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小莉
【中圖分類號】 R2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8-017-02
蛛網膜下腔出血主要是多種原因誘發出血,其血液流入到蛛網膜的下腔。在臨床上蛛網膜下腔出血可以大致分為兩大類:自發性、外傷性,自發性又被稱之為原發性與和繼發性。由于多種因素從而引起軟腦膜血管出現破裂,血液直接流入到蛛網膜的下腔,這種現象被稱之為原發性的蛛網膜下腔出血;如果患者是因為腦實質出血,血液直接流入到蛛網膜的下腔,就被稱之為繼發性的蛛網膜下腔出血。據數據統計,大部分患者對該疾病的認識程度較低,不利于及早發現病情,及時治療。因此,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些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相關知識。
一、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癥狀
該種疾病在各個年齡段均可誘發,主要的發病群體為青壯年。主要是在情緒較為激動的過程中或者是在用力較大的情況發生,大部分患者會存在反復頭痛的病史。
1.頭痛、嘔吐:患者會突發劇烈的頭痛感,惡心嘔吐,臉色蒼白,全身冒冷汗,而且患者的血壓也會逐漸升高。頭痛局限在某處具有定位性的意義:前頭痛表示患者小腦幕上和大腦半球,后頭痛表示患者后顱凹發生病變。
2.意識障礙、精神異常:大部分患者一般都不會存在意識障礙,但是存在負面的情緒:心情煩躁,情緒激動、緊張等。對于病情比較嚴重的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少數患者出現癲癇發作,精神異常等癥狀。
3.腦膜刺激征:該疾病在青壯年患者最為常見,并且還伴有頸部疼痛;老年患者、早期出現出血患者甚至深度昏迷患者不會存在腦膜刺激征[1]。
4.其它:低熱、腰酸腿痛、精神不佳、懼怕噪音等,有部分患者也會出現輕度偏癱,視力障礙等癥狀。除此之外,有部分患者還會并發上消化道出血、呼吸道感染的現象。
5.生命體征:患者體溫在38°C左右,屬于吸收熱。如果病變波及到患者的丘肋下部,或者是因為血管痙攣而誘發丘腦下部出現缺血的現象,就會出現中樞牲高熱、血壓升高、面部充血等癥狀,面對這種情況,護理人員一定要告知醫生進行及時處理。
二、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治療
1.病因治療。
治療該疾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采用急診腦血管造影將出血灶查出來,對出血的血管進行開顱結扎,及時清除積血,并找到其主要的出血原因,另外也可以采用手術切除的方式進行處理,防止病情再次復發。
2.防治腦積水。
蛛網膜下腔出血在急性期會出現大量的積血,這些積血會將腦池堵塞,對患者腦脊液的回收入大腦鐮靜脈竇造成了嚴重的影響,進而引起急性腦積水,增加了患者的顱內壓,之后如果不及時治療還會逐漸轉變成慢性腦積水。另外,蛛網膜下腔積血較多,血液會對炎性物質分泌造成刺激,進而發生纖維素粘連、蛛網膜顆粒受到堵塞,這樣就非常容易形成一種在正常壓力下的腦積水。因此,在臨床上及時清除蛛網膜下腔中的血液是非常關鍵的問題[2]。
置換腦脊液可以有效減輕患者血液對腦膜的刺激,,降低導致腦血管痙攣所發生的因素,通過給患者注入生理鹽水,不僅可以確保患者的顱內壓保持在相對穩定的范圍之內,還可以對患者的血性腦脊液進行稀釋,同時還可以起到預防出血后的蛛網膜粘連的現象。本次治療方法是目前最有效、最安全的一種治療措施。雖然該治療方式的優點比較多,但是也不可以說置換療法不存在任何的危險性,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護理人員要嚴格按照無菌標準進行擦做,放慢注射的速度。置換需要隔一天進行,不可以過于頻繁。對于經診斷不明的患者,或者是經診斷發現疑似腦疝患者,均不可以采用這種方法進行治療。
腦脊液置換術方法:第一、選擇發病48h后呼吸順暢的腦疝患者作為置換的主要對象。第二、在手術前半個小時給患者采用甘露醇、速尿來降低患者的顱內壓。第三、腰穿成功之后,護理人員要對患者的血壓進行檢測,之后緩慢的將患者的腦脊液放出來,劑量控制在5 -10ml,之后在將8ml鹽水注入在椎管內,重復做法2-3次,直到置換總量達到25ml,切記不可以超過30ml。最后一次注入的時候不注入鹽水,需要注入地塞米松,劑量為5mg。隔一天1次,一般情況下需要置換3-5次,置換最多的次數不可以超過7次。
三、蛛網膜下腔出血的護理對策
1.一般護理
(1)一個舒適、溫馨的病房環境對于患者病情的恢復具有極為關鍵的作用。所以護理人員一定要為患者提供一個安靜、舒適的病房緩解,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合理控制室內的溫度和適度,由于該疾病患者需要臥床休息5個禮拜,所以護理人員要合理控制探訪的次數、人數和時間,避免人多影響患者的休息。
(2)患者飲食一定清淡,多吃一些含高維生素的食物,例如:蔬菜、胡蘿卜、水果等,利于促進腸蠕動,避免便秘;切記在飲食上不可以暴飲暴食,禁止吃一些大魚、大肉、大油、高脂的食物。對于便秘患者,要嚴格按照醫囑口服緩瀉劑、開塞露等藥物進行治療。
(3)積極做好口腔、皮膚以及會陰部位的護理,降低感染的發生率。
2.避免出現再出血
(1)蛛網膜下腔出血的再發率非常高,再出血的主要臨床特點是:第一次患者出現出血之后,患者病情逐漸穩定之后,突然發生二次出現頭痛、惡心嘔吐、意識障礙等現象,而且病情加重,甚至還會出現一些原有局灶和體征都會重新出現出血的現象,所以護理人員一定要密切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一旦發現異常情況要及時告知醫生進行處理。
(2)避免誘因:用溫和的語氣告訴患者要放松心情,避免情緒過于緊張、不要用力排便和屏氣,不可以劇烈的咳嗽,避免血壓過高,加重患者的病情。如果患者出現非常強烈的頭痛感,護理人員要根據患者的病情正確使用鎮痛藥物。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對患者的疼痛評分進行測評,如果患者的疼痛視覺模擬評分小于5分,可以采用物理和精神的方式來緩解患者的疼痛感;對患者的疼痛視覺模擬評分大于5分,以上疼痛療法不能緩解疼痛感,就要嚴格按照醫囑給患者采用藥物的方式進行治療[3]。如果患者的血壓過高按照醫囑進行降壓。
3.用藥護理。
患者在臨床上一般采用尼莫地平(亞寶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4022821)等藥物進行治療,這種藥物可以有效起到緩解腦血管痙攣的效果,使用該藥物后,患者會出現心動緩慢、皮膚發紅等現象,所以一定要盡量采用深靜脈注射的方式,對輸液的速度進行合理化的控制,全面檢測患者的心率、血壓,觀察患者是否出現不良反應。合理使用降顱壓藥物,對患者的腎功能、水電解質的情況進行全面監測。
4.適當給予患者心理護理,使患者有一個穩定的情緒,可以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自信心。
參考文獻:
[1]?秦超,蒲傳強.談談對蛛網膜下腔出血的再認識[J].中華神經科雜志,2019,52(12):989-993.
[2]?何小英.淺論蛛網膜下腔出血的護理體會[J].飲食保健,2019,6(51):140.
[3]?王曉偉.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病因及救治分析[J].特別健康,2019,(2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