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延超

【摘要】目的:研究神經內鏡輔助顯微手術與神經內鏡對囊性腦腫瘤患者治療效果與安全性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2019年1-12月144例囊性腦腫瘤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對照組,試驗組開展神經內鏡輔助顯微手術治療,對照組開展微創手術治療,比較兩組手術治療效果、安全性。結果:試驗組術后并發癥4.16%,腫瘤復發率2.78%,對照組術后并發癥6.94%,腫瘤復發率9.72%,兩組差異顯著(P<0.05)。結論:囊性腦腫瘤患者利用神經內鏡輔助顯微手術治療效果較高,能夠改善患者的治療安全性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囊性腦腫瘤;神經內鏡輔助顯微手術;神經內鏡
【中圖分類號】 R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8-083-01
囊性腦腫瘤在臨床上發病率相對較低,屬于患者由于顱內血管、膠質、腦膜等組織病變導致的腫瘤疾病類型,囊性腦腫瘤在臨床上的診斷難度較大,且手術治療安全性較差,開顱手術對患者的治療安全性較差,臨床針對患者手術安全與術后治療進行積極改革后,利用微創手術方法對患者開展治療,對囊性腦腫瘤尤其轉移瘤的治療效果改善作用顯著,且安全性更強。同時由于囊性腦腫瘤患者存在一定的復發率,使得臨床治療效果受影響因素較多。神經內鏡輔助顯微手術,是在傳統微創手術基礎上,利用內鏡進一步減少患者手術損傷的手術措施[1]。本文對所選囊性腦腫瘤患者開展神經內鏡輔助顯微手術治療,觀察顯微手術治療效果與安全性,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2019年1-12月144例囊性腦腫瘤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對照組,72例/組,試驗組男33例,女39例,年齡24~67歲,平均年齡(46.17±20.83)歲,病程1~13個月,平均病程(8.14±4.86)個月,腫瘤類型:囊性腦轉移瘤17例,囊性腦膠質瘤22例,囊性腦膜瘤21例,囊性室管膜瘤12例。對照組男34例,女38例,年齡25~68歲,平均年齡(46.74±21.26)歲,病程2~14個月,平均病程(9.32±4.68)個月,腫瘤類型:囊性腦轉移瘤16例,囊性腦膠質瘤21例,囊性腦膜瘤18例,囊性室管膜瘤17例?;颊叩呐R床癥狀明顯,患者通過頭顱CT檢查確診,排除患者其他腦組織疾病,排除患者存在嚴重認知障礙無法配合治療情況,患者均自愿參與實驗,且未見中途死亡等情況,患者均資料齊全能夠配合隨訪,兩組基線資料無統計學意義,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試驗組開展神經內鏡輔助顯微手術治療,對照組開展微創手術治療。
神經內鏡輔助顯微手術治療:利用神經內鏡輔助、指導手術操作,術前固定安裝神經內鏡,利用顯微鏡和神經內鏡對患者的瘤體、瘤體周圍組織進行觀察,并對患者進行腫瘤電凝治療,將瘤體的結節、包膜進行分離,充分擴張腫瘤周圍空間,直至能放置神經內鏡,利用神經內鏡置入到瘤體周圍,對患者進行腫瘤切除,術后常規縫合抗感染治療。
微創手術治療: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并進行皮骨瓣一體術進行開顱操作,利用定位線定位手術切開位置,并逐層打開直至露出骨膜,利用鉆孔開骨窗方式進行開打,打開骨窗后,利用顯微鏡進行手術操作,顯微鏡倍數設置在4-16倍之間,充分暴露患者瘤體并根據手術操作需求進行切除腫瘤,治療過程中盡可能避免影響患者周圍的腦組織與神經、血管。如患者腫瘤過大無法一次性切除,則進行分塊切除,并利用生理鹽水反復沖洗創口,術后常規復原骨瓣、縫合頭皮。
1.3?療效判定
對比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病率=面部神經損傷+肢體癱瘓+三叉神經損傷+外展神經損傷/總數*100%。對比兩組腫瘤復發率=復發例數/總數*100%。
1.4?統計學分析
數據均采取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均數±標準差(x±s),t檢驗,計數資料:,率(%),χ2檢驗,P<0.05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試驗組術后并發癥4.16%,腫瘤復發率2.78%,對照組術后并發癥6.94%,腫瘤復發率9.72%,兩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
3?討論
囊性腦腫瘤在臨床上發病機制上不明確,臨床多傾向于患者存在退行性病變、腫瘤囊性形成、小囊變性等因素有關,由于囊性腦腫瘤的腫瘤發病位置相對特殊,使得臨床上對該癥等診斷效果較差,且確診后的患者需要通過手術方法治療,手術方法能夠對患者的腫瘤及其周圍組織結構有很好的保留,對患者腫瘤的清除有較好的效果。開放手術對患者手術創傷較大,且患者術后由于腦疝等造成遠期預后下降,術后康復效果差等問題,臨床逐漸減少了對囊性腦腫瘤患者的開放手術治療,微創手術得到充分發展[2-3]。
微創手術利用顯微鏡進行顱腦腫瘤手術切除操作,對囊性腦腫瘤患者開展微創手術,能夠避免患者由于腦部創傷過大造成的腦疝、腦壓過高等問題,對緩解患者癥狀、改善患者術后康復效果有較大的幫助。但微創手術對囊性血管母細胞瘤、囊性星形細胞瘤等手術治療對效果相對較差,患者腦組織受損相對較多,且存在腫瘤殘留情況,究其原因,主要由于臨川手術治療過程中,單純依靠顯微鏡觀察效果差,對手術的影響較大。
本文對所選囊性腦腫瘤患者開展神經內鏡輔助顯微手術治療效果顯著,患者的術后并發癥顯著下降,同時能夠避免患者術后復發的幾率。臨床針對囊性腦腫瘤患者開展神經內鏡輔助顯微手術治療安全性更強,能夠減少患者術后康復壓力,促進患者整體康復效果,改善治療體驗,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吳先良,鄧忠勇,梁斗,等.多模態下神經內鏡聯合顯微技術在手術治療囊實性腦腫瘤中的應用[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19,42(8):711-715.
[2]?張百平,孫樹凱,賈棟.神經內鏡輔助顯微手術治療囊性腦腫瘤的療效分析[J].成都醫學院學報,2018,13(1):78-80.
[3]?章永江,周巍,楊俊,等.神經內鏡輔助下經蝶竇入路行蝶鞍區腫瘤切除術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17,40(11):1025-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