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鶯

【中圖分類號】 R711.7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8-028-02
自從知名影視梅艷芳因為宮頸癌去世,宮頸癌這一女性疾病受到全國范圍內的高度重視。隨著現代醫療技術的不斷升級以及人民群眾疾病防范意識的提高,多數宮頸癌患者可以在患病早期階段得到發現,并得到相應的治療。但是,很多朋友對于宮頸癌依然存在一定的認識誤區,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常見的宮頸癌認識誤區到底有哪些。
1?B超的檢查效果優于婦科檢查
臨床當中,很多宮頸癌晚期的患者具有較高的健康意識,其每年都會前往醫院進行B超檢查,但依然沒有發現宮頸癌的存在。經過調查發現,此類患者普遍認為B超檢查的效果要優于一般的婦科檢查,故沒有每年參與婦科檢查的習慣,從而導致宮頸癌沒有及時發現。
醫療權威表示,宮頸癌雖然屬于惡性腫瘤的一種,但其具有發現容易的特點,若在患上宮頸癌的早期階段發現存在性生活出血或參與婦科檢查時出現出血的癥狀時,基本上可以判定存在宮頸病變的情況。但是很多女性朋友對于婦科檢查存在一定的抵觸心理,更加愿意使用B超來替代婦科檢查,其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兩個方面:一是B超的檢查效果優于婦科檢查,其能夠更加直觀的反映人體內部情況,便于及時發現各類腫瘤。二是很多女性對于婦科檢查存在抵觸心理,因為婦科檢查過程中需要使用到擴陰器,而擴陰器的使用可能會導致被檢查者出現全身痙攣的情況,同時也會伴隨著一定的疼痛感。
婦科檢查的主要內容以外陰檢查、內陰檢查和宮頸檢查為主,當醫生使用擴陰器撐開被檢查者的陰道之后,通過簡單的視覺觀察和撫摸即可判定一些疾病的早期癥狀,如宮頸癌、卵巢腫瘤、子宮肌瘤等。當醫生認為被檢查的宮頸存在病變的征兆后,往往會通過宮頸細胞涂片檢查和HPV病毒檢查進行確診。B超在檢查宮頸癌時的表現卻要低于一般的婦科檢查,因為宮頸癌的早期腫瘤具有體積小的特點,無法通過B超直接檢查出來(B超只能用于檢查體積超過1cm以上的腫瘤),而通過B超檢查出患者存在宮頸癌時,患者的腫瘤體積往往相對較大,其已經屬于宮頸癌的中晚期階段。由此可見,宮頸癌的檢查并非難事,只要每年參與婦科檢查即可。
2?性生活出血是內分泌失調的主要原因
在很多女性朋友心目當中,非經期的陰道出血癥狀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正常現象,只要出血量不大,就無需擔心。但實際并非如此,某案例中指出,某宮頸癌晚期患者,在確診前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內持續存在性生活出血的情況,其出血量較少,同時伴隨著白帶增多、腰酸、腹部存在下墜感的癥狀。患者自身認為這是月經沒有排完的余經,便沒有過度擔心,等到持續時間增長之后,才發現自己已經處于宮頸癌的晚期階段。多數婦科權威均曾經表示,一旦出現非月經類的陰道出血均需要就醫診治。很多患者認為性生活出血主要是由于內分泌失調所引發的,而一些中年女性還會將其歸咎為更年期的一般癥狀。一般情況下,當持續一個月存在陰道出血的情況時,首先需要懷疑存在子宮內膜癌,其次是宮頸癌。女性朋友需要對陰道出血的癥狀高度警惕,并及時前往醫院診治。
3?切除子宮就不是女人
在很多女性朋友的心目當中,當子宮被切除之后,其會認為自己的女性特征會逐漸消失,同時表現出一些男性特征,且子宮被切除之后會直接影響到性生活的質量及夫妻感情。正是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之下,很多宮頸癌患者聽說需要做子宮切除術之后普遍會采取拒絕接受治療的方式,而是采取藥物進行保守治療,
甚至多數患者普遍認可中藥治療宮頸癌的方案。這種現象在臨床當中較為常見,絕非個例,其觀念在本質上屬于一種錯誤的看法。
婦科醫生表示,當女性子宮被切除之后,對于女性最大的影響就是無法生育,并非會導致女性的女性特征逐漸消失,更不會影響到性生活的質量。臨床當中,子宮切除術在婦科較為常見,很多疾病的治療均需要子宮切除術。從女性特征的角度來看,女性特征的維持依賴于性腺-卵巢所產生的女性激素。而卵巢在體內存在兩個,分別位于子宮的兩側,卵巢中卵泡的周期性發育會刺激雌性激素和孕激素的出現,保證女性特征的維持。而子宮切除術并非要切除全部卵巢,即便是需要切除卵巢的情況下,只要在體內保留一個卵巢,其所分泌的雌性激素也可以繼續保持女性特征,故子宮切除后女性特征消退完全是一種錯誤的認識。
宮頸癌屬于惡性腫瘤的一種,當確診之后需要根據患者的實際身體狀況擬定最佳的綜合治療方案。宮頸癌的早期階段普遍使用手術治療的方式,中晚期則提倡使用放療、化療和手術治療結合的綜合治療方式,特殊情況下會輔佐中醫藥治療來調理患者身體,幫助患者盡快將身體調理至可以手術的狀態。從這一要點可以發現,中藥在面對宮頸癌時僅僅只能起到輔助治療的效果,其常用于身體的調理、身體免疫力的提高方面,無法根除宮頸癌。而手術治療的方式在臨床當中較為成熟,我國各大醫院均具有豐富的手術治療經驗,尤其是在宮頸癌的早期階段,治療效果出色,早期手術的5年存活率可達到90%以上。因此,中藥治療宮頸癌完全是一種錯誤的言論,患者不要輕信,而是要尊重醫生的決策,配合醫院提供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