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強
【中圖分類號】 R68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8-011-01
一、骨質疏松性骨折是什么?
骨質疏松性骨折是特征為人體的骨質強度及骨密度下降、骨折風險增加的骨骼系統疾病,是一種非暴力或低能量的骨折,意思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沒有受到過外力的刺激而發生的骨折,常常是因運動量過大而造成的,所以也被稱為脆性骨折。
骨質疏松性骨折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原發性,另一類是繼發性。日常生活中,雌激素水平下降、遺傳、鈣吸收不足、缺乏運動、維生素D缺乏、吸煙以及酗酒等因素都容易造成骨質疏松。最后結果則會造成骨質疏松性骨折疼痛,嚴重的更是會造成重度傷殘,所以患骨質疏松的病人更加容易發生骨折,生活中要更加注意安全,避免骨折的發生。
二、骨質疏松性骨折是什么情況?
1.骨質疏松性骨折最明顯的癥狀是關節部位出現腫脹、畸形或功能障礙等,而且伴有關節疼痛的感覺,有時還會有擦音、骨擦感,這類病癥的患者大多數是因為身體缺乏維生素D。
2.骨質疏松性骨折最常見的是胸腰椎部位的骨折,但在早期不容易被發現,尤其是絕經后的女性,會出現腰背酸痛,不明原因的呼吸、消化功能不理想的情況。當累了、困了的時候出現腰背酸痛,休息之后還沒有好轉;或沒有明確的腰酸背痛,也沒有劇烈的疼痛感,但漸漸發現出現了駝背、身高變矮的情況;或站立時感覺到不順暢,翻身時也出現疼痛,之前也沒有受過傷,沒有其他疾病,當出現以上幾個情況時,則要考慮一下這是否是由于骨質疏松而引起的脊柱骨折。
3.有的骨質疏松性骨折容易出現在手腕處,絕經后的女性更加容易出現類似的骨折。該類型的骨折很多是因為跌倒時手掌撐地導致的,骨折情況為腕骨疼痛、腫脹,腕部出現像餐叉一樣的畸形。如果是出現了手腕處的骨折,一定要積極的到醫院進行治療,避免耽誤治療的最佳時期。
4.肱骨近端的骨折也是常見的骨質疏松性骨折,一般是在肩部發生,就是當摔倒后肩部著地引起的骨折。這樣的情況會造成肩部疼痛、腫脹,引起肩關節功能障礙。有臨床研究可知,當患有骨質疏松性骨折時,同一部位及其他部位再出現骨折的風險會更大。
5.髖部骨折是骨質疏松性骨折中最嚴重的一種情況。我們所說的髖部,是指大腿和屁股的交界處,也就是胯部。當出現髖部骨折時,也會出現局部疼痛、腫脹,而且不能行走,也有的人在早期受傷后還可以行走,但是過一段時間就不能行走了。很多人是因為跌倒而造成的髖部骨折,所以如果是老年人出現跌倒,特別大腿或屁股著地后,哪怕情況不是很嚴重或者沒有癥狀,建議也要到醫院進行檢查,以防萬一。
6.另外,當發生骨質疏松性骨折時,患者的骨重建會出現異常,并且骨折愈合過程會相當緩慢,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才能恢復,更加容易發生骨折延遲愈合,甚至不愈合。當出現粉碎性骨折時,由于患者骨折部位骨質量差,骨密度低,所以其骨復位會更加困難,想達到滿意效果會有一點難度。
7.骨質疏松性骨折患者多見于老年人群,常常會合并其他器官或系統疾病,由于年齡的關系,治療時容易發生并發癥,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加治療的復雜性。在進行內固定治療時,其穩定性會相對差一些,并且植入的內固定物容易出現松動、脫出。
三、骨質疏松性骨折和骨質疏松有什么區別?
骨質疏松性骨折和骨質疏松是沒有區別的。骨質疏松性骨折主要是由于骨質疏松而造成的骨折癥狀,骨質疏松會危及發生骨質疏松性骨折。所以,通常我們會先進行骨質疏松的治療,之后再對骨折癥狀進行治療。由此可見,骨質疏松性骨折和骨質疏松并沒有什么區別,只能說骨質疏松性骨折是骨質疏松重度癥狀。
四、如何預防骨質疏松性骨折?
1.日常生活中要均衡飲食,一般情況下我們是通過食物獲得鈣元素就可以的。所有食物當中,牛奶和奶酪所含的鈣元素最多,比如牛奶、海帶、蝦皮、豆制品、魚、花椰菜、甘藍菜或芥蘭等食物中,也含有豐富的鈣,平時也可以每天喝杯牛奶,補充適量的鈣元素。
2.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相比不經常運動的人,經常做戶外運動的人,其骨骼韌度會更強、更結實。而除了做運動,還可以到戶外多曬曬太陽,增強與陽光接觸的機會,紫外線可以適當增強人體對維生素D的攝取,促進鈣吸收。
3.延緩骨量丟失的速度也是對絕經后女性預防骨質疏松性骨折的一種方法,那么要及早補充雌激素,另外避免骨折發生的危險因素也是可以降低骨折發生率的。
五、小結
骨質疏松性骨折是常發生于老年骨折的一大類骨骼系統疾病,患骨質疏松的病人則更加容易發生骨折,而且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部位出現骨折時的表現也不同。總的來說,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增加含鈣量較多的食物,多做戶外運動,增強骨密度,預防骨質疏松,避免骨質疏松性骨折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