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摘要】目的:探究觀察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治療痰濁上蒙證眩暈的臨床效果。方法:在2016年7月至2019年11月期間,選取我院收治的50例痰濁上蒙證眩暈患者進行隨機劃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患者各有25例。觀察組患者進行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治療,對照組患者則進行鹽酸倍他司汀用藥治療,對比觀察兩組患者的中醫證候積分情況和血液流變學指標。結果:觀察組患者的中醫證候積分情況要優于對照組,視物旋轉、頭重如裹、嘔吐痰涎和胸悶惡心積分均低于對照組;且觀察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以及血漿黏度的血液流變學指標均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痰濁上蒙證眩暈患者采取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治療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臨床效果,降低患者中醫證候積分。
【關鍵詞】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治療;痰濁上蒙證眩暈;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
R851.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8-085-01
前言
眩暈是由于情志 飲食內傷 體虛勞倦及外傷、手術等病因,引起風 火 痰 瘀上擾清空或精虧血少,清竅失養為基本病機,以頭暈、眼花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類病證。痰濁上蒙證眩暈是現代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中醫病癥,主要表現眩暈,頭重昏蒙,胸悶惡心,嘔吐痰涎,食少多寐,苔膩脈滑。它是指患者對空間定位產生障礙并逐步形成一種動性或位置性的錯覺現象,給患者身心健康帶來嚴重危害[1]。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該病的發病率也逐年升高,且容易反復發作,嚴重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2]。根據中醫藥學記載,使用半夏白術天麻湯可以有效治療眩暈,故我院將50例痰濁上蒙證眩暈患者分別采取半夏白術天麻湯和鹽酸倍他司汀藥物治療,對比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在2016年7月至2019年11月期間,將我院收治的50例痰濁上蒙證眩暈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根據隨機分表法進行劃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2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我院納入標準,排除其他疾病影響,且均自愿簽署我院知情書和同意書。其中觀察組男17例,女8例,年齡24~67歲,平均年齡(45.50±10.35)歲,病程1~3年,平均病程(2.05±0.55)年;對照組男15例,女10例,年齡25~71歲,平均年齡(48.05±10.15)歲,病程1~4年,平均病程(2.55±0.65)年。對比觀察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以及病程等一般資料,p>0.05,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故組間具有良好的對比性。
1.2?方法
觀察組患者進行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治療,對照組患者則進行鹽酸倍他司汀用藥治療,具體治療措施如下所示:
(1)觀察組:將半夏9g、白術9 g、天麻9g、茯苓9 g、橘紅9g、甘草6 g、生姜1片、大棗2枚進行水煎,然后取出400ml藥汁進行服用,每天服用1劑,早晚各一次,連續服用1個月。如果患者眩暈較嚴重,可以在方中加入膽南星和僵蠶;如果患者頭痛較嚴重,可以在方中加入蒺藜和蔓荊子;如果患者嘔吐較嚴重,可以在方中加入旋覆花和代赭石;如果患者氣虛較嚴重,可以在方中加入生黃芪和黨參;如果患者濕痰偏盛,可以在方中加入桂枝和澤瀉。
(2)對照組:鹽酸倍他司汀片每次8mg,每天3次,連續口服2周,鹽酸倍他司汀片(上海信誼九福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2080)。
1.3?觀察指標
本文將兩組患者的中醫證候積分情況和血液流變學指標作為本次研究對比的觀察指標,其中中醫證候積分包括視物旋轉、頭重如裹、嘔吐痰涎以及胸悶惡心,積分越低,表示治療情況越好;血液流變學指標包括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黏度以及血漿黏度。
1.4?統計學方法
本文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統計學計算和處理,計數資料用率(%)表示,卡方檢驗比較;計量資料用(x±s)表示,t檢驗比較。p<0.05時,則可以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中醫證候積分情況
兩組患者治療之后的中醫證候積分均有所降低,且觀察組患者的中醫證候積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2.2?血液流變學指標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各項血液流變學指標均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2。
3?討論
痰濁上蒙證眩暈也被稱作痰濁蒙閉清竅之證,臨床表現主要有眩暈、頭重昏蒙、胸悶惡心、嘔吐痰涎、食少多寐以及苔膩脈滑等[3]。中醫學上表示,痰濁上蒙證眩暈的主要病機是患者體內痰濁郁結、阻滯中焦,從而導致清陽不升、濁陰不降,蒙蔽清竅,如果要根治該病,需要從燥濕祛痰、補氣健脾方面進行著手治療[4]。根據相關研究表示,半夏白術天麻湯可以祛風通絡,其中的半夏能燥濕化痰逆止嘔吐。天麻能平肝熄火,以及白術能補脾燥濕,茯苓健脾利水,與半夏、天麻為伍,燥濕化痰止眩和胃健脾的功效,臨床隨癥加減,具有很好的用藥效果[5]。
綜上所述,對痰濁上蒙證眩暈患者進行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治療,可以明顯減輕其臨床癥狀,患者未出現嚴重副作用及藥物依賴現象,改善血液流變學指標。
參考文獻:
[1]?趙倩,錢立鋒,占道偉.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治療痰濁上蒙證眩暈臨床研究[J].新中醫,2019,051(006):72-75.
[2]?李雅新,劉向哲.劉向哲教授運用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治療眩暈病經驗[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9,17(04):158-159.
[3]?蔡洪,楊德錢.半夏白術天麻湯對后循環缺血性眩暈的臨床研究[J].中國中醫急癥,2019,028(005):848-850.
[4]?李秀蘭,黃少芳,杜寶新.眩暈病中醫臨床辨證治療分析[J].中醫藥導報,2018,024(012):96-97,100.
[5]?杜俊霞.半夏白術天麻湯治療痰濁型眩暈44例臨床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8,027(013):107-109.