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江華

【摘要】目的:研究淺表軟組織感染患者的護理作用。方法:2014年10月~2019年1月期間,選擇我院61例淺表軟組織感染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31例)和對照組(30例),分別采取優質護理與常規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結果:對比護理滿意率,實驗組的護理滿意率為96.77%,對照組為80.00%,數據有差異,P<0.05。結論:對于淺表軟組織感染患者,采取優質護理時,護理滿意度更高,有應用價值。
【關鍵詞】淺表軟組織;感染;護理滿意率
【中圖分類號】
R197.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8-073-01
軟組織感染通常發生在皮膚以及皮下淺筋膜層等部位,是外科感染中十分常見的一類病情,多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發病時主要表現為急性蜂窩織炎、丹毒、癰等類型,對于該病而言,除了采取有效的治療外,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同樣有利于康復[1]。因此本文試通過對優質護理展開深入分析,分析其對淺表軟組織感染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4年10月~2019年1月,選擇我院61例淺表軟組織感染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男性19例,女性12例,年齡23~59歲,平均(40.02±2.64)歲;對照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齡24~60歲,平均(40.65±2.62)歲。一般資料對比無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主要為用藥監督、傷口觀察等。
實驗組采取優質護理,主要為:(1)創面護理。為了防止感染進一步擴散,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的皮膚部位進行清潔,尤其對于創面處,做好消毒處理;不過須減少擦拭,以免損傷皮下組織,造成堵塞皮膚毛孔,增加炎癥擴散的可能性。(2)用藥護理。在采取藥物治療時,護理人員首先應當向患者講解藥物治療的重要性以及用藥的注意事項,根據患者的癥狀類型以及病情程度選擇藥物。如有貼敷藥物時,需要定期更換敷料,在日常護理工作中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狀況,尤其對感染處的皮膚顏色以及血運狀況做密切記錄,并測量軟組織感染處的皮膚面積,同時在用藥期間需要觀察患者是否出現過敏等癥狀,提高用藥安全性。(3)并發癥護理。對于軟組織感染患者而言,容易發生膿毒癥;對于此類并發癥,在護理中應當做好預見性護理,例如觀察患者是否有寒戰、高熱、頭痛等癥狀。如果出現以上癥狀時,需要立即做血液檢查,觀察白細胞計數是否增多,血細菌培養是否呈陽性,如果出現異常時立即報備醫師,采取相應的治療干預[2]。另外還有血栓性靜脈炎,也是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因此在日常護理中應當囑咐患者多休息,在休養過程中略微墊高下肢,并日常協助患者進行翻身,以被動方式活動患者肢體關節,防止發生血栓性靜脈炎。(4)心理護理。很多患者因為疾病影響心理情緒普遍較差,因此在護理工作中需要通過健康教育的方式幫助患者更加深入地了解自身病況,同樣需要為其說明治療的重要性和治療優勢,多從可治愈的角度為患者提高治療信心,這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改善他們的心理情緒;也可以采取深入溝通的方式,了解患者實際需求,以傾聽的方式幫助患者宣泄心理壓力,從而更好地面對治療[3]。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展開比較,評價指標依次分為滿意、良好、一般、不滿意。護理滿意率=[(滿意+良好+一般)]/n*100%。
1.4?統計學分析
采取SPSS實驗組20處理,計數資料以x2檢驗、百分數表示。P<0.05說明有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實驗組護理滿意率為96.77%,對照組為80.00%。對比數據具有差異性,P<0.05,見表1。
3?討論
軟組織感染在發病時,皮膚會表現出硬結、腫脹等特征,也是外科中十分常見的一種皮膚感染性疾病。雖然不可否認治療的重要性,但由于治療時間相對較長,因此在過程中需要輔之與專業的護理措施進行干預,這在很大程度上能提高患者康復效果,這也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在此次研究中,實驗組的護理滿意率高于對照組,數據有差異,P<0.05。具體分析為:首先做好創面護理,在護理時防止感染擴散,因此需要做好皮膚部位的消毒清潔工作,通過熱水或酒精擦拭,改善患者局部皮膚環境;但是在擦拭過程中,不能過于頻繁,否則反復的剪切力會造成皮膚損傷,反而會引起炎癥擴散。此外還需要保證患者維持正常體溫,因此及時補液同樣十分重要;當體溫上升時還可以選擇冰敷等物理降溫法予以退熱。而在用藥方面也是護理工作中的一大重要事項,因為此類患者在用藥時容易出現各類并發癥,尤其在未做好消毒措施時,容易誘發感染,所以在護理工作中,需要加強用藥期間患者傷口部位的觀察,以此來評估治療有效性,同時注意治療過程中出現的不良反應。而在并發癥方面,通過日常監測和被動肢體活動來降低并發癥發生的可能性,出現異常時積極做好反饋,防止進一步惡化。最后在心理方面,很多患者受到病情影響,情緒相對較差,嚴重時可能滋生負性情緒,因此在護理過程中需要通過有效的健康教育幫助患者了解自身病況,多從可治愈的角度為其說明治療有效性;同樣,為其肯定治療的優勢,幫助患者建立治療信心。也可以從溝通的角度,了解患者內心需求,例如在日常護理中引導患者主動表達內心困惑,從而緩解心理壓力。
綜上,對于淺表軟組織感染患者,采取優質護理時,護理滿意度更高,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曹英豪,實驗組張亞杰,實驗組徐洋,等.實驗組局部濕敷治療難愈性兒童創傷性皮膚軟組織感染的臨床療效分析[J].實驗組創傷外科雜志,實驗組2019,實驗組21(02):71-72.
[2]?吳春,實驗組陳俊儒,實驗組陳綿平.實驗組住院患兒皮膚軟組織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r臨床特征及耐藥性分析[J].實驗組中國消毒學雜志,實驗組2019,實驗組036(003):215-217.
[3]?陳春燕,實驗組石大偉,實驗組朱素燕,等.實驗組利奈唑胺谷濃度預測復雜性皮膚軟組織感染療效及血小板減少的回顧性分析[J].實驗組中國現代應用藥學,實驗組2019,實驗組036(006):726-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