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凌筱

【摘要】目的:分析在糖尿病診斷中應用常規檢驗與生化檢驗方式的價值。方法:選取100例糖尿病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不同檢驗方式,常規組與實驗組各50例,對比檢驗有效率。結果:實驗組患者檢驗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常規組(96.0%>82.0%),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在糖尿病診斷中,生化檢驗方式,能夠明顯提高患者的診斷有效率。
【關鍵詞】常規檢驗;生化檢驗;糖尿病診斷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value of applying conventional tests and biochemical tests in the diagnosis of diabetes. Methods:A total of 100 diabetic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esting methods,50 patients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compared. 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96.0%> 82.0%),P <0.05,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In the diagnosis of diabetes,the biochemical test method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diagnosis efficiency of patients.
[Key words]Routine tests;biochemical tests;diabetes diagnosis
【中圖分類號】
R197.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8-078-01
在臨床疾病中,糖尿病是一種常見慢性代謝性疾病,該疾病主要病理特征是高血糖,主要發病原因與患者體內胰島素的分泌有關[1-2]。隨著病程的延長,會對患者神經系統、心臟、腎臟以及眼部造成一定損害,導致患者多個功能出現障礙,不僅會影響到患者身體健康,甚至還可能危及到患者生命安全。故而,要想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主要方式是早發現、早診治,同時也是有效降低患者致殘率的一個關鍵方式。在糖尿病診斷中,常用的診斷方式有兩種,分別為常規檢驗與生化檢驗。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在糖尿病診斷中應用常規檢驗方式與生化檢驗方式的價值,具體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期間,共收治100例糖尿病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不同檢驗方式,將其分為常規組與實驗組,每組人數為50例。常規組男性27例,女性23例,最高年齡為62歲,最低年齡為40歲,平均年齡為(50.17±3.28)歲;實驗組男性28例,女性22例,最高年齡為63歲,最低年齡為42歲,平均年齡為(51.58±3.42)歲。納入標準:(1)年齡在50歲-80歲之間;(2)均確診為糖尿病;(3)臨床資料完整者。排除標準:(1)哺乳期、妊娠期婦女;(2)嚴重精神障礙者;(3)嚴重臟器疾病者。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P>0.05,可進行對比。
1.2?方法
在檢驗前,為了確保檢驗結果具備有效性,應提醒患者不可服用糖尿病治療藥物,且在生化檢驗前,應當根據具體檢查內容,告知患者禁煙、進食、禁酒等,確保檢驗結果具備科學性,防止由于外界因素而造成檢驗結果出現誤差。
常規組:采用常規檢驗方式,方法如下:采集患者尿液20mL作為樣本進行檢驗,主要觀察尿液中尿酮體與尿糖情況,采用尿液分析儀對樣本進行檢測,在完成檢測后,對患者尿液樣本應用顯微鏡進行檢測。若尿酮體檢測結果顯示為“+”,且尿糖檢測結果顯示為“+”,則表示患者存在糖尿病。
實驗組:采取生化檢驗方式,方法如下:收集患者空腹靜脈血5mL進行檢驗,主要觀察患者糖化血紅蛋白與空腹血糖值,應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檢測,其中空腹血糖應用氧化酶法檢測,而糖化血紅蛋白則采取親和層析法檢測。若患者空腹血糖值達到或超過11.1mmol/L,且糖化血紅蛋白超過6%,則表示患者存在糖尿病[3-4]。
1.3?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對比兩組糖尿病患者檢驗有效率。在患者完成檢查后,護理人員將其檢查結果與臨床診斷結果進行對比,將符合或不符合臨床診斷結果作為有效性判斷標準,若符合臨床診斷結果,則表示有效;若不符合臨床診斷結果,則表示無效。檢驗有效率=有效÷總例數×100%。
1.4?統計學
對本次研究中的測量和統計數據使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計算處理,對其統計的計數資料采用(%)表示,使用(x2)進行數據檢測校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糖尿病患者在經過檢驗后,實驗組患者檢驗總有效人數為48例,總有效率為96.0%,常規組患者檢驗總有效人數為41例,總有效率為82.0%,實驗組患者檢驗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常規組,P<0.05,兩組數據組間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3?討論
糖尿病是一種代謝性疾病,常發生在中老年群體中,以往在臨床上診斷糖尿病時,通常應用常規檢查這個診斷方式,通過觀察患者尿液中尿糖與尿酮體指標來確定患者是否存在糖尿病。而生化檢驗是通過血檢法來診斷,主要觀察患者空腹血糖值與糖化血紅蛋白來判斷。這兩種診斷方式均具備一定診斷價值,但是相較于常規檢驗,生化檢驗診斷有效率更高,具有更好的臨床診斷價值。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診斷有效率明顯高于常規組,說明應用生化檢驗方式診斷有效性更高,能夠準確判斷出患者疾病情況與身體指標情況,從而為患者后期治療提供科學依據。
綜上所述,相較于常規檢驗方式,對糖尿病患者進行診斷時應用生化檢驗方式,能夠明顯提高患者的診斷有效率,為后期對癥治療提供可靠依據,讓促使患者可以得到有效、科學的治療,以此來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趙曉紅,殷奮,馬芳. 臨床糖尿病診斷中常規檢驗與生化檢驗的價值對比研究[J]. 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2020,9(01):47-48.
[2]?賀明. 臨床糖尿病診斷中常規檢驗與生化檢驗的價值對比[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01):12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