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 許輝輝 郝志偉


【摘要】目的:探討胃癌患者行胃癌擴大根治術治療的有效性。方法:選擇2018年5月至2019年2月期間在本院行胃癌擴大根治術的62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手術方式分為微創組(32例)和常規組(30例)。微創組行腹腔鏡胃癌擴大根治術,常規組行開腹胃癌擴大根治術,對比兩組術中出血、術后疼痛、術后恢復及并發癥情況,追蹤調查復發情況。結果:微創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9.38%)顯著低于常規組(26.6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腹腔鏡輔助胃癌擴大根治術,可有效降低手術創傷,減輕術后疼痛,防控術后并發癥風險,且對于復發控制效果良好,值得推廣借鑒。
【關鍵詞】胃癌擴大根治術;腹腔鏡;開腹;療效;復發
【中圖分類號】
R197.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8-083-02
胃癌是我國發病率較高的惡性腫瘤,較多患者確診時已經處于進展期,出現了周圍臟器侵犯,此時需要擴大胃癌根治術范圍,以改善患者預后。開腹胃癌擴大根治術是該類胃癌患者的常用術式,但是手術切口大、創傷大,患者康復進程較慢,因而有必要進一步優化[1]。近年來,腹腔鏡技術已經應用于胃癌手術中,但是其在胃癌擴大根治術中應用相對較少,為進一步探明其手術效果,本次研究選擇2018年5月至2019年2月期間在本院行胃癌擴大根治術的62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比分析了其臨床應用效果,現總結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擇2018年5月至2019年2月期間在本院行胃癌擴大根治術的62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手術方式分為微創組(32例)和常規組(30例)。兩組患者均行病理組織學檢查確診為T4期胃癌,術前影像學檢查提示腫瘤侵犯臟器局限在1~2個。微創組,男19例,女13例,年齡50~72歲,平均61.08±11.11歲,侵犯臟器數量:1個14例,18例2個。常規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50~72歲,平均61.08±11.11歲,侵犯臟器數量:1個14例,18例2個。兩組在一般資料方面,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患者術前均行4個周期的新輔助化療,化療方案為奧沙利鉑+卡培他濱(XELOX).
微創組行腹腔鏡胃癌擴大根治術:患者采用全身麻醉,采用5孔法,分別建立氣腹,置入腹腔鏡及相關設備,并完成操作;置入腹腔鏡后,探查腹腔,腫瘤及周圍臟器轉移,行淋巴結清掃,逐步顯露術野,脾臟時、胰體尾、橫結腸或肝左外葉時受侵犯者,先行分離切除,促進術野更好的顯露;根據腫瘤侵犯胃部情況,作全胃切除術或遠端胃大部切除術,重建消化道、徹底止血,并清理腹腔,留置引流管,關腹。
常規組行開腹胃癌擴大根治術:上腹部正中作切口或作“L”形切口,切開后,顯露術野,行淋巴清掃、侵犯臟器切除、全胃切除術或遠端胃大部切除術和消化道重建,隨后留置引流管,并關腹。兩組患者術后6周開始化療,方案同術前。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術中出血量、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和術后住院時間,采用視覺模擬疼痛量表(VAS)評估患者術后72h內疼痛程度,評分1~10分,分值越高表明疼痛程度越嚴重[2]。同時,監測兩組并發癥發生率。術后隨訪12個月以上,觀察患者復發情況。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 0 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采用x2檢驗計數資料,P<0.05 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手術及康復指標比較
微創組術中出血量、術后疼痛評分、胃腸功能復常和術后住院均顯著低于常規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并發癥及預后監測比較
常規組出現1例吻合口出血,2例吻合口狹窄,4例感染,1例腹腔出血者。微創組出現2例吻合口出血者,1例肺部感染者。微創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6.25%)顯著低于常規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術后12個月復發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胃癌擴大根治術是治療進展期胃癌的可靠術式,經過規范手術和化療治療,可有效降低復發風險,嚴重患者生存率。但是,常規開腹胃癌擴大根治術的創傷性較大,因而臨床領域積極探索了該術式的微創技術,利用腹腔鏡等設備輔助完成全胃切除術/遠端胃大部切除術及侵犯臟器切除術,但是術中操作難度大,腹腔鏡技術安全性和有效性尚存在爭議。
當前,部分進展期胃癌腹腔鏡下根治性手術相關文獻報道顯示,T4期胃癌患者腹腔鏡下擴大根治術的效果可靠,與開腹術式相比,術后康復優勢顯著,患者腸道功能恢復時間可縮短1~3d,住院時間也可縮短20%~50%[3]。本次研究也發現,微創組胃腸功能復常(2.86±0.46d)和術后住院時間(8.26±1.54d)均顯著低于常規組(4.02±1.12d、14.03±4.57d),且術中出血量少、術后疼痛較輕,同時兩組術后12個月復發率(3.13%、6.25%)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可知腹腔鏡胃癌擴大根治術的康復效果更為理想,預后可靠,臨床應用價值較高。此外,本次研究還發現,微創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9.38%)顯著低于常規組(26.67%),可腹腔鏡技術可有效降低并發癥風險,手術安全性可靠,值得推廣借鑒。
綜上所述,腹腔鏡輔助胃癌擴大根治術,可有效降低手術創傷,減輕術后疼痛,防控術后并發癥風險,且對于復發控制效果良好,值得推廣借鑒。
參考文獻:
[1]?姚國良.腹腔鏡胃癌擴大根治術與開腹手術的對比研究[J].腹腔鏡外科雜志,2019,24(03):197-200.
[2]?隋心,劉船.胃癌擴大根治術治療胃癌的臨床療效研究進展[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01):57-58.
[3]?楊興福.胃癌擴大根治術治療胃癌的臨床療效評價[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7,11(01):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