靶評定為3類,依然采用復查的策略,但是復查的間隔時間為3-6個月。BI-RADS分類4類,4類為一重要的分水嶺,需要引起重視,當評定為4類時即代表有惡性的風險,惡性的可能性在3%-94%之間,應盡可能通過活檢(穿刺活檢或切除活檢)獲得組織學證據(即病理學診斷)、明確病變的性質。BI-RADS分類5類,表明惡性可能性大于95%,也就是說已經幾乎可以肯定是惡性病變了。BI-RADS分類6類,指之前已經經過病理檢查明確診斷為惡性的病變。
現在,大家應該明白了,乳腺疼痛并不可怕,乳腺包塊一定不要輕視,祝所有的朋友都擁有健康而美麗的乳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