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中圖分類號】 R71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8-026-02
通俗地來講,前置胎盤就是指在孕婦妊娠28周之后,胎盤依附在子宮下端,胎盤下端覆蓋在宮頸內口,其具體位置遠低于胎先露部。正常情況下,正常胎盤的位置在子宮體部后壁、前壁或者側壁處,與宮頸口的距離較遠,但前置胎盤正好相反。前置胎盤對于妊娠期的孕婦是非常危險的情況,若未及時進行治療,會影響孕婦的生命安全以及胎兒的生長發育。
1?前置胎盤的發病原因
目前對于前置胎盤發病原因還存在較多的說法,但是以下為研究表明的最主要原因:
1.1?子宮內膜病變
此類情況發生在有過人流手術或者子宮體部手術的孕婦,人流刮宮對于子宮的危害是非常嚴重的,會造成子宮內膜受損,出現一系列炎癥情況,影響子宮的發育。子宮內膜受損且出現病變時,其內膜血管無法滿足受精卵所需的正常血液供應,造成胎盤面積逐漸擴大到子宮下端出現前置胎盤現象,此外,子宮下端的切口會阻礙胎盤恢復到正常位置,因此增加了前置胎盤的發生率。
1.2?不良生活習慣
若孕婦有吸煙、酗酒等不良情況,也會阻礙子宮的發育,增加前置胎盤發生的危險性。
1.3?胎盤異常情況
不同的胎盤其具體的形態也大不相同,當孕婦為多胎妊娠時,由于胎盤的面積及重量會較高,因此發生前置胎盤的可能性遠大于單胎妊娠。
1.4?受精卵發育較緩慢
當滋養層發育不夠完善,無法為受精卵提供合適的著床位置,受精卵在到達宮腔后會持續向下移動,移動到子宮下段發育從而形成前置胎盤。
2?前置胎盤出現的主要癥狀
2.1?完全性前置胎盤
完全性前置胎盤會出現在相對較早的時間段里,大概出現在妊娠28周,且出血次數也較多,出血量較大,有時一次出血就可能會導致孕婦出現休克和昏迷情況。
2.2?邊緣性前置胎盤
邊緣性前置胎盤出現的時間晚于完全性前置胎盤,大多發生于妊娠期結束或者分娩后,其出血量較少。
此外,還存在一種部分性前置胎盤,其發生的時間、出血量均處于二者間對于邊緣性和部分性前置胎盤孕婦。
3?前置胎盤的相關檢查項目
3.1?超聲檢查
超聲檢查是現目前用于診斷前置胎盤最有效的方式,其檢查準確率較高,能夠將胎盤、子宮壁及宮頸等位置清晰地展示出來,而且能夠依據胎盤下緣與宮頸的位置關系,了解前置胎盤的大小及形態。超聲檢查可分為陰道超聲于經腹部超聲兩種,其中陰道超聲是將帶傳感器的棒狀裝置放入陰道內完成檢查的,在操作時醫護人員會時刻關注探頭是否對患者造成不良的影響,而經腹部超聲存在弊端是因為會遺漏子宮后壁的前置胎盤。
3.2?磁共振檢查
對于子宮后壁胎盤植入者可借助磁共振的檢查方式,磁共振能夠幫助醫護人員了解胎盤是否對血管、膀胱等組織有嚴重的傷害,為醫護人員提供更加準確的信息。
4?前置胎盤的治療方式
根據患者的情況不同而給予其不同的治療方式,如果患者沒有陰道出血情況,在34周以前要按時進行檢查,了解胎盤于宮頸內口的主要關系;如果患者出現了陰道出血的情況,要立刻出院治療,若患者的出血量導致無法繼續妊娠,則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停止妊娠。
4.1?一般治療方式
首先,醫護人員要指導孕婦行左側臥位,盡量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在舒適的環境下保持絕對臥床休息;若孕婦的情緒波動依然較大,醫護人員要根據其實際情況為其使用鎮靜劑;其次若患者出現貧血嚴重的情況,則要為其輸血,提高孕婦免疫力,為胎兒創造出良好的發育環境。醫護人員要隨時監測胎兒的情況,包括心率、胎動等,觀察孕婦是否有出血現象。
4.2?藥物治療
若孕婦存在早產的危險,醫護人員則要為其準備何時的宮縮抑制劑,減少其因宮縮出現的出血情況;其次為孕婦給予促進胎兒肺成熟類藥物,促進胎兒的身體器官發育;第三為孕婦給予營養支持治療,減少胎兒宮內窘迫的情況發生;第四給予孕婦適量抗生素,為減少孕期出現感染情況而對胎兒造成傷害。
5?前置胎盤的日常生活管理
孕婦在日常生活的管理對病情恢復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在孕婦輕微出血但是未經醫生確診前,要保持臥床休息,減少下床活動的時間,以免出現再次出血或出血量過多的情況,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其次要增加對孕婦的營養補給,為孕婦提供蛋白質較豐富且維生素高的食物,類似于魚肉、豆制品、新鮮瓜果蔬菜等,讓孕婦的營養保持均衡發展。第三,要穩定孕婦的情緒,當出現出血情況時,孕婦的情緒會胎兒會有直接的不良影響,因此,要讓孕婦放松心情,保持愉悅的心情。最后孕婦在產后要注意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常換洗內衣褲,保持外陰干燥且清潔,避免出現感染情況;要做好孕婦的乳房護理工作,及時進行乳房按摩,確保乳腺暢通。
孕婦在孕期出現出血情況時要及時就醫,保證孕婦與胎兒的生命安全,其次要在治療期間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有利于胎兒的正常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